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移動開放邏輯揭秘:復制PC閉環模式
時間:13-05-0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騰訊移動開放邏輯揭秘:復制PC閉環模式
分成收入已累計突破20億元,應用開發者超過80萬人
當馬化騰走進現場的時候,全場開始躁動,從走道到走廊,擠滿了找不到座位的人,還有許多人擠在會場外的電視直播屏前,聽著馬化騰的講話。這是5月7日發生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現場的一幕。
今天的中國互聯網界,恐怕沒有第二家公司如此引人關注,幾乎所有人都在議論一件事情:中國第一大互聯網公司——騰訊——準備在移動互聯網上如何開放?
這個話題直接關乎著數十萬人的飯碗。以App為核心的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除了游戲已經賺到錢,其它領域的創業者大都在這股浪潮中碰得頭破血流,為找不到盈利方向而苦惱。而坐擁數億用戶,擁有微信、手機QQ、手機QQ瀏覽器、手機Qzone等超級產品的騰訊,一旦將其手上的移動資源開放出來,將可能給中國移動互聯網帶來新一輪盈利高峰。
5月7日,騰訊開放平臺部副總經理侯曉楠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騰訊正在將其在PC上開放平臺的經驗,搬到移動互聯網上。移動互聯網市場將10倍于PC互聯網。”
逐構閉環體系
騰訊開放平臺始于2010年那場驚心動魄的“3Q大戰”(指騰訊和360的戰爭),當時,騰訊被許多人質疑壟斷了中國互聯網諸多資源,阻礙了行業的發展,卻沒有與行業分享其成長。
一番反思之后,騰訊開始宣布將騰訊數億的用戶資源開放出來,和廣大民間開發者一起賺錢。2011年騰訊的開放平臺上線。一時間,數十萬開發者涌入騰訊的開放平臺。
相比起其他流量平臺,騰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首先,騰訊有多達7億的用戶,是國內第一大互聯網公司,此外最核心的一點是,騰訊擁有龐大的社交關系鏈,這兩者的結合,成為國內最具備爆發力的開放平臺體系。
最早,facebook的開放體系成為騰訊借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樣本。侯曉楠表示,騰訊在開放的過程中就發現,中國國情和美國差別巨大,因此騰訊在中國做開放平臺,花的精力要比facebook大的多。
由于美國開發者成熟度高,因此facebook給開發者提供的支持很少,而以統一的接口為主,大部分事情都由開發者自己完成。
“但在中國,情況很不一樣。例如在facebook上可能很少有外掛這種事情出現。但是在中國,許多游戲中會出現外掛,這會破壞游戲的平衡性,損害開發者和用戶的利益。”侯曉楠表示,騰訊甚至需要幫助開發者打擊游戲外掛。
這樣的背景下,騰訊的開放平臺開始悄悄構筑一個閉環的體系。
最早,騰訊開放平臺是把接口標準化,讓廣大開發者對接騰訊以億計的龐大用戶資源,騰訊通過和開發者分成賺錢。
但是,騰訊很快發現,這些開發者有著很強烈的廣告需求——不管是游戲,還是電子商務,都對發展新用戶需求很大,這是一個極大的市場。
騰訊宣布,QQ日最高同時在線1.76億,手機QQ月活躍帳戶數超過5億, QQ空間月活躍用戶6億,70%的用戶通過手機訪問QQ空間。騰訊總計80多萬的開發者會發現,他們有很強烈的拉新用戶的需求,也就是把相對不活躍的用戶拉到他們的服務里面去賺更多的錢。
此后,騰訊上線了自己的社交廣告產品——廣點通。廣點通躥升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上線才不到一年,一個月收入就達到上億元。
廣點通的核心優勢就是對騰訊Qzone、騰訊朋友里面的用戶進行用戶行為分析,然后精準地推薦廣告,這種精準的廣告投入產出比,要比展示廣告和搜索引擎廣告高出很多。
除此之外,騰訊還發現其開放平臺上的開發者有著很強的云服務需求,這些開發者需要服務器托管等服務。侯曉楠表示,有了騰訊自己的云服務,騰訊的開發者可以一天之內就讓產品上線。之前,這是不可想象的。坐擁騰訊幾十萬開發者的隊伍,騰訊云成立不久,現在就已經號稱是國內最大的云服務商之一。
可以看到,騰訊開放平臺演進的路線非常清晰,就是往產業鏈上下游垂直整合,從最初的單純和開發者分成,到社交廣告,再到云服務,騰訊發現了好幾個大的金礦。這便是馬化騰作為潮汕人的生意經:由一項需求衍伸到你的衣食住行,在騰訊的體系里面通過各種方式賺用戶的錢。
移動端開放邏輯
在PC互聯網開放戰略大獲成功后,騰訊如何在移動互聯網上開放,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騰訊很可能將其在PC時代積累的開放平臺閉環模式搬到移動互聯網上。
也就是說,社交廣告、騰訊云服務很可能順理成章地搬到微信、手機QQ上發展。侯曉楠表示,騰訊很快成立移動廣告聯盟,把騰訊在PC上的社交廣告經驗搬到移動上去。此外,騰訊的云服務也會對接到移動互聯網上。
“如何賺錢,商業化是騰訊非常強的優勢。”侯曉楠指出,騰訊在PC時代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流量變現經驗,包括黃鉆業務、增值業務、QQ秀、QQ游戲等多種方式。
目前,國內許多APP開發者正陷入盈利困境。以工具類手機App為例,這些開發者很難找到好的收費模式,此外,在蘋果的 App Store中,許多中小應用缺乏好的發現機制,被淹沒在幾十萬款應用中無法被人發現。
那么在PC上積累了豐富貨幣化經驗的騰訊,會成為這些移動開發者的救星嗎?
