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去流動性后的股市猜想
時間:09-06-12 來源:世紀海翔
失去流動性后的股市猜想
股市的趨勢性下跌為期不遠
股市還會升多高嗎?在我看來,這取決于市場對于短期數據“超預期”的猜謎興趣以及對于通脹從預期到實現的憂慮。
短期數據中,總量數據基本是“明牌”。憑著超過40%的投資井噴(剔除價格因素),未來2季度和3季度環比肯定加速,2季度GDP環比將超10%,3季度可能達到13%-15%,這個市場應該早已經預期,不應該再進入下一階段的猜謎游戲了。
所以下一階段的猜謎游戲將集中在工業是否擺脫低迷(微觀面數據),因為這個被視為企業利潤可能轉好的前兆。PMI已經不是重點,只要在50以上,PMI的任何數性質都一樣,沒有趨勢預測意義,但若哪一天跌破50反倒是刺激市場轉向的事件。現在大家的游戲興趣主要看電力、工業增加值、和出口。這些數若出現哪個月度較大幅度的“超預期”上升,都會刺激市場亢奮的神經,成為下半年股指尋求突破的主要理由。
就美國因素而言,當下對于其的擔憂已不在于短期數據企穩,這個市場基本預期(市場為此反彈了40%),4月份開始執行奧巴馬2300億美金的減稅,對2季度、3季度數據確有一定支持。未來最大的隱憂在于美國人的債務——天量賬單。
隨著美國長期利率急升或失控(10年期公債利率已經突破3.85%,30年期利率已經升到了4.6%),企業和家庭利息成本上升,對于需求和企業盈利都是負向打擊,股市必難以持續反彈。
今年9月份后美國將進入天量公債發行高峰期(1.7萬億美金),伯南克找誰來買?對于信用貨幣的信任恐慌,將使得基礎商品和貴金屬成為避險天堂,通脹急升反過來成為壓跨經濟和股市的最后稻草。
中國政府很清楚:中國未來抗通脹的最大本錢就是高儲蓄。中國為反擊衰退已經耗費巨大的政府積蓄,幾乎占到國民收入的20%。財政空前吃緊,不然政府也不會義無反顧重新求索于房地產,這么高的房價,居然資本金比例還敢大幅降低,財政缺錢使然。
盡管中國的CPI出現明顯上升可能性更大在2010年上半年,由于生豬去存欄將繼續壓制下半年物價,但蔬菜和服務性價格回升已經非常明顯;PPI翹尾也要到10月份左右轉正,但環比加速明顯。可想而知,那時候中國政府的憂慮將從衰退轉向通脹,或會收緊政策刺激的力度。于是,失去流動性的關照的股市將重新成為一攤軟泥,再好的復蘇故事恐怕這時候聽起來也會索然無味。
有很多經濟學家認為,供大于求、產能過剩使得中國不會與通脹同行。殊不知,全球化已經悄然改變了教科書。中國的過剩產能真正能影響到當下產品價值構成的不過20%-30%,其余是基礎原料和服務的附加值。鋼是最好的例子,中國產能7億噸,需求4億噸,但并不妨礙鋼價的上漲。有人還說沒有需求,基礎原料必然降價,殊不知,當下全球的上游早已經寡頭壟斷化,面對價格上漲,選擇往往不是增產,而是限產保價。當貨幣吹起大宗商品價格時,中國企業利潤被壓縮至極致,政府財力也無以為繼時,價格還漲不漲呢?自己想。
整體看,通脹從預期到實現,這一輪商品價格沒有走完,短暫修整后,9月份前隨著美國債務惡化擔憂的加劇,很可能會再起一波,甚至不排除失控可能。這個過程的前期,股市與通脹預期是“和光同塵”的,股市中資源類企業(包括土地資源、牌照價值如金融準入)會為市場上升提供主要動力。但是經過高位振蕩后,后期則是股市趨勢性下跌的開始,這個過程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逐步形成。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嚴防熱錢沖擊 控制泡沫形成 | 消除股票“供應限制” 無須維護“高估值”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