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保險賠償連環鎖
時間:10-06-17 來源:世紀海翔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保險賠償連環鎖
即便保險商全額理賠7億美元,也僅僅是這起事故善后處理所需資金的一小部分。瑞銀集團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稱,環境善后和賠償可能需要120億美元。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造成的影響遠未停止,并正在向外擴散。
卷入其中的還有國際大型保險商,這一嚴重漏油事件無疑會給保險業帶來巨額賠付,勞合社也因此正陷入官司之中。而5月下旬勞合社主席列文勛爵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坦承,該事件已經抬高了勞合社今年的賠付水平。
漏油事件是否會造成有史以來最大的能源保險賠付尚屬爭議中,但可以確定的是,各個與石油開采相關的企業,都面臨著保費增長的壓力。
史上最大能源險損失?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局長盧布琴科8日表示,科學家們的檢測結果表明,水下存在“濃度非常低”的石油,這是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以來,美國政府首次確認存在原油滯留水下的情況。
BP首席執行官海沃德8日發表聲明,稱BP將捐獻從泄漏油井搜集的石油銷售收入,用于“恢復、改善和保護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亞拉巴馬以及佛羅里達4州沿岸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
時至今日,墨西哥灣的漏油仍未止住,而損失尚無法準確估量。
總部設在百慕大哈密爾頓的保險公司卡特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一份聲明中說,墨西哥原油泄漏很可能成為自帕帕阿爾法石油平臺1988年發生大火以來的最大能源市場保險損失,來自這次災難的保險損失將在4000萬美元。帕帕阿爾法石油平臺失火事件在1988至1992年之間導致了倫敦勞合社保險公司保險和再保險損失高達80億英鎊(117億美元)。
根據摩根大通銀行分析專家Michael Huttner所說,“深水地平線號”石油鉆機爆炸導致的保險損失可能達到16億美元。
是否造成史上最大能源保險損失尚存在爭議。
達信(Marsh)保險經紀公司能源業務全球主管James R. Pierce表示,墨西哥灣事件對能源保險業的沖擊遠遠稱不上歷史上的最大損失,雖然它的整體損失很大,但并不會對能源保險,尤其是上游勘探開發領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保險中介服務提供機構,達信也參與到了本次事件的保險中介服務中。
“通常情況下,保險公司向股東報告時,都會將損失估計得悲觀一些,上游能源保險的保險責任涉及物質損失、人員傷亡、施救費用、污染責任等幾大方面,具體的保險賠償金額現在還不能準確估計,很多都需要多年的、眾多的訴訟來確定。”James R. Pierce續稱。
毋庸置疑,BP和瑞士越洋鉆探公司等責任方將面臨巨額賠償,隨著各方互相推卸責任,承保這一鉆井平臺項目的保險商也被牽扯至司法訴訟中。
勞合社和其他一些保險商為瑞士越洋鉆探公司承保了7億美元保單,而日前,勞合社已向位于美國休斯敦市的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駁回BP向瑞士越洋鉆探公司提起的索賠要求。根據法院文件,勞合社等聲稱,它們向瑞士越洋鉆探公司提供的保單不包括油井泄漏導致環境破壞方面的責任。
即便保險商全額理賠7億美元,也僅僅是這起事故善后處理所需資金的一小部分。瑞銀集團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稱,環境善后和賠償可能需要120億美元。
