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化騰:通向互聯網未來的7個路標,不看就掉隊了!
時間:14-03-10 來源:
馬化騰:通向互聯網未來的7個路標,不看就掉隊了!
導讀)企業家如果認為互聯網與自己所在的行業沒有關系,或者想結合互聯網但沒有考慮移動互聯網的特征,未來都可能在競爭中被邊緣化。不過,擁抱移動互聯網也不見得很難,只要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產品特征和精神,思路稍加轉變,一樣能夠跟上形勢。
40多年前,兩臺相距幾百公里的計算機第一次連接,此后互聯網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計算機連接起來,誕生了很多新現象,我們面對的世界可謂日新月異。
現在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移動互聯網的使用時長已經超過PC互聯網,而且還在快速上升。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正在迅速成熟,其潛在的機會一定是PC互聯網的10倍甚至更多。
移動互聯網將更多的實體、個人和設備連接在一起,互聯網不再只是新經濟、虛擬經濟,而要成為主體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大趨勢。
現在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無論是純粹的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如果沒有抓住機會,未來都會相當危險。企業家如果認為互聯網與自己所在的行業沒有關系,或者想結合互聯網但沒有考慮移動互聯網的特征,未來都可能在競爭中被邊緣化。不過,擁抱移動互聯網也不見得很難,只要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產品特征和精神,思路稍加轉變,一樣能夠跟上形勢。
未來互聯網會走向何方,會怎么發展?作為一名從業者,一位企業家,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中間有一些自己的樸素感受,可以整理成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連接一切
我們的感受是,智能手機是人的器官的一個延伸,這個特征在這兩年越來越明顯。智能手機有攝像頭、感應器,把人的器官延伸增強了,而且通過互聯網連在一起,這是前所未有的。
不僅人和人之間連接,人和設備、設備和設備,甚至人和服務之間都有可能產生連接,比如微信的公眾號就是人和服務連接的一個嘗試。PC互聯網、無線互聯網、物聯網等,都是互聯網在不同階段、不同側面的一種提法,它最終是很大、很全面聯系的一個網絡實體,這也是我們談論未來一切變化的基礎。
第二:“互聯網+”
互聯網加的是什么?加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過去十幾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很清楚地顯示了這一點。加通信是最直接的表現;加媒體產生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影響很大;加娛樂產生網絡游戲,已經把以前的游戲顛覆了;加零售產生電子商務,過去大家都認為電商的份額很小,但現在已經不可逆轉地顛覆著實體零售行業。還有,最近互聯網金融非常熱,討論很多,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已經不敢輕視互聯網這個話題了。
互聯網一定要加上每一個行業嗎?傳統行業不管怎么做,都永遠不可能打造成互聯網企業嗎?我的觀點是,傳統行業的每一個細分領域的力量仍然是無比強大的,互聯網仍然只是一個工具。
我們來看過去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18世紀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明了蒸汽機技術,19世紀、20世紀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了電力技術。蒸汽機和電力幾乎改造了所有的行業。有趣的是,蒸汽機發明之后,蒸汽機的動力可以大大加速印刷的規模,書籍大量地產生,造成知識的大范圍傳播,培養了大量有知識的人。電被利用之后,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都有利于資訊的傳播和溝通。這些和互聯網的傳播、通信的特征很接近。
互聯網是不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或者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沒有電的時候,金融已經存在,銀行可以記賬,交易所通過經紀人叫價也可以成交。只不過,有了電之后,這些都可以電子化了。所以,傳統行業不用怕,“互聯網+”不是一個神奇的東西,而是理所當然的。我相信,互聯網會衍生出很多新的機會。
第三:開放的協作
《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本書提到,未來大企業的組織架構會走向分散合作的模式。有人說,既然中小企業變得更有效率,大企業應該不存在了吧,就像現在網購有了平臺之后,很多小的電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到。我認為大企業還會存在,但是形態一定要轉型,大企業本身應聚焦在核心模塊,而其它模塊則可以和社會上更有效率的中小企業分享合作。
前不久,在上海復旦大學組織的“三馬論壇”上,平安保險董事長馬明哲提到一個觀點:未來五到十年,現金和信用卡會消失一半,未來十到二十年,銀行或大部分銀行營業網點的前臺會消失,后臺也消失,只保留中臺,就是服務。服務的核心是中臺,因為前后都可以外包出去,這是一個大方向。我認同這個觀點。
第四:消費者參與決策
互聯網把傳統渠道的不必要環節、損耗效率的環節拿掉了,讓服務商和消費者、讓生產制造商和消費者更加直接地對接在一起。廠商和服務商可以如此之近地接觸消費者,這是前所未有的,消費者的喜好、反饋可以快速地通過網絡來反映。
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精神,是追求極致的產品體驗和用戶口碑,這種精神也會出現在廠商和服務商身上。市場上已經開始出現了這樣的企業,比如蘋果公司,還有國內的小米手機、雕爺牛腩也是好案例,它們的產品種類不多,但是很精,有大量的用戶反饋,有自己的粉絲,講究的是產品體驗。這給我們帶來思考,越來越多公司意識到,消費者參與決策對提高競爭力是如此重要。
第五:數據成為資源
連接產生數據,隨著傳感器和服務增加,數據會大量增加?,F在,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社交網絡,都聚合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是企業提高競爭力和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資源。電子商務現在非常熱,電商可以轉向金融,借助用戶和商家的信用提供信貸,都是大數據在背后起作用。
騰訊社交網絡是一個非常大的平臺,我們也在研究這些數據,比如,可以怎么把數據與用戶的信用結合起來?我們設想,在不知道某個用戶的情況下,可不可以設計一個算法,根據他的朋友信用來算出他的信用?
