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星學習的新榜樣
時間:10-03-01 來源:世紀海翔
復星學習的新榜樣
2月24日,在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上,復星郭廣昌與凱雷創始合伙人大衛·魯賓斯坦平起平坐,在雙方聯合管理的人民幣基金中,凱雷與復星各持股50%,擁有同等的權與責。
而截止目前,凱雷是世界上最大的PE公司之一,旗下管理資產近900億美金;作為中國最大的綜合類民營企業,復星管理的資產只有千億元。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凱雷對復星18年來業績的認可。”復星CFO丁國其認為。
與眾多同時期起來的民營企業相比,復星走到今天,郭廣昌認為,“最大的成功是抓住了機遇。”
在用友軟件公司董事長王文京看來,一家企業抓住一兩次機遇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沒有持續抓住機遇的能力。
學習是郭廣昌及其復星近20年來絲毫不曾懈怠的。
郭廣昌主要學習的有這樣三家公司:股神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華人商業教父李嘉誠的和記黃埔和曾由商業大師杰克·韋爾奇執掌的全球最大的多元化服務性公司通用電氣(GE)。
事實上,這些學習不僅僅是停留在紙面上的。
早在2007年10月,復星國際上市時,業務涉及醫藥、房地產、鋼鐵等多個領域,以“內地和記黃埔”的概念贏得資本市場的熱捧。
郭廣昌也被外界稱為上海灘“最像李嘉誠的人。”
2006年,郭廣昌和長江商學院的同學馬云、江南春、牛根生、朱新禮等人還專門前往香港,拜會自己的偶像—李嘉誠。
郭也的確在生意上從李嘉誠那里“求得真經”。
當金融風暴來襲,李嘉誠信心滿滿,因為他早就為過冬做好了準備,立刻停止了和記黃埔的所有投資,手中歸攏了200多億美元的現金。之所以能做到這樣,得益于和記黃埔多元化的業務之間的配置。和記黃埔的核心業務包括港口、地產、酒店,零售能源和電訊,保證幾個行業之間有很好的互補性。
注得熊牛市之間的資產配置也是郭廣昌和復星努力的方向。
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讓郭廣昌意識到,由于中國特殊的國情,較有實力的中國企業集團都涉足了鋼鐵、房地產、礦產等重化工行業,高投資、高增長、高收益、高杠桿運作,而這些產業與經濟周期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很容易發生資金鏈崩潰。
從2009年中期開始,復星開始悄悄“變輕”,完全或部分退出包括寧波鋼鐵等在內的幾個重型項目,同時增加了消費類、服務類行業的投資,包括對分眾傳媒、連鎖餐飲老娘舅等的投資。
其次,復星一直倡導“價值投資”,其中不難看出股神巴菲特的影子。
2009年,受經濟危機影響,中國新媒體概念股分眾傳媒股票一度大幅下跌,復星從二級市場買入分眾股票。目前從股價看,分眾的股票已經從當初的個位數漲至目前的14塊多美金。
杰克·韋爾奇是GE前總裁,也是郭廣昌推崇有加的一位商界大師,郭廣昌與之有過幾次近距離的交流,并專門寫下“學習韋爾奇怎樣《贏》”發表在復星人報上,與集團員工共同學習。
杰克·韋爾奇對企業的管理經驗也讓復星人受益匪淺。
有這樣一個細節:2009年,復星要求南鋼從中層干部到高管全部到日照去學習日照鋼鐵。學習以后,回來從采購成本、操作流程、效率等可比的方面進行對比,找差距,找問題,從而將管理精細化。據說今年南鋼又要到韓國浦項鋼鐵去學習。
面對金融危機之后的世界經濟格局,復星的國際化成為戰略重點。要抓住這一波機會,郭廣昌仍然堅持學習是第一要義。與凱雷的合作中,他認為學習對方的投資管理經驗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事實上,從更廣泛一點的意義上講,這也是在“別人吃塹,我長一智”。早年中國民營企業孤身出海的教訓并不少見。
貝恩資本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晶生就認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過程中,如果與有海外資源和經驗的PE合作,會少走很多彎路,并提高并購的成功率。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美債減持何其難 | 復星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