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蘋果化”
時間:11-07-01 來源:世紀海翔
IT“蘋果化”
不僅搶占市場,還沖刷對手“產業鏈”
全球最大的山寨電子產品輸出地——深圳華強北已經“蘋果化”了。原本人聲鼎沸的山寨機叫賣聲已經被安靜的、隨處可見的“蘋果(產品)維修點”“蘋果有售”等牌子所取代。蘋果變成幾乎所有的“利潤”來源,一臺翻新iPhone4可以略低于原價輕松賣掉;一臺蘋果電腦僅更換主板就需至少7000元人民幣,相當于原整機價格的50%;一部進水iPhone的維修成本介于1500-2000之間,幾乎相當于一部二線品牌智能機的價格……
蘋果踐踏了所有的傳統IT廠商,無論是PC還是手機終端,無論是戴爾、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其他。請注意,蘋果不僅血洗老對手、搶占份額山頭,還沖刷了他們的價值鏈,使價值鏈上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利益相關者,變成了不折不扣的蘋果寄生者。比如,賣摩托羅拉的手機國包商天音,開始賣蘋果了;靠iPhone實現
這個結果的“可怕性”已經超過了IT商戰中的任何一次,如此大規模的產業鏈“倒戈”可以稱之為“IT經濟蘋果化”,蘋果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向上都以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傳統IT偶像輝煌的末期,山寨的興起、復制、模仿,并短暫流行,恰恰說明,傳統PC和移動終端的生命周期已經隨著無數次的降價揮發殆盡。這個時候,蘋果登場,它的完美工業設計理論,以及對用戶體驗的無限開掘,為用戶消費升級開辟了另一條道路,這與服裝、餐飲等傳統行業的發展路徑是一個道理——基本需求飽和后,消費升級必然到來。
果粉突然爆發性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證明,IT產業發展到無線互聯網時代,“粉絲”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社會現象開始影響到IT產業的發展。有人說,早年的果粉,大都還只是Hacker,屬于小眾和封閉的一群人;而現在的果粉,它的蔓延,幾乎就等于時尚圈的LV。文化的傳播就像病毒或電流,使原本不是“某粉”的人迅速被“粉化”。即使蘋果的對手,也不斷推出跟蘋果近似的產品,變相在精神上“蘋果化”。
谷歌的安卓陣營出現,并沒有對蘋果形成威懾。安卓系統份額在增長,它主要是拯救那些失敗而低端的老貴族——例如摩托羅拉、三星。安卓的問題在于,它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但這種過度開放性也帶來沒有商業激勵的管理,就像一個亂哄哄的集市,誰都可以插足便誰都覺得雜亂擁擠,有“公地悲劇”感。而蘋果OS系統是私有但開放、有激勵講標準、雖霸道但有效力。私用公用,就像一個有序的華彩的mall,蘋果的成功證明,那種互聯網共產開放主義是多么的落后。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信貸松不得 | 美國以儲備油打壓油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