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虎阿里“交惡”始末
時間:10-09-15 來源:世紀海翔
雅虎阿里“交惡”始末
這一幕意味深長。事實上在飛往中國前,多納霍剛剛向美國人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滿意度——據他的說法,中國已成為PayPal增長最快的市場。今年上半年,PayPal來自中國的總交易量增長了88%,達到20億美元。PayPal是eBay旗下的網上交易支付系統,并被預測為是eBay未來3至5年內的最大業務。
曾幾何時,eBay旗下eBay易趣與淘寶網混戰一片,終被迫退出中國市場,目前雙方似乎找到了一個新的出發點。而與此同時,同是在硅谷,雅虎這個擁有阿里巴巴集團近40%股份的美國互聯網公司始祖,卻受到美國媒體的指責——輿論認為,雅虎交惡馬云,“已破壞硅谷與中國最有價值的關系“。
在硅谷,馬云擁有相當知名度。就企業家個人魅力而言,“Jack Ma(馬云)”與“Robin Li(李彥宏)”幾乎平分秋色。
楊致遠時代的蜜月分歧
雅虎與阿里巴巴的蜜月期,始于2005年。
據本報記者在硅谷了解,其時,已深具影響力的華人社團華源科技協會的核心人物、雅虎雇員陸奇邀請老板楊致遠作為當年華源年會的主講人,而馬云亦受他人之邀來到硅谷。就在灣區風景宜人的海灘“Pebble Beach”,雙方首次會面,并生發了隨后8月的“雅巴合作”。
此次交易很好地化解了坊間對阿里巴巴遲遲不上市、投資者難套現的質疑。同時,在阿里收購雅虎中國、雅虎獲得阿里集團40%股份后,楊致遠對雙方關系的互動和管理也可謂良好。交易后次年,楊前往杭州參加了阿里巴巴第三屆網商大會。
但隨著微軟雅虎洽購案中楊致遠的黯然離職,素有“鐵娘子”之稱的巴茨成為雅虎新舵主,蜜月期沒能持續到第三年。
事實上,即使是在蜜月期時,雅巴中美雙方不同的商業文化和見解,仍決定了一些潛在的“意見不合”。案例之一,是阿里巴巴對雅虎中國相冊服務的關閉。
雅虎相冊拷貝自雅虎的“Flickr”,后者是雅虎資產中頗受美國人歡迎的服務之一。約在2007年前后,馬云對雅虎中國資產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在此期間,雅虎相冊宣布關閉,相當一部分中國用戶失去了存儲其中的照片。
不明真相的一些“責備”,由此發向了美國。
在美國商業文化看來,這種做法是簡單粗暴的——從發出通知到服務關閉,前后不到20天。有部分美國人認為,阿里巴巴過于關注掌門人想要什么而忽視了一個網站的社會責任。“在中國,CEO的見解似乎等于整個公司。”
類似的感覺,在此后的合作中一再發生。如2009年當雅虎中國在采用各種方式將龐大的雅虎郵箱用戶導入新服務“雅虎關系”時,也進一步放棄了雅虎美國郵箱的產品策略。相關細節的處理,使部分美國雅虎人感到傷心,他們認為,雅虎中國在用戶體驗這一問題上,已越走越遠。
不過,楊致遠時代的雅虎在公眾面前選擇了沉默。在楊熟悉的商業邏輯中,雅虎對阿里巴巴是一項財務投資。換言之,這完全是馬云的生意,他說了算。楊不可能對東方的一個市場指手畫腳,這是一種標準做法。
“如果你在一個地方進行了投資,為什么你要對外人說它把事情搞壞了?那只會削弱你的投資價值。”有雅虎美國的員工這樣理解。
巴茨數落馬云和衛哲諷刺“爺爺”
不過,阿里沒有在媒體面前表現出同樣的“平靜”。當2008年春爆發的微軟雅虎收購案險象環生之際,因擔心雅虎易主從而失去獨立性,阿里放出了嘗試回購股份的風聲。
這種害怕失去自主性的擔憂基于:一、微軟文化向來強勢;二、馬云與微軟私交遠比不上馬云與楊致遠的關系。但在部分美國雅虎人士看來,這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第一,無論是雅虎還是微軟,他們都只是持股人,且股份比例不會發生變化;第二,這是一門生意,而不是私人關系。
不過,在外界眼中,2009年1月巴茨的上臺,才是雅虎與阿里關系真正惡化的開始。
除上佳的運營技巧外,巴茨臨危受命的原因與她和楊致遠截然不同的管理風格有關。雖濫罵臟話的巴茨從未有過任何互聯網從業經歷,但多數人認為,此前雅虎失利應歸結于執行方面的失敗,“下任CEO不該是個思想者”。
