
這次的港股行情,是國家意志的勝利
時間:25-02-24 來源: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這次的港股行情,是國家意志的勝利
港股這一路暴漲,漲得讓人一臉懵逼。
到底誰在買呢?
你可能會條件反射般認為是外資在兇猛做多。畢竟我們的印象中,外資掌握港股的定價權。
然而,不好意思,你想錯了。定價權已經轉移了。
01
外資交出定價權
從下圖我們能看出,自2022年開始,外資主動基金就持續的賣出。
盡管海外被動基金在不斷買入,但根本抵消不了主動基金的流出量。
另一方面,南向資金則是瘋狂流入,尤其是2024年開始,斜率突然加大。
現在南向資金流入的量接近3.9萬億港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南向資金的成交額占港交所的40%以上。昨天則達到了50%。
這就大大削弱了外資定價權。
除此之外,還有大招。
一方面是國家隊在持續的買入。(這里指是廣義的國家隊)
他們不僅僅通過南向資金買入,還有常駐在香港的實體。
這些實體直接在香港本地買入!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未來要走股權財政,港股上的優質資產不可能不買。
對于險資來說,港股上的紅利資產,股息率比A股高那么多,肯定先去港股掃貨。對于機構來說,在港股和A股上都要交紅利稅和資本利得稅。
那么肯定是哪里的估值低,就買哪里的。
另一方面,港股上的企業的回購創利紀錄。
去年是2657億,同比增長35%。
而且,回購還在繼續!!!
更值得一提的是,背后還站著央行。
今年1月,央行就說了,要提高外匯儲備在香港資產的配置比例。
現在咱們的外匯儲備那么多,既然不買美債,為啥不去多買點港股呢?
上面那么多中國最好的公司。
所以呀,看到外資跑,沒啥好擔心的!
這恰好說明,我們在這場金融戰中贏了。
外資交出了廉價的籌碼。
咱們也能看到國家意志的偉大。
02
港股估值的重塑
長期以來,港股的估值都低得令人發指。
我們喜歡用流動性不足來解釋。
畢竟這是一個離岸市場,對外資來說,這是一個外人,對于國內資金來說,這是一個干兒子。
于是就得不到足夠的流動性支持。
只有在美聯儲降息周期,且國內經濟走強時,才會得到滋潤。
但現在港股從干兒子升級為親兒子了。
恐怕很多事都要變了。
那么港股的估值中樞會不會被重塑呢?
我覺得十分有可能。
如果真的發生估值重塑了!
以前的PE中樞是10.5倍,未來會不會上升到13倍或者15倍呢?
如果真是這樣,港股的牛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3
外資還會回來的
一個交易所的活躍度主要跟它是否能孕育偉大的公司有關。
港股上都是中國最好的公司。
資金都是逐利的。等到他們醒悟過來,都會回來的。
我想起鄧普頓當年投資日本。
由于資金對日本帶著偏見,眼見8倍估值的日股都不去買。
鄧普頓則大舉買入。
后來日本股市走出大牛市,外資蜂擁而入。
當下的港股很可能就會復刻當年的日股。
未來,這些外資會看到中國公司有多牛B時,會后悔不已的。割肉割到了地板上。
其實現在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外資的配置比例都非常低。
那么未來回流的概率大于流出的概率。
04
特朗普幫忙
從海外環境來說,特朗普也在幫港股的忙。
第一,特朗普已經普京搭上訕了。
地緣沖突很可能會來到拐點。
第二,特朗普的立場決定了他們讓美元走弱。
那么港股就能得到更多增量資金。
第三,美聯儲還會繼續降息。
特朗普為了化債,最終一定會想辦法促使美聯儲降息。
05
基本面即將迎來反轉
從最近央行的操作來看,國內從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導向可能也要展開了。
屆時,港股會迎來基本面的反轉。戴維斯雙擊可期。
此外,科技革命正在路上。
AI已經開始向應用落地了。
而在AI應用上最具優勢的,一定是港股上的這些互聯網企業。
科技革命更會帶來基本面的躍升。
06
港股的黃金時期已經開啟
股市有一個規律:長期年化收益率在8%-10%。
但最近10年,恒生指數全收益幾乎就沒怎么漲。
那么勢必會在后期走出均值回歸。
現在,很多條件都具備了。
1.內資奪回了定價權;
2.海外環境逐漸改善;
3.基本面將迎來拐點;
4.外資占比處于極低位置,未來有望回來抬轎子。
這次的金融戰,我們收走了外資手里廉價的籌碼,粉碎了他們惡意做空的企圖。實在是漂亮。
盛宴開啟,但能不能在上面賺到錢,就看投資者自己了。
投資者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
摘自-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一向謹慎的微信,這次為何光速擁抱了 DeepSe...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