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需做足中美摩擦長期化準備
時間:10-04-02 來源:世紀海翔
中國需做足中美摩擦長期化準備
⊙目前,美國國會正在休會。美國國會會期重啟后,由于醫法案的矛盾已經基本過去,接下來,人民幣匯率和中美貿易平衡就會是議員們的最大政治。如果美國可以找到中國產品對內銷售和對外出口的價差,那么美國對華貿易的摩擦很可能就會步步為營。
奧巴馬最近接受中國駐美大使遞交到任國書時說,美國要和中國繼續發展正面關系,支持一個中國。中國外交部日前禮貌性地做出回應,表示中美關系干擾期結束。但是有觀點認為,奧巴馬的態度背后更大的可能是,隨著4月份全球核安全會議臨近,美國并沒有放棄爭取中國支持美國的制裁伊朗政策的努力,作勢放松一下由美國對臺軍售開始的中美緊張關系。但是,在未來的兩岸和平統一過程中,美國仍然不會是良善建設之輩。對于美國政壇中一股強大的保守勢力而言,延續目前這樣的格局,可以隨時讓美國能夠挪動棋子來牽制中國,這是他們一貫的偏好。即便未來在堅持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臺海兩岸有可能達成和平統一方案,其過程中美國保守勢力扮演的角色,依舊不容樂觀。
目前,美國遺留至今的幾大海外軍事行動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一個國際霸主在走向衰弱的時候,尋找未來“假想敵”的行為往往不但不會減弱,而且在一定的時間內,很容易持續加強,中國需要做足中美摩擦長期化的準備。
對于美國對臺海問題的干擾,中國至今逐漸歷練出了有放有壓、區分對待的靈活對策。今年美國采取了對臺軍售之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赴福建會晤探訪臺商,已經顯示出了中國政府韜光養晦的長遠目光。今后無論美國怎樣干預臺海關系,中國政府依舊保持促進臺海兩岸深化溝通和交流的節奏和方向,美國的干擾就無法達到目的。
在任何一個國家內,一旦少數壟斷利益集團把國家機器發展為利益集團對外掠奪私利、對內躲避民主約束和義務的工具,那么它對外走向帝國式的霸權、并且最終走向衰弱就是難免的。而歷史上這樣的帝國的衰弱,也往往從國家財政上開始爛掉。對外掠奪需要大量的公共財政來支持軍事行動,而對內,壟斷集團們又往往成功地讓國家一再對自己減稅。過去多年的美國,正是這種情況。而現在,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膨脹才正當開始。
根據美國學界的統計預測,美國政府目前到2019年的財政赤字上漲,將導致僅債務利息成本就會占到GDP的17%。不論是從中國單一的儲備價值考慮,還是從更大層面上的中美關系對比戰略權衡,中國都應該加快拋售美國國債的節奏、提高未來中國作為最大的債主能夠有所行動,那么美國整體上要向所有債主們支付更高的風險回報,就是可以預期的。
在所有的中美摩擦中,匯率問題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解。因為,按照中國經濟自己的發展態勢,人民幣今年即將重啟升值、繼續匯改以應對通脹和資產泡沫,這些都是既有議題。
中國的經濟轉型,也必然要求中國甩開經濟增長中對貿易的過度依賴。目前,美國國會正在休會。美國國會會期重啟后,由于醫保法案的矛盾已經基本過去,接下來,人民幣匯率和中美貿易平衡就會是議員們最大的政治。無論是因為人民幣匯率問題,還是因為中國存在的一些出口退稅問題,如果能讓美國可以找到中國產品對內銷售和對外出口的價差,那么美國對華貿易的摩擦很可能就會步步為營。
但作為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本身所需的匯率市場化改革來說,中國的政策啟動或早或晚,都應該尋求一個適當的時機,如果從中國經濟當前存在的過熱風險看,二次匯改或許宜早不宜遲。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百度的非理性繁榮 | “世界工廠”與“世界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