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沫又來了?
時間:09-06-05 來源:世紀海翔
泡沫又來了?
有所謂股評家和經濟學家告訴我們說,我國資本市場新一輪的牛市剛剛啟動。這話讓我想起了2006年底,那么多的證券大嘴巴同聲高歌股市要到8000點。正如那個時期的地產商和地產專家宣稱北京房價上漲的空間剛剛打開一樣。而后來我們知道了,那正是股市和樓市泡沫發酵最膨脹的時期。
很不幸,2009年6月,我看到股市和樓市的泡沫又開始泛起。
從今年1月開始反彈算起,不足半年,上證指數差不多上漲了1000點,許多中小盤股票的價格漲幅驚人,有的甚至已接近歷史最高價。曾經創下短時間內跌幅最快的中國股市,如今又成了全球市盈率最高的資本市場之一。
樓市總是與股市如影相隨。今年一季度起,樓市開始反彈,成交量增長迅速,4月份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等大批城市,其成交量甚至創下自2007年9月以來的新高。如果說成交量大幅提升,是政府、開發商甚至購房者都樂意看到的,那么,5月以來,房價的突然上漲,卻是令人憂慮的。
與股市設立了10%的漲跌幅限制不同,房價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地產商也不太可能每天漲價10%,但最近的苗頭顯示,無需理由的漲價現象似乎回到了樓市。北京東三環外一個樓盤,4月開盤價是18000元,5月就漲到了20000元,據說6月新開盤的項目售價將達21500元。有些樓盤,輾轉托人還是拿不到號,恍若回到2007年。有人告訴我,6月份北京準備開盤的新樓盤,基本都決定漲價。雖然敏銳的人們拆穿了少數地產商高退房率的把戲,但我仍為這種大面積漲價的現象感到十分迷惑、不安。
究竟是什么支撐股市和樓市今年以來連續多月的迅猛上漲?我們的記者調查發現,巨量發行的貨幣和通脹預期(恐懼),是推動此輪資產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但即使是像我這種對M1、M2懵懂所知甚少的人也明白,像一季度那樣新增信貸規模4.58萬億是不可持續的,信貸投放總是要回歸正常的。而所謂通脹預期,更多是人們自我制造從而嚇唬自己的幻影。曾幾何時,多位主流經濟學家不也聲稱2008年我國將迎來高通脹,但結果有幾個經濟學家預測對了?所以,貨幣投放和通脹預期,不能構成股市和樓市上漲的充分理由。
從實體經濟來看,同樣找不到支撐如此大幅上漲的依據。我國宏觀經濟雖然已走出谷底,但仍未完全企穩,經濟學家警示要防止二次筑底。最能說明企業是否迎來景氣新周期的是利潤增幅,而事實是,大多數行業利潤增幅同比仍在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4月份,全國22個地區工業實現利潤4873億元,同比下降27.9%。拿房地產上市公司來說,即使今年樓市成交量迎來了“小陽春”,但是,且不說這種反彈是否可持續,單就2009年度利潤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來自2008年的結轉,而去年的銷售情況大家都是清楚的。
更何況,2009年是股市“大小非”解禁量最大的一年,資金需求極為龐大。這永遠是懸在股市頭上的一把利劍,投資者無論如何不可以無視它的存在。
結論是:股市的反彈是可以理解甚至是必要的,但連續大幅上漲,缺乏宏觀和實體經濟的足夠支撐;樓市成交量的增長,是值得歡迎的,但房價的上漲尤其是動輒上千元的上漲,是值得懷疑的。現在大喊泡沫,是為了防止泡沫的出現,而等到泡沫真的出現了,要消除它,就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美聯儲“操縱利率”破產 印刷貨幣或致滯脹出現... | 人口格局預示發生“城市化拐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