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集收購與80億美元天量融資 阿里巴巴如何鋪墊千億市值?
時間:13-07-3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密集收購與80億美元天量融資 阿里巴巴如何鋪墊千億市值?
23家銀行,總額80億美元,今年7月初,阿里巴巴一筆堪稱今年亞洲最大規模的銀團貸款,讓投資者確信,它正在醞釀整體上市的大動作。
如今,這已經不是懸念。
惹人關注的是,阿里巴巴這筆80億美元的大額融資,究竟與上市有多大的關系?如果有,又應該在什么意義上進行解讀?IPO的臨門一腳,為何是天量融資?所用何事?
投行人士解讀,一方面,阿里巴巴去年40億美元回購雅虎股權的融資到期需要再融資,另一方面,投資菜鳥物流需耗費巨額的資本開支,加上密集的同業并購,阿里巴巴的現金流始終偏緊。
“馬云很清楚,只要將廣告和第三方支付植入社交網絡和移動互聯網,就能最大限度提升阿里七大事業群的商用價值。消費金融與電子商務的結合,將支撐過千億美元的上市資產估值。” 中國太平資產管理(香港)基金經理陳迅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
80億美元融資拆局
本報記者從基金經理、對沖基金和投行多處消息得知,這筆巨額貸款中的40億美元,將用于對回購雅虎20%普通股的再融資,另有8億美元則收購了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優先股。此外,阿里巴巴集團自3月以來密集進行了多筆策略性收購,涉及金額介乎10億-15億美元;而剩余17億至22億美元中的部分或投入菜鳥網絡。
據悉,這筆80億美元的貸款分為25億美元三年期定期貸款、15億美元三年期循環信貸和40億美元五年期定期貸款。按照7月17日協議簽署時的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的年利率,3年期和5年期貸款的融資成本分別為2.93%和3.43%。
“從宣布回購雅虎股權的那刻起,阿里巴巴就面臨巨大的資本開支壓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對沖基金高管對記者表示,借新債還舊債,是這筆巨額貸款的初衷。但后來馬云決定一步到位,以雙倍授信額度支持其近乎瘋狂的密集并購。
路透旗下基點引述消息人士稱,9家外資行曾早在年初就設計了總額49億美元的銀團貸款,其中包括澳新銀行、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匯豐控股等;貸款中的大部分用于償還現有融資。
去年9月,阿里巴巴為了回購雅虎手中一半的集團股權(20%),前后向國家開發銀行和8家外資投行申請了4筆總值40億美元的貸款,其中20億美元屬于高級債務融資工具,另外20億美元分為三年期和四年期兩種貸款。加上回購雅虎所持優先股所耗費的8億美元,與原本49億美元的貸款數字接近。
收購的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雅虎在去年提交給美國證監會(SEC)的文件中,規范了阿里巴巴集團未來上市的標準:其市值需至少達到735億美元,發行價不低于每股28.35美元。如果在2015年前未達上述目標,雅虎將有權在阿里巴巴集團IPO時自主出售剩余23%的阿里股權。
而提升估值的捷徑,就是收購。
4月29日,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發行的普通股和優先股,占股18%。新浪還授予了阿里巴巴以認購期權,允許阿里按事先定價將持股比例提升至30%;5月10日,GPS地圖運營商高德軟件宣布阿里巴巴對其注資2.94美元,收購其28%的股權;7月29日,市場消息又傳聞阿里巴巴將斥資5億-6億美元并購PPTV,暫未獲交易雙方確認。
此外,市場傳聞阿里巴巴近期“有份”并購的,包括友盟、窮游網、快的打車、丁丁網和蝦米音樂,前后涉資過億美元。
如此高密度的資本運作,僅前后4個月預計就耗資10億-15億美元。不僅如此,2012年8月,投資陌陌4000萬,占股20%。
“不排除馬云為了刻意提高市值而進行頻密的同業并購。但到目前為止,每一步收購的策略性很強,線上地圖、旅游和社交平臺都可以植入淘寶廣告和第三方支付,協同效應較高。”對沖基金Senrigen總裁項吉松提醒,菜鳥網絡在未來數年將耗費阿里巴巴龐大的資本開支。
作為馬云“退居幕后”的首個投資項目,菜鳥網絡注冊資本50億元,阿里旗下的天貓商城投資21.5億元,占股高達43%。馬云表示,計劃在3至5年間投資3000億元,打造24小時物流圈,首期投資1000億元;按比例折算,天貓需承擔430億元(約70億美元)。
項吉松分析,構建全國范圍內的物流倉儲體系,對資本開支要求甚高,集團有必要獲取額外授信,80億美元并不算多。
“最賺錢的業務”
7月9日,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陸兆禧在香港首次為投資者描繪了上市資產的布局。除了內資控股的支付寶和新成立的菜鳥網絡外,其他“最賺錢的業務”均會注入上市資產,淘寶網和天貓商城備受關注。
陳迅說:“很多人懷疑淘寶網已過了巔峰期,但事實上仍有大量灰色地帶有待開發。一旦監管體系成熟,二手流通市場、拍賣業務和消費者金融概念可支撐淘寶未來10年的高速增長。”
雅虎最新的季度財報顯示,其參股的阿里巴巴集團首季盈利翻了三倍至6.8億美元,銷售收入同比跳升71%,錄得13.8億美元。建銀國際報告稱,中國內地的家用電器、廚房用具和生活用品的一季度網絡銷售額飆升284%、252%和146%;淘寶和天貓商城可長期受惠于高速增長的消費品網上零售。去年,天貓和淘寶網曾創下191億元的單日交易紀錄,兩個平臺合計的年交易額突破了1萬億元。
在陸兆禧看來,在向“互聯網生活公司”的轉型過程中,上市集資可以讓公司把握更多有價值的投資機會。受制于監管因素,新推出的阿里金融不會加入此次IPO。
有基金經理認為,配合政府市場化的改革契機,建基于第三方支付平臺,阿里巴巴實際上已開始接受存款。參照日本樂天銀行的經驗,消費者金融可采用收費的模式,取代利率定價,違約風險極小,金融產品線上銷售和移動支付將打通金融和消費的渠道。一旦監管放開,阿里巴巴可能會二次注入上市資產。
除了淘寶和天貓外,集團屬下的七大事業群還包括一淘、聚劃算、阿里云、阿里國際小企業交易和阿里中國小企業交易。
阿里巴巴前行政總裁、現任股東衛哲預計,以首季盈利6.8億美元推算,全年純利可達數十億美元,若以30倍市盈率計算,整體市值應超過1000億美元。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量產”游戲 | 朱镕基與李克強的不同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