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蝴蝶效應:多地資金掮客“收貸”
時間:11-10-1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溫州蝴蝶效應:多地資金掮客“收貸”
溫州危局正在影響全國。
“這邊都沒人敢放高利貸了,怕收不回來。”10月11日,鄂爾多斯一名投資管理公司人士陳明(化名)對記者說,當地高利貸緊急“剎車”,各大銀行的存款量突然放大。
據記者調查,溫州、深圳、廣州等熱點地區借貸機構都在近期放緩了放貸節奏,不過利率仍然維持高位,平均年化利率普遍在30%左右。
“高利貸在溫州危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足以引起警惕,利率市場化應該盡快推進。”某國有大行中層人士稱。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銀行室副主任吳慶看來,民間借貸問題上,更重要的是讓“高利貸”合法化,擴大市場資金供給,利率自然降低。
借貸三城記
“鄂爾多斯高利貸的嚴重程度應不遜于溫州。”陳明直言。他說,不久前當地幾個企業主也跑路了,放高利貸的一個老板在兩周前跳樓自殺。
近期溫州危機爆發后,鄂爾多斯的高利貸市場也緊急收縮,因擔憂壞賬風險,諸多放貸人卻步。
“我們這里的產業比較單一,主要是煤礦和房地產。”陳明介紹,靠著這兩樣,許多鄂爾多斯人可謂一夜暴富,人均擁有2.7套住房。錢多沒有去處,趁著銀根緊縮,大肆投放高利貸。
“今年以來民間放貸利率一般平穩保持在月息3分到3.5分左右,即年息36%-40%,高的年息180%也有,但比較少。”陳明說。
但現在借款人想高價借錢都很難借到了,利率也下滑到月息2分左右,與當地銀行1.2-1.5分的水平接近。
鄂爾多斯烏申旗的一名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今年5月開始,宏觀調控加碼,股市低迷,房地產不振,放貸風險急劇增加。該公司目前不給房地產企業貸款,房企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根本沒有還民間借款的能力,“即便拍賣也都沒人要。”他表示,因各方資金緊張,估計30%的中小企都陷入困境,倒閉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中金公司近期對溫州民間借貸進行調研,目前溫州民間信貸平均利率大致在24%-25%,利率達50%-60%的民間信貸并不多。但未來幾個季度,中小企業的違約率會上升,特別是年底中小企業將迎來支付員工工資和應付賬款的高峰。
“民間借貸利率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央行的信貸額度管制和銀監會的表外業務監管。”分析師毛軍華、羅景在調研報告中稱。
民間借貸資金從何而來?根據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調查,30%來自當地企業,20%來自當地居民,20%來自外地企業和居民,10%來自銀行。但中金認為,當地和外地的企業資金部分也來源于銀行,因此估計民間借貸約有30%-40%來源于銀行貸款。
市場紅火的深圳,高利貸狀況亦類似。當地一名擔保公司總經理介紹,年初借貸月息一般3分,如今漲到4-5分,年息亦在50%-60%高位。龍崗一家小額貸款機構業務員說,月息加上管理費,向該公司申請貸款至少需年息40%以上。另一家擔保公司提供的公開資料顯示,其放貸的月息最低1%,最高15%,即年息可高達180%。
利率市場化還是高利貸合法化?
各方馳援,溫州高利貸危機正得到妥善處置,但如何治本?監管和市場尚在惶惑。
在緩解中小企業財務成本、疏導民間借貸價格上,天津銀監局一名負責人士認為,應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真正消除體制內和體制外兩個市場間的隔閡,讓市場配置貨幣資金。不過,他亦坦承當前條件可能不成熟,比如有些重點企業需要國家信貸扶持,高利率會增加其財務成本。
某國有大行香港機構中層人士稱,即使利率市場化不能一步到位,也應該分步進行,比如存貸款利率,可在一定幅度內給商業銀行定價權,以提高其競爭力。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進一步呼吁,在利率市場化同時,國家應同步放松銀行準入門檻,要給予民間資本市場空間。當前銀行機構這么少,不可能解決高利貸問題。此外,銀行破產機制、存款保險制度等配套政策都應加快推行。
不過,部分市場人士并不認為利率市場化能解決當前高利貸危機。
“此次危機與銀行有莫大關系,緊縮銀根給銀行創造了巨大的尋租空間,貸款從各種途徑流出進入民間借貸市場,推漲了高利貸。”在前述深圳擔保公司總經理看來,讓高利貸合法化是一個辦法,“局部問題已暴露出來,現在是最好的時候”。
吳慶說,政策造就了如今“白市、灰市、黑市”三個借貸市場,溫州政府要求銀行貸款利率上浮不超過30%的做法并不合適,其結果會把灰色市場的民間資金驅趕到黑市,將利率推得更高。將民間借貸合法化后,資金供應加大,利率就會下降。
深發展小微事業部總裁郭世邦認為,高利貸是金融或貸款雙軌制的產物,并非完全是利率雙軌制的產物。無論是大型國企還是中小民營企業,在一定幅度內,它們所面臨的利率空間是一致的,單純依靠取消利率雙軌制,實行自由市場利率,并不能解決高利貸問題。取消貸款限額管理和減稅才有助于解決高利貸問題。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歐元敗在貧富不均 | 激進的政策無法改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