能源保險的雛形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墨西哥灣的能源開采是促成能源保險出現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初衷是應對颶風等自然災害,而不是作業風險。James R. Pierce介紹,在石油勘探開發的保險承保上,需要確定責任歸屬,首先涉及的是作業方(如本次事件中的BP),具體到某個項目,作業方會聘請鉆井承包方(如本次事件中的瑞士越洋鉆探公司),雙方需遵循國際鉆井承包商協會(IADC)的合同模式簽定合同,合同中要包含風險與保險條款,作業方需承擔意外發生時因油井引起的費用和損失,承包方則對其設備損失和人員傷亡承擔責任。
能源險保費水漲船高
雖然該事件造成的保險賠付水平尚不能確定,但國際保險商面臨的巨額賠付已經抬高該領域保險價格。
James R. Pierce表示,這個事件已經對能源保險產生影響,目前除了作業方和承包方,深水鉆井作業涉及的設備、服務供應商和輔助船舶供應商等都面臨著保費增長的壓力。“但保費提價是否會擴散到整個上游勘探開發領域,以及是否會延續很長時間,還需觀察。”
但是,James R. Pierce也對保費提高有可能吸引更多資本進入這一領域表示懷疑。“因為價格和供給是取決于需求的,美國、挪威停止深海開發已經降低了需求,如果別的國家效仿,需求將進一步降低。”
目前,美國政府已暫停在美國水域內深、淺海的勘探開發,挪威政府也對北海挪威海域深水鉆探石油發出了禁令。
從供給方看,作為專業性極強的保險領域,目前全球從事能源保險承保的主要保險公司僅有五六十家,形成了倫敦、休斯頓和新加坡三個能源保險中心,全球為海上勘探開發提供的承保能力大約為單次事故25億美元。“雖然發生過大的賠案,但承保能力的供給和需求基本是平衡的。” James R. Pierce稱。
這一供求平衡是否就此被打破也尚未知。
James R. Pierce表示,美國暫停深、淺海的勘探開發,將使成千上萬個就業崗位受到威脅,而美國國內消費的1/3石油天然氣來自墨西哥灣,這對美國來講是國家安全問題,因此政府和行業應該達成共識,在立法和監督上更進一步,并恢復深海開發,永久性停止不現實。
美國能源部情報局8日公布月度短期展望報告稱,暫停深海石油鉆探預計使美國今年的原油產量減少240萬桶,使明年的產量減少2500萬桶。
風控體系變革
奧巴馬政府8日表示,即便政府部分重啟近海石油鉆探,石油工業也將面臨嚴格的監管,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標準。
事實上,每一次重大事故都曾推進安全標準的完善。1989年“埃克森-瓦爾迪茲”號發生觸礁事故后,相關法規規定,所有運輸原油的船舶必須是雙層船殼,以提高安全性,而之前多數為單層船殼;1988年英國北海帕帕阿爾法事件后相關法規也對鉆井平臺設計標準重新進行了規定,要求鉆井平臺需將生活區與空氣分離裝置分開,該事件報告損失金額為8.5億美元。
另一方面,能源保險提供商們也在進行風控體系的變革。James R. Pierce稱,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建立起有石油天然氣背景的工程師團隊,以甄別個體風險間的差異,提供個性化服務。
而在中國,幾家主要保險公司為上游勘探開發領域的作業提供了大約六七千萬美元的承保能力,并在能源保險上尋求突破。
2009年,中海油海上石油險項目首次突破先安排國際市場詢價和分保、再在國內選擇出單保險公司的保險安排模式,由人保財險以70%的份額主承保中海油渤海渤西南管線鋪設工程建造險,太保、平安、大地保險跟隨人保財險確定的保險條件,各自以凈自留額方式參與共保。
作為中國海上石油勘探的主力,中海油也在墨西哥灣事件后提高了警惕。中海油內部人士透露,5月底前,中海油已完成對鉆井、完井、固井作業的井控專項檢查,對防止井噴的程序和設備進行全面評估,確保設備和程序有效可靠,同時還重新梳理了石油公司、鉆井平臺(船)提供公司和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的合同、保險和法律關系等。
但是,James R. Pierce也不無憂慮地表示,“作為經典案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表明不管技術完善到什么程度、采取了多少預防性措施,也不管監管和公司治理達到什么程度,災難性的損失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這其中既有自然巨災,更有人為失誤的因素。”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痛苦和焦慮是進化過程的激勵機制 | 兩房退市警示“房地產支柱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