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的“部落生活”
時間:09-03-12 來源:世紀海翔
城市的“部落生活”
搜索引擎使得城市生活具有部落社會的特征
日前,據南京市蔣宏坤市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南京江寧區原房管局長周久耕因涉嫌嚴重違紀已被立案調查,這是人肉搜索的功勞。
所謂人肉搜索,是在網上組織大量的人力,借助以搜索引擎為主的工具,搜集和跟蹤某一事件或人物的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力圖再現出事情的原貌。以前,類似的工作只能由記者、偵探、警察等專業調查和研究機構來做,互聯網和搜索引擎使它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事件會在網上留下痕跡。
手機、數碼相機、DV讓人們可以隨時采集信息,目前這些產品都在強化與網絡相冊和流媒體的連接,用它們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幾分鐘后就可出現在博客和YouTube上了,即時通信、博客和社會化網絡等Web2.0應用的繁榮,也鼓勵了人們在網上創作和分享信息;網民不再僅僅是使用者和閱讀者,涌現了大量山寨記者和評論家。信息來源的泛化使網絡的觸角遍及每個角落,而搜索引擎又將這些信息組織到一起。現在谷歌甚至已經為網絡相冊開發了人臉識別功能,如果把它融入通用引擎,人肉搜索將更為可觀。
現代城市生活與傳統部落、鄉村和城鎮生活的重要區別是,在鄉村和部落,生活中見到的每個人幾乎都是熟識的,偶爾才遇到陌生人,你走出家門后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起熟人的關注、評價和議論,其結果將影響他們和他們的聽眾對你的看法和今后交往中所采取的態度。傳統社會的道德、習慣法和社會秩序,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這種相互熟知和輿論評價的約束來維持的。
在大城市,即使你交際很廣,熟識的人也很少超過200個,而城市通常有幾十數百萬人;所以,一旦走入茫茫人海,你可以很有把握的假定:除非你與他直接發生關系,周圍的人不會關心你在做什么,事后更不會記得。有人把這叫做人情冷漠,但如果你經歷過小鎮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好奇目光、竊竊私語和指指點點,或許會欣然稱之為"城市的自由空氣"。
現在,這一切即將改變,有趣的是,技術發展或許會部分的將我們帶回鄉村時代;80年代經濟全球化初現端倪時,曾有人驚呼,現代交通運輸工具、電信網絡和貿易開放,正在把世界變成地球村,但那主要還是生產方面的改變,而信息技術的發展,才將真正從生活上建立起地球村,并喚回某些傳統元素,至少在一些方面,它有望把我們拉回傳統之中。今后,在大街上,在飯店、電影院、地鐵站,"冷漠城市"這一假定不再可靠,或許你需要時刻留意,你此時的舉動是否會被你家人、朋友或同事看見,如果這樣,他們會怎么評價?或許會發現你和他們的印象大不相符?甚至當你卷入某些糾紛時,這些會成為對你不利的證據?
當然我們不會真正回到鄉村,有一點差別是重要的:在鄉村,目光和人言是“實時”的,輿論評價和約束和你的行為是同步的;而在未來信息環境下,行為發生時,旁人還是和以前一樣漠不關心,人肉搜索和網絡輿論是事后的,只會在某些條件觸發下成為熱點事件之后才會發生。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在創新中迷失 | 以提振內需“彌補”外貿縮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