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解決全球失衡?
時間:09-01-20 來源:世紀海翔
如何解決全球失衡?
國際金融領域醞釀著災難,但災難的源頭卻令人費解——全球儲蓄的結構性失衡,這場高杠桿金融狂歡導致了全球的信貸錯誤定價。專家們知道某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甚至也會這樣說,但多年過去了,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當前危機的嚴重性提供了解決根深蒂固問題的機遇。我們經濟困境的一個根本(而非近似)原因是過去10年經常賬戶的失衡——尤其是美國和中國之間。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說法,例如,在東亞和一些其他國家利用出口導向型經濟擴張積累外匯儲備之際,美國的消費挽救了全球經濟增長,使其免于下降。
此外,在美元估值過高,中國積累外匯儲備并保持低估的匯率之際,草率的美國金融體系和不負責任的美國消費者容忍了中國的重商主義。當然,這兩者都是事實,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管理的全球體系對待赤字國與盈余國的方法是不對稱的。IMF有一個重要的操作職能——向由于無法獲得某種可兌換貨幣的外部融資而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的赤字國提供融資。盡管IMF也規定禁止通過操縱匯率來獲得競爭性優勢(我們稱為競爭性貶值),但沒有可行性方法來糾正這種對公平貿易的扭曲。
迄今為止,我們都對付過去了。但當前的危機可能導致準重商主義者的爆炸式增長。對競爭性匯率管理和外匯儲備積累的國際性糾正方法可能是什么?
我們應該考慮一種依賴于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進行判斷和執行的解決方案。如果一個國家的經常賬戶在一段時間(一年以上)內保持盈余,同時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特定比例買入外匯進行干預,那么這個國家就應該自動納入IMF的考慮范圍。為了增強采取行動的政治意愿,應該假定保持方案中所描述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范圍及模式的國家,正在造成應予以糾正的貿易扭曲。
除了大多數IMF成員國投票同意的例外情形,應在隨后向世貿組織提出有利于補救行動的建議(比如對所提及的國家的出口增加收費)。這與兩家機構間的現有協議一致,即IMF有決定外匯事宜的優先權,并需要向WTO通報與IMF條款不相符的措施。所有IMF成員國都要遵守這項政策,其執行不會受到否決權的阻礙。
該過程本身將有助于在實施制裁之前就對問題進行糾正。在外匯儲備積累剛滿一年后,這種行為就會在IMF的報告中指出,并在理事會上審議。申請制裁不會是突然之舉,而是國際司法程序的最后結果,從而給糾正性政策回應留出充分時間。禁止此類盈余可能也有助于讓規模太大而無法依靠IMF進行赤字融資的國家遵守準則。
解決這一問題將為處理長期存在的配額再分配事宜(決定IMF投票權的制度)提供良好的前提。這些談判已進行了多年,但幾乎沒有進展。如果抑制過度的外匯失衡會讓大型工業國的某些利益受到威脅,前景可能會更為積極。
實際上,如果美國同意放棄對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職位的把持,那么就會有值得努力的一攬子改革措施。歐洲人放棄份額,亞洲和其他人放棄重商主義,美國放棄單極主義殘余。IMF和世界銀行取得正統地位,IMF解決影響其基本使命的兩難困境。國際金融治理贏得大滿貫。
本文作者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SAIS)院長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歐洲堅守非零利率目標 | 美國是否會步日本后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