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危機爆發,會是什么模樣
時間:14-04-25 來源:天天說錢
假如危機爆發,會是什么模樣
這兩天,由于獲得了一些重要數據,我先后寫了兩篇關于房地產的文章:《中國房屋過剩,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及《中國在為34億“城里人”建房?》。由此引發出一個新的問題:樓市的大躍進,最終會不會將中國引入經濟危機?
毫無疑問,危機對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好處,都將是一場災難。對于高杠桿炒房、經營企業的人,風險可能更大,將是場生死劫。所以,我們都應該祈禱危機不要到來,或者到時候波動能盡量小一些。但如果泡沫太大,漏洞太多,或者應對失措,1990年代在日本、2008年在美國發生的事情,完全可能在中國重演。
居安思危,我們不妨探討一下,假如危機發生,它將怎么開始,怎么演進。而政府又會如何應對,對普通民眾產生什么影響。
一、 誰將是導火索?
經濟危機出現前,一般會出現三大征兆:一是全社會的負債率上升,超過警戒線;二是資產價格飛漲,出現泡沫;三是經濟增長潛力弱化,高速擴張的產能不能被市場認可。中國目前這三種情況,都已經出現了。
關于目前中國全社會的負債率,存在一些爭議。比較有影響的說法有兩個,一是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的估算。他的結論是,從2008年到2012年年底,中國全社會(不包括金融企業)負債率從145%上升到了207%。第二個估算,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的劉煜輝,他的結論是:到2012年年底,全國居民債務為18萬億,占當年GDP的34.7%;政府總債務是30.8到33.8萬億,債務率是59%;企業債務是65萬億,債務率是125%。因此,中國總債務率大約是221%。應該說,這兩個估算的結論非常接近。
今年3月,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金中夏在一個論壇上,引用了上述數字,說明張智威和劉煜輝的結論基本得到官方的認可。如果跟發達國家相比,政府債務和居民債務,中國都不算高。但是企業負債率125%,遠遠超過了發達經濟體50%到70%的正常水平。雖然有人用中國資本市場不發達,企業直接融資比例低解釋說這很合理。但這就像一盤菜炒咸了,你盡可以給出充分的理由,但咸了的事實和結果,無法改變。
所以,如果將來爆發經濟危機,首當其沖的是企業債務出問題。最近幾個月,已經出現了一些民營煤炭企業、鋼貿企業和中小房地產企業的違約。將來出問題,肯定還是這些企業。尤其是類似浙江奉化興潤置業這種房地產企業,在房地產泡沫嚴重地區投資比較多,危險非常大。
二、會發生什么?
當社會上有一大批“興潤置業”的時候,危機就自然而然爆發了。大量建成的房子無人購買,房地產企業資金無法回籠,無力償還貸款、貨款和員工工資。于是,危機向上傳導給銀行、信托機構,向下傳導給建筑企業、建材企業,以及眾多員工。員工實際收入下降,購買力必然下降,影響他們買房子、消費。這樣就開始惡性循環。
一些中小銀行或信托企業,因為跟違約公司關系密切,馬上會出現擠兌,于是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價格陡然上升,大家都本能地攥住自己的錢袋子,錢荒爆發,利率飆升。到這時,全社會經濟正常運轉的鏈條就突然停止或者慢了下來,債務危機開始演變為金融危機!
這時,居民肯定會搶購美元、英鎊、歐元、黃金等硬通貨。國家將會收緊兌換條件,黑市也就出現了。人民幣突然出現兩種匯率:官方匯率,黑市匯率。如果扛不住,官方匯率會劇烈下調;但由于預期轉壞,大家還會繼續看跌人民幣。鑒于出現錢荒,為了挽救經濟,國家必然開動印鈔機,降低存款準備金,人民幣對內貶值將是毫無懸念的。
這時候,房價也會劇烈下跌,股市暴跌,收藏品價格暴跌,但黃金價格會上漲,而且很難買到。當然,危機很快就傳遞到職場,很多人會失業、降薪。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不少炒房客和高比例貸款的企業家自殺、逃亡。當然,社會穩定也會受到嚴重挑戰。
從美國歐洲2008年之后的表現看,走出金融危機至少要5年。但從日本資產泡沫破裂看,需要的時間會更長。但不管怎么說,如果爆發危機,中國人創造的賬面財富會大幅縮水至少一半以上,甚至打3折。想想看吧,1995年的時候,日本GDP曾經達到美國的71%,到去年只有30%多一點。所以,如果爆發危機,大部分中國人將失去到海外留學、購物、買房的支付能力。
三、我們該怎么辦?
中國存在爆發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但不是說完全無法避免。跟美日歐相比,中國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優勢,如果發揮的好,可以減緩危機到來時波動的幅度:我們政府的權力比較大,能采取的非常手段比較多,比如發鈔、征稅,出售國有資產,這些方面的空間都超過美日歐;中國城鎮化多少還有一些潛力,不像這些發達國家,危機到來時城鎮化紅利基本耗盡;當然,我們還有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也能抵擋一氣。
但這絕不是說,中國可以高枕無憂。因為房地產大躍進帶來的資源大浪費,窟窿越來越大,如果不想辦法約束、化解,政府到時候是沒有辦法填補的,即便采用非常手段。而且,所謂非常手段,都是要付出代價的。2008年的4萬億,現在不已經開始還了嗎?
我覺得政府首先要進行一次徹底的經濟普查,弄清楚到底現在房屋建設規模有多大,要連小產權房都統計進來。此外,要嚴控各地建設新城區,因為地方政府存在相互競爭關系,搶著賣地、拿錢、推動GDP,然后升官發財,是地方官員的本能,在這方面他們不可能有公共理性。如果國家沒有從上到下的強約束,經濟必然失控。
對于普通人來說,除非你是剛需,不要再輕易貸款買房子了。尤其是三四五線城市非核心地段的房子,將成為吃人不吐骨頭的陷阱。即便是一線城市,郊區的房子也要非常小心。
到國外買房子也許是個選擇,但倫敦、舊金山、洛杉磯等地都已經出現泡沫。發達國家的房子跟中國的房子含義完全不同,他們很少附加社保功能、分享優質社會資源功能、投資功能,再加上人家早就完成了城鎮化,土地沒有被政府壟斷,到那里投資保值也許靠譜,想暴富很難。而且美國的城市之間接近于市場競爭,聯邦政府沒有財政轉移支付的權力,一個城市一旦衰落就很難再振興。美國衰落城市的房價,如果向下看,比中國還更加“沒底線”,因為他們有物業稅。
總之,未來幾年將是中國人投資比較困難的年份,因為幾乎所有的人民幣資產價格都偏高了。這個時候,采取“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少一點投機心態,是完全有必要的。
“來日大難,口燥舌干;今日相樂,皆當喜歡”,這些漢樂府中樸實的句子,因張愛玲的引用而出名。讓我們細品個中滋味,珍惜當下美好時光,控制好投資風險,別被隨時可能襲來的金融危機所吞噬。
摘自—天天說錢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九鼎投資三年資不抵債 面臨142.6億退出壓力 | 25家市值千億美元公司的共同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