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大“出海”
時間:10-06-25 來源:世紀海翔
盛大“出海”
在盛大內部, Mochi貼著國際化的標簽。Mochi是今年1月盛大收購的網頁游戲分銷平臺,其用戶聚合力,以及自成一系的支付收費平臺,有可能成為盛大日后游戲出口最便捷的“通路”。
“其他的收購獲得的都是產品,而Mochi獲得的則是平臺”,今年1月,時任盛大游戲CEO的李瑜(李瑜在此后不久辭職離開盛大游戲)在收購發布會上稱。在盛大游戲的收購案例,Mochi算是最特別的一個。成立于2005年的MochiMedia目前擁有1.4億月度活躍用戶,發布1.5萬多款網頁游戲,并與近4萬家發行商網站建立了渠道合作關系。
對于盛大游戲而言,這是門“新生意”。2007年11月,陳易錂(CoCo Chen)剛進入盛大時,這家中國最知名網游公司的海外業務精力集中在“引進”上,關注最多的還是如何爭取機會“被授權”。如今,陳易錂負責的商務拓展中心琢磨的,便是“怎么把盛大擁有版權的游戲產品推到海外去”。
而當時創辦尚不足三年的完美時空,已經“領風氣之先”,將旗下諸如《完美世界》、《武林外傳》等為數不多的產品通過授權代理的方式,出口到了港臺、日本及東南亞市場。據報道,池宇峰對外表示,2007年完美時空的海外游戲出口額已達到2000萬美元,2008年則漲至3000萬美元。
2007年中,時任盛大集團副總裁的李瑜拿下了盛大游戲“出口”業務的“第一單”——將旗下一款名為《巨星》的線上即時KTV游戲賣到了臺灣。這被視作是盛大游戲出口業務的開端,也正是陳易錂得以在2007年末加盟盛大的“機緣”。
“盛大當時想找一個熟悉臺灣市場的人”,陳易錂說,而她則恰好是臺灣人,曾先后在臺灣和韓國網游公司供職,熟悉臺灣及日韓市場,且有廣泛的海外市場人脈。
在加入盛大的最初一年時間里,陳易錂帶領著她的團隊——另外兩名員工,“賣出了很多產品”,雖然幾乎都是網頁游戲,很難產生什么收益,但在她看來,盛大的出口業務至少“動”了起來。
盛大游戲海外出口業務開始“發力”,確切地說是在2009年4月。“我們在之前幾年里建立了很好的網絡,也搭建了一只有很豐富的海外經驗的商務拓展團隊”,譚群釗說。
對陳易錂而言,盛大的吸引力就在于“開放”、“很敢起用非大陸人”,因此,在2008年11月前后,諸如錢東海等一批業內擁有海外經驗的“熟手”陸續被“挖角”到了盛大,而隨著這批“主力人員全部就位”,盛大也“開始有意識大規模地啟動了以MMORPG游戲授權為主的海外業務擴張”。
據介紹,從今年開始,盛大游戲將針對海外推出主力產品,而所謂主力產品的標準,則除了首先盛大要擁有版權之外,同時一個重要的指標,便是經過內部篩選,能夠被選入“盛大Allstar”新品名單。在今年,盛大Allstar推出的8款游戲產品中,《魔界II》,《星辰變》,《拳皇世界》三款盛大自主研發的產品則是其要在海外銷售的重點產品。
一般而言,在確定了出口產品之后,BD(商務拓展經理)們便需要針對各自負責的區域市場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績效目標。在盛大內部,一般每年4-6月,各區域的BD便需要確定完來年的目標。
而且,由于盛大每年出口的主力產品數量“不會太多”,所以,BD便需要從頭到尾對產品進行跟蹤研究,譬如,BD和制作方的主策劃去溝通了解產品的特色,幫助產品項目組建設海外網站,一般而言,這些素材在出口項目啟動前都要準備好。至于產品應該交給誰來具體運營,則需要BD們根據負責的相關區域市場情況,以及產品的具體性質來自行選擇。
“這便要求BD對市場擁有強大的分析判斷力。”陳易錂介紹說,“譬如今年,我們的《星塵傳說》在日本市場的授權代理伙伴是勁玩(GAMEONE),因為勁玩旗下有11款MMORPG,產品線與盛大的情況很相似,而全額《星塵》恰好是他們缺少的類型,正好可以填補他的產品線空白,和他們合作更有利。”
一般而言,在盛大內部,一款產品從國內啟動宣傳到完成海外上線,其中的時間跨度一般會要求控制在半年以內。
除了讓具體產品落地,BD的一項重要職責便是搭建渠道,這也是陳易錂的團隊在過去三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表面上看,我們在2007年好像什么也沒做,但事實上,我們的BD認識了很多的合作伙伴,做了許多資訊搜集和溝通了解的工作,只要以后有合適的產品就能和它合作了”,在陳易錂看來,這也正是盛大海外出口業務甫一啟動,便能迅猛鋪開的原因所在。
“從去年到現在,我們一直在建立針對海外市場進行支撐的支持體系。”譚群釗說。今年年初,盛大游戲海外技術平臺系統上線。雖然還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但在陳易錂看來,這確是盛大游戲抓住海外業務“未來趨勢”的關鍵舉措之一。而且也是能為盛大MMORPG游戲大規模出口提供強有力的服務支撐。
在盛大的規劃里,今年出口的游戲中,MMORPG產品占比將會達到9成。
“事實上,和日韓網游公司相比,中國企業在服務系統上還顯得比較粗糙。”陳易錂說,一個簡單的例證是,在國內大多數的網游產品中,如果系統將玩家的游戲道具遞送錯誤,一般會直接“踢玩家下線”,然后修改指令。而在海外運營時,錯誤指令的修改則必須確保玩家在線的狀態,否則,就會被玩家視為“極不禮貌”的舉動。
“海外業務要進一步推進的,便是將旗下現有和新開發的游戲進一步授權到更多國家和地區。我們先從授權開始,因為一開始我們精力應付不過來”,譚群釗說,不過從今年開始,盛大也已經開始著手籌備海外直營事宜了。
2009年底,盛大旗下15款在線游戲已通過授權代理嘗試推廣到了48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收入為2008年的7倍。“我希望在未來兩三年內,海外有一個可觀的收入和比較好的發展系統。”譚群釗強調,目前盛大海外出口更加強調的是發展率。
事實上,隨著盛大集團過去兩年在娛樂產業布局的快速擴張,盛大游戲海外業務的“視野”以及可供利用的資源也越來越“廣闊”,而這也使得盛大游戲的海外業務模式開始發生了變化。
“BD本來就是創造新生意的,打個比方,其他網游公司就局限于尋找伙伴,代理授權幾款游戲,但我們就不同”,在陳易錂眼里,盛大游戲的海外商業拓展在未來將會產生更多“靈活的模式”,譬如“去找某個海外娛樂集團,去談整體的合作”,陳易錂如此表示。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資產泡沫威脅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 重擊華爾街:美國會達成金融改革法案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