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網泡沫時代到來
時間:10-04-27 來源:世紀海翔
中國科網泡沫時代到來
以海普瑞上市為標志,中國式的科網泡沫時代到來。
如果說創業板開啟了中國成長型科技股的想像空間,那么,
境界之一是不僅見怪不怪,還給予理性解釋。投資者與機構對中小板與創業板的泡沫已經開始進行理性的解釋,就如同上一輪牛市人們以動態市盈率與中國經濟紅利來說明大盤股的瘋狂一樣,投資者以成長性、股本與政府主導以及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來印證,中小板與創業板的高溢價合理得很。
這種貌似理智的分析通常是泡沫的征兆。無論海普瑞在肝鈉素生產領域擁有多大的優先權,一家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原料藥生產企業,超過了醫藥板塊中醫藥精華的上市公司總市值,聽著確實有些瘋狂。云南白藥300億元、同仁堂120億元、東阿阿膠200億元、片仔癀60億元,這些中醫藥上市公司加起來也比不上海普瑞一家。另一大市值股恒瑞醫藥總市值約350億元,只有海普納的1/3。
境界之二是以高科技概念說事。如神州泰岳的飛信業務,如海普瑞的生物制藥概念,雖然這些技術并非原創技術,但特點是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神州泰岳獲得中移動的認可,而海普瑞的肝素鈉獲得美國FDA與歐盟CEP雙認證,也就獲得了市場的大額訂單。類似于海普瑞等高科技概念股的超高發行市盈率,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消化,已經無法用正常的市場規律加以解釋,只能用市夢率加以解釋。
境界之三是中小盤股上升與金融衍生品密切相關。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推出后,融資資金量超過預期,而股指期貨的活性也比預料中的好。但是,由于標的證券原因,也由于做空受到了嚴格的控制,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現貨做空,而期指做空缺乏大機構資金的支撐,目前處于游擊戰式的小打小鬧格局,或者在不同的指數間進行套利,或者通過T+0進行多次運作,以獲得長期收益。
短期炒作成為主流,游資對于中小盤股的追捧,與金融衍生品的投機色彩相輔相承。大盤股平穩成為期指短炒的動力,只要大盤股較為平穩,沒有力量敢把期指打到天上或者按入地底,因為這就等于呼喚對手盤來圍剿自己。因此,在股指期貨出臺后,大盤股大跌大漲的概率下降,抓住微小的波動率賺錢成為從事期指的投資者的共選。截至
從根本上說,中小盤股蒸蒸日上,而大盤藍籌股靜默不語,說明中國證券市場并未進入牛市,而進入局部泡沫期。目前既存在通脹預期,也存在由于產能過剩而產生的經濟緊縮預期。市場預期處于膠著狀態,大型上市公司的贏利預期下降,投資者被再融資與贏利所困,不愿意成為大盤股的抬轎子者。
事實上,無論是從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長期利率,還是從民間拆借利率看,資金沒有想像得多。游資擇板塊而流,擇行業而流,一方面在股指間進行短期操作與套利操作,一方面打高中小。
中國科網泡沫時代的到來,說明中國投資者資金在政策的指揮棒下,進入高科技成長性公司。無論是新能源、節能、IT還是生物制藥,只要沾上高科技三個字,只要是中小盤股,就有機會一飛沖天。這種現象不能一概否認,中國需要本土的創新型公司,大多數公司未必有一流的技術,卻有標準化的復制能力,如愛爾眼科或者是海普瑞,提供的都是標準化的產品,可以四處設廠,在本行業中做到規模最大。
與美國科網泡沫一樣,中國高科技成長性上市公司泡沫仍然存在巨大的風險。如中金公司研究顯示,中國目前的情況與美國1998-2000年之間美國藍籌股與高科技股之間的表現分化具有類似性。1998年當時美國長期資本公司倒閉造成市場動蕩,風波平息后,市場在尋找持續增長的亮點并在互聯網應用為代表的高科技板塊看到了希望,在經濟總體平穩的情況下,藍籌股表現平平,但高科技股票屢創新高并形成泡沫。
美國科網泡沫是良性泡沫,而次貸泡沫則是惡性泡沫。IT公司成為拉動美國新經濟的火車頭,鞏固了美國的科技與經濟大國地位,而次貸泡沫則顯示出美國金融機構的信用失控與投資者的瘋狂。
中國高科技泡沫是良性還是惡性,取決于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能否給予投資者與宏觀經濟總體回報,取決于此次泡沫能否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助推劑。
海普瑞董事長李鋰在上市路演時說,“這一切主要是趕上了偉大的時代”,現在是證券市場的偉大時代嗎?等兩三年,答案自然水落石出。
摘自—搜狐葉檀的博客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基金49億屯兵創業板 機構群歡拷問流動性 | 先關“門”再關“窗” 地產信托融資緊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