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并未真實走強
時間:08-06-02 來源:世紀海翔
美元并未真實走強
經過財政和貨幣當局的連連猛藥,美國經濟在最近幾周似乎出現了回暖的跡象。最近幾天,美元穩步上攻,美元指數強勁反彈。另外,新房銷售有所回升,貿易逆差進一步縮小,四月份的耐用品投資僅下跌0.5%,除卻波動性較大的運輸設備外更是增長了2.5%,遠遠好于預期。第一季度的GDP年增長率也從原先預計的0.6%被調整到0.9%。
所有這些都給美元的投資者增加了一點信心。在兩年的連續陰跌之后,美元兌歐元、日元及其它主要貨幣開始企穩。經濟的回暖不僅減少了美元的持有風險,而且減少了聯儲進一步降息的壓力,進一步支撐美元走勢。
這種想法可能是一廂情愿的。雖然,不可否認,美國這個擁有一流的創新體系和活躍的企業界的經濟體還是具有相當抗跌性的。然而,1990年代以來的長期高速發展也留下了積弊,如果這些潛在的風險不被充分釋放出來,而是在選舉年被貼上重重疊疊的“創可貼”,美元和美國經濟的恢復之路可能要比想象的更為漫長。
眾所周知,美國GDP的70%是靠消費拉動,所以一旦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動搖,聯儲就迫不及待地降息,布什當局就迅速通過168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計劃,給美國家庭發放支票,但是這些短期止血方案卻可能使問題更嚴重。
這次美元和美國經濟出現困境的根源是債務——消費赤字、財政赤字、貿易赤字——在無法支撐的情況下出現信用危機。美國家庭的平均儲蓄率接近于零,平均信用卡負債超過9000美元,還不包括房貸、學生貸款等其它債務。美聯邦的預算赤字高達2000億美元,如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上臺后真按他們的競選方案去實施,財政赤字只會進一步惡化。由于美國國內沒有足夠的儲蓄來消化這些債務,貿易赤字(亦名“賒欠”)就成為必然。實際上,聯邦政府每年超過75%的新發國債都要靠海外投資者來消化,平均每天新借債務高達10億美元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債務鏈中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如房市低迷引發的短期貸款緊縮,就會迅速波及到經濟的其他領域。例如,2007年一年中就有200萬輛汽車是用住房抵押貸款購買的。在房市泡沫嚴重的佛羅里達,用房貸購車的比例是20%,在加州這一比例更是接近30%。房貸的緊縮直接會影響今年汽車的銷售。同時,按穆迪公司的統計,各大信用卡公司的壞賬已經從2006年初的3%左右增加到了目前的6%。
退稅支票固然可以增加美國人民今年春夏之交的消費,但是這筆錢也同時加入了今年的財政赤字,并轉而增加外債。雖說美國已經到了債多不愁的境地,但是在利息低迷的情況下,過多賒欠只會增加美元和美元資產的拋售壓力,導致美元的進一步疲軟。而美元疲軟帶來的石油等進口商品成本的上升和全面通脹,可能會在相當程度上抵消刺激經濟計劃的作用。
其實,最近美元的企穩復蘇與其說是美國經濟走強的標志,還不如說是其它國家受到牽連所致。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數幾個月來在低位徘徊;德國最新的通脹數據差強人意;英國房價創17年來最大跌幅;加拿大的銀行因被資產支持證券所累而紛紛增提壞賬準備金;日本也面臨著日益增加的出口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并沒有跡象顯示美元進入真正的上升通道。
摘自——21世紀經濟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控制通脹才能確保經濟增長 | 房價下跌“偏離度”同基尼系數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