搜索引擎有一個算法叫“Page Rank”,根據每一個頁面的調度指向來算出這個頁面的值,進而影響到它的排序。我們想象,人的社交屬性是不是可以用上信用排序和算法迭代的思路?以后可能就會出現一個“人品排名”,這樣就可能“拼人品”了。你交的朋友人品比較好,你的“人品排名”就高。如果你的人品不好,別人就不愿意跟你交友。這還只是我們的一個設想,需要進一步研究,我們希望能夠做出一些成績。
大數據在醫療健康領域會有很好的應用,“BT+IT”(即生物+信息)會帶來很多重大創新。深圳有一家公司叫華大生物,從事基因測序工作,他們用大數據技術,把測出來的每個人的基因數據全部存起來,一個人的基因達到6G的數據量。它盡量多地測,隨著樣本的增多,可以更容易地比對每個人的哪個基因有什么特點和問題,一個人的長相,患某些疾病的概率,都可以通過基因來看。這也給治病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以后,藥可能是治基因的某一段,基因哪一段出問題,就拿相應的藥去治,會給人類帶來很多福祉。
以前測一個人的基因很貴,隨著計算成本的下降,以及樣本的增多,未來幾年,每個人可能花幾百元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基因狀況,甚至可能只要10元錢就可以了解到某一種疾病關聯的那一小段基因的問題。
第六:順應潮流的勇氣
很多人都知道應該這么做,但事到臨頭往往沒有做。
我們可以想起來的案例有很多。比如,柯達在膠卷市場的利潤很高,它把數碼相機技術雪藏起來,希望越晚發現越好。但是等數碼相機普及時,柯達因為沒有抓住機會,最終失去了市場。最近一兩年,業內這樣的案例也有不少,比如諾基亞和黑莓。一年半前,你想象不到諾基亞為什么倒得這么快。2007年12月,諾基亞的市值曾經達到1151億美元的峰值,2013年9月卻以72億美元的低價賣掉了手機業務;黑莓在2008年6月,市值曾高達840億美元,是加拿大市值最高的企業,而現在也就能賣個40億美元左右。
這些血淋淋的案例就發生我們身邊。我們看到,巨人稍有不慎,沒有跟上形勢,就可能倒下;巨人倒下時,身體還是暖的。所以,有人說騰訊拿到了所謂的移動互聯網“船票”,其實,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走到終點。騰訊一定要深思這個行業該怎么發展。
擁抱潮流需要有很大的勇氣。近年來,騰訊在內部和外部都做了不少改革,在內部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在外部推出了開放戰略,這讓我們有了一個初步的基礎,來適應未來的發展。我覺得,每一個企業都需要不斷努力。
第七:連接一切的風險
什么都連接了,又有什么弊端呢?
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造成了諸多問題。地球用幾億年時間儲存積累下來的森林、煤炭、石油等資源,都在近200年被挖出來燒掉,造成了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等問題,我們對現在的空氣、水、土壤等都欠了很多債,需要以后來還。高科技制造出來的假的、有毒的食物,令人真假難辨。這些都是過去的科技發展帶來的負面問題,現在我們正在承受它的痛苦。
互聯網也有“硬幣的另一面”?;ヂ摼W很強大,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福利,但也給壞人提供了強大的工具。比如有人利用互聯網做的壞事,向現有的法治體系都提出了挑戰。還有,我們經??词謾C,眼睛變花了,整天低著頭,脖頸不行了,健康受到了影響。甚至人際關系也是,有了社交網絡,大家見面、吃飯、開會全在玩手機,互相之間反而更冷漠了,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反思。
以上七個方面是我的一些思考。未來,互聯網作為一個工具,將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包括純互聯網,而且能夠跟傳統行業結合,跟現實結合。
和蒸汽機、電力一樣,互聯網為所有行業提供了升級的機會,這才是互聯網的本質。
摘自—新世紀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萬科2013年報卷首語 | 一個互聯網金融創業者的自白:站在風口上,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