侯曉楠表示,騰訊開放以來,已經累計向開發者分成了20億人民幣。
他表示,騰訊廣點通這樣的社交廣告產品,一旦搬到手機上,可以解決不少移動開發者的盈利問題,那些只有流量而無法變現的移動開發者,很可能通過社交廣告來變現。
此外,廣大應用開發者會增加一個長尾的新推廣渠道。尤其是現在已經很賺錢的手機游戲類開發者,很可能會成為投放量巨大的廣告主,移動互聯網的盈利模式將獲得一次新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公眾賬號出現后,App和公眾賬號的界限開始日益模糊,微信公眾賬號已經可以實現訂酒店、查快遞、練口語、教唱歌、看新聞、聽音樂、聽廣播,一個微信的公眾賬號,就是一個輕度的App。
公眾賬號的出現,大大拓展了騰訊產品的外延,這和騰訊在PC上做的事情開始很接近。每一個微信公眾賬號,實際上就是一個開發者,這些有正當盈利模式的公眾賬號,很快就會有需求要發展新用戶,這又會帶動騰訊社交廣告的巨大需求,一個新的閉環正在形成。
和百度、阿里巴巴、360等其它大流量巨頭相比,騰訊最核心的優勢是龐大的社交關系鏈,這些社交關系鏈在經過大數據的精準分析后,對于提升開發者的產品留存度有很大幫助。
“社交用戶的留存度是非常高的,而且留存是持續的留存,來了一個朋友,可能會邀請周圍的朋友都來玩,這幫人都長期留在這里玩。”騰訊開放平臺上的開發者、猜歌王的產品總監張琮琪指出。
此外,社交網絡里面的用戶可以互相邀請、挑戰、贈送禮物,這會大大豐富一個應用的屬性。侯曉楠表示,目前在PC端,通過社交渠道安裝的應用占比已經高達40%,在移動互聯網上,很可能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
聚焦分成比例
在GMIC期間,開發者討論最多的一件事情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上將和開發者以什么樣的比例分成。
目前移動互聯網領域分成比例的標桿是蘋果的App Store,蘋果和開發者是三七分成(蘋果3,開發者7)。
在PC端,騰訊開放平臺與開發者是梯度分成,對中小開發商的扶持力度很大,對于月度收入在10萬元以內的中小開發商,騰訊將不參與其分成。月度收入在10萬元至100萬元之間的開發商,開發者分成上限將提升至70%;月度收入100萬元至1000萬元規模的開發商則與騰訊各取50%。對于新上線的應用,騰訊還將提供為期三個月的免費服務器支持。
騰訊方面表示,移動端的分成比例,前期也會先參照PC上的分成政策來試行。
侯曉楠表示:“騰訊擁有巨大的用戶和流量,以游戲行業為例,騰訊的開放平臺和其它游戲的聯運平臺相比,讓開發者實際分到的錢仍然是很多。”他表示,這種情況下過于追求高的分成比例沒有太大意義。
他同時表示,相比服務較少的其它平臺,騰訊開放平臺為開發者提供的增值服務是很多的,例如:利用騰訊的經驗,幫助開發者改進產品、設計計費點、設計盈利模式等。這也是騰訊為什么會分走較多比例的原因。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我心目中的接班者標準 | 日本為何突然奮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