從2009年至今,忙于重振雅虎的巴茨一直在雅虎總部Sunnyvale展現她的強硬風采,但同時,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對待阿里巴巴。
據美國媒體披露,兩年中巴茨從未主動與馬云及衛哲有過私人接觸。而當馬云前往硅谷拜訪巴茨時,她甚至在整個阿里管理層面前將馬云數落了一通,批評雅虎中國越來越糟糕的境況。
這一消息的散播源來自中國。有接近阿里巴巴消息源的人士轉述這一場面,稱是“巴茨蠢驢般外交技巧的一次展現”。不過,在雅虎美國人看來,巴茨并非是在故意刁難阿里巴巴。
他們認為,首先,就雅虎中國一事,巴茨是在就事論事,而同在“持股者”位置上,她只是表現了與楊致遠不同的、自己的個性;其次,CEO不等于公司,而只是公司股東的一名雇員。
“雅虎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股東即老板。衛哲只是阿里巴巴選擇管理其業務的一名雇員,同樣,巴茨也只是雅虎一名雇員,他們都不應對股東(老板)指手畫腳,包括阿里巴巴譴責雅虎支持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一事。但是,衛哲好像并不清楚這一點,他沒有商業意識。”
有雅虎美國人向記者表示,阿里巴巴經常對股東出言不遜,但雅虎保持了沉默。
最后一句評論指向上周五阿里巴巴網商大會時衛哲在接受西方媒體采訪時的表態:“已經沒有了獨立搜索引擎的雅虎仍能給阿里巴巴帶來戰略利益的說法,簡直是笑話。我們為什么需要一個沒有技術和商業協同功能的財務投資者?”
此前,在雅虎所有的雅虎香港宣布進軍中國接受來自大陸企業的廣告業務時,衛哲也曾在媒體面前暗示:“雅虎已瀕臨死亡”,“無論如何,爺爺都是要去世的。”
利益婚姻的裂痕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唇槍舌劍的背后,是雙方基本利益上的實質性轉變。
首先,近幾年雅虎中國的光彩早已被阿里巴巴旗下另兩個分支——淘寶與支付寶所掩蓋;其次,自向微軟出讓核心搜索技術后,雅虎對阿里巴巴的幫助的確已顯式微,雅虎中國也已經與搜狐就搜索方面達成協議。盡管巴茨或雅虎美國不認為自己有錯,甚至認為“阿里巴巴可能想與eBay加強合作而加速與股東的決裂”,但輿論已向巴茨和雅虎董事會發出了“Carol silly”、“Yahoo!silly”的信號。
這個邏輯思路是清晰的:首先,從財務上講,當年投資阿里巴巴的確是雅虎的一大幸事。有美國分析師認為,目前雅虎股價可能有85%需歸功于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其次,借助與阿里巴巴的交易,雅虎可以避免谷歌和其他美國企業在中國面臨的審查問題,但依舊可從中國快速增長的互聯網市場中獲益。
再次,最重要的,阿里巴巴仍然有兩大重要業務沒有上市,即淘寶和支付寶,而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已認定,這將是阿里巴巴未來幾年內最賺錢的業務。
這可能將成為巴茨在位期間雅虎與亞洲合作伙伴關系上的第三次“失利”。今年8月,雅虎韓國,韓國最大的互聯網搜索公司NHN表示,當年底其與雅虎美國的合同到期后將采用自己的搜索技術;與此同時,雅虎日本也表示他們計劃放棄雅虎搜索技術而采用谷歌。
截至發稿時,巴茨和雅虎董事會仍未在是否應改善其與阿里巴巴關系或徹底分道揚鑣問題上作出抉擇,但多納霍已在剛剛結束的阿里巴巴年會上向中國市場拋出“繡球”。在雙方關于不和諧的身高對比的陣陣歡笑聲中,兩者或將深入合作的意愿被表達,如eBay提供零售服務,阿里巴巴則負責批發業務等。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第三次IT革命如何重塑世界格局 | 24家創業板公司37高管任期內辭職 15億市值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