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鎖定”匯率引發貿易保護盛行
時間:10-01-05 來源:世紀海翔
“鎖定”匯率引發貿易保護盛行
“美元逆轉”恐將放大振蕩風險
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6票贊成、0票反對的投票結果,批準了商務部此前做出的終裁,對從中國進口的油管實施10.3%至15.78%的反補貼關稅。這也是美國對中國發起的最大案值的“雙反”調查案件。而2009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全年升值僅0.09%,創下2005年匯改以來的最小年度升幅。而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格曼的新年第一篇紐約時報專欄就是“譴責中國的低匯率政策偷竊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工作崗位。”
過去一年,人民幣承受了巨大的升值壓力。因為自去年三月始,美元指數持續下跌,而在2008年7月之后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直鎖定在6.83的水平。這導致了人民幣兌歐元、日元和英鎊出現大幅貶值,尤其對歐系貨幣貶值近20%。同時,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貨幣兌美元都出現較大幅度的升值,因此,出現窮國富國都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局面。
2010年,因各國刺激政策面臨退出壓力,全球關注經濟會二次探底;若不適時退出,新興市場國家則有通脹風險。以目前形勢看,歐美各國經濟仍無實質復蘇,因此,在美國有通脹跡象之前,寬松貨幣政策可能不會做出較大調整。這對中國而言,因去年投放大量貨幣、資源價格改革以及貨幣貶值帶來的價格輸入因素,今年下半年出現通脹的幾率大增。
這種美元持續貶值預期與中國面臨通脹風險成為判斷共識。因此,外管局表示在2010年將增強匯率等經濟杠桿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有官員建議,可以用外匯儲備直接投資石油等戰略物資。而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近日也透露,今年將擴大利用境外天然氣資源,并增加國家石油儲備。這些政策動向都是為應對美元貶值與通脹風險而未雨綢繆的。
但是,如果美元在2010年仍持續走弱,而人民幣也如影隨形,那么,中國將遭遇巨大的通脹壓力。即在國內貨幣投放(包括外匯占款)、資源價格改革等基礎上面臨輸入性通脹因素,醞釀資產泡沫,并提高“中國制造”的成本,貨幣名義上貶值,實質上升值。若是新興國家在期貨及現貨市場搶購大宗商品與能源,并努力應付國內資產泡沫之時,美元一旦走強,在新興市場套利的廉價美元就會撤離,出現資產泡沫破裂以及資源儲備損失等問題。但是,因中國資源價格改革與資源稅征收造成初級產品價格的剛性上漲,以及人民幣盯住美元的策略,美元走強將導致人民幣更大幅度的升值,即對非美貨幣的升值與國內制造成本的提高,出現貶值壓力。
美元政策逆轉導致中國經濟二次探底概率較大。如果中國在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習慣性超常放貸,將會在通脹預期方面火上澆油,資產泡沫放大。一旦美元真正逆轉造成中國經濟二次探底后,中國需要適度改變依靠信貸投放和財政支出來刺激經濟的方式,盡量降低未來壞帳發生概率。否則,中國長遠可能面臨比較顯著的通貨膨脹與資產泡沫,而資產泡沫有可能在美元歷史性恢復之時破裂。
在這樣一個微妙時期,中國要密切關注通脹與資產泡沫風險,防止泡沫被刺破發生二次探底。因此,首先要約束信貸投放的節奏和數量,尤其要杜絕第一季度出現井噴,放緩資源價格改革的密度和強度,等待美元穩定后繼續推進也不遲。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雅戈爾的選擇題:實業還是投資 | 團隊“攻陷”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