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駐軍問題壓迫日本是美國敗棋
時間:10-06-03 來源:世紀海翔
以駐軍問題壓迫日本是美國敗棋
據日媒本周三最新消息,由于打破了自己去年選戰時作出的要讓美軍遷出沖繩的承諾, 日本首相鳩山已經決定辭職。而從美國五角大樓稍早傳出的信息則赫然透露,華盛頓希望,無論誰將是日本的領導人,都要執行上周五達成的美國海軍沖繩基地的遷移協定。顯然,美國華府和五角大樓都還沒有意識到,今天仍在駐軍安保問題上對日本采取高壓姿態,其實是其東北亞戰略的一步敗棋。
由二次大戰沿襲至今的美軍駐日基地問題,以及代表著緊密美日同盟的“美日安保條約”, 并不是第一次在日本政壇制造震蕩。早在1960年,美日安保條約在日本議會通過的同時,就導致了當時自民黨首相岸介信的辭職下臺。雖然眾多意見都承認,鳩山執政以來日本民主黨政府“弱內閣”的種種問題,已經在內部削弱著這個有望在日本推動兩黨制的政黨政府。奧巴馬政府急急忙忙催促剛落腳不久的鳩山內閣執行2006年計劃,以華盛頓的政治分析和情報勢力,完全可以預想到華盛頓的態度將給鳩山內閣帶來的政治影響,但是美國要一個“聽話的”日本。美國的態度,恰恰就是鳩山最初的要求“美日平等往來”的理念,能夠符合日本選票意愿的原因。
二戰后,沖繩一直是日本最貧窮的地區。五角大樓內部群體也曾“私有化”沖繩,對白宮和日本內閣陽奉陰違。就沖繩基地問題,美國和日本兩國中對東北亞安全深有研究的政府內外人士,曾認同將美國海軍沖繩基地徹底搬遷、與另一處沖繩美國空軍基地合并的辦法。但美國海軍要求擁有自己的基地。
從宏觀面看,關于美日安保中對雙方有利的安排,是要在戰略上利于美國深入東亞和太平洋西部,同時幫助日本在減少軍事開支和回避和亞洲其他國家的矛盾同時,獲得最大安全保障。但是,在安保條約具體安排問題上的長期性矛盾,以及冷戰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不得不讓日本重新考慮,日本為之付出的代價和利益,究竟怎樣才能平衡,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戰后成長的新生代日本國民們,認同這樣的歷史安排。
對上周五鳩山內閣與奧巴馬政府達成的美軍基地遷移協定,日本首相鳩山的表態是,接受美軍基地,是沖繩為日本安全而承擔的。日本內閣還有意見,認為和平的獲得,不是天然而然的。但是,這不代表,美國可以堅持“宗主國”或者“保護國”的傲慢心理,不肯在不關系基本安防大局的技術安排問題上讓步,反而在明知美軍基地問題對日本脆弱的政治平衡局勢中的破壞作用,仍堅持強硬姿態。
如果奧巴馬政府希望一個更加民主的日本出現,希望東北亞矛盾不要再繼續復雜化,就不應該再強行推動2006年布什政府與日本簽訂的協定。要知道,最終美軍基地的命運,要靠日本選民來選擇。鳩山的辭職,不代表這一問題就此消解。事實上,日本現在已經是全球軍事開支排名第七的軍事大國。雖然日本至今沒能在二戰有關歷史問題上,像德國那樣徹底和周邊國家主動化解矛盾,但是夾在二戰歷史和美國“高壓”中間的日本,其未來走向恐怕未必盡如美國所愿。以當前日本的民主制度和領導機制已經支離破碎,美國這時落井下石,對美國和亞洲共同希望的民主日本的發展毫無好處。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蔡澈階段性賭中國 | 中石油變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