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科打響股權保衛戰
時間:14-05-29 來源:上海證券報
萬科打響股權保衛戰
如果說萬科在4月召開事業合伙人大會只是股權保衛戰的制度基礎,那么合伙人代表企業此番出手購買萬科股票,則意味著萬科正式打響了旨在對抗“野蠻人”的股權保衛戰。
昨天,萬科A股現超大單凈流入3.35億元,全市場超大單凈流入排名第一,股價也在下午一點半以后明顯上揚,最終報漲3.43%,報收8.45元;總的成交金額近13億元,較前一日翻番。
當天晚些時候,萬科公告稱,代表公司1320名事業合伙人的深圳盈安財務顧問企業(有限合伙)(下稱“盈安合伙”),向萬科地產出具告知函,稱盈安合伙通過證券公司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于2014年5月28日通過深交所證券交易系統購入萬科A股3583.9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3%。
此舉對萬科而言意義重大,其標志著萬科事業合伙人團隊正式著手履行接盤計劃,而這只是剛剛開始。
事業合伙人有望合計控盤10%
萬科介紹,今年4月23日,萬科召開事業合伙人創始大會,共有1320位員工自愿成為公司首批事業合伙人,其中包括郁亮在內的全部8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目前,事業合伙人均已簽署《授權委托與承諾書》,將其在經濟利潤獎金集體獎金賬戶中的全部權益,委托給盈安合伙的一般合伙人進行投資管理,包括引入融資杠桿進行投資;同時承諾在集體獎金所擔負的返還公司的或有義務解除前,以及融資本息償付完成前,該部分集體獎金及衍生財產統一封閉管理,不兌付到具體個人。
根據“告知函”,盈安合伙本次購買股票的平均價格為8.38元/股,共使用約3億元資金。其中一部分資金來自事業合伙人集體委托管理的經濟利潤獎金集體獎金賬戶,剩余為引入融資杠桿而融得的資金。
“告知函”表示,基于投資判斷及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健發展的強烈信心,盈安合伙將繼續通過證券公司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在二級市場購入公司A股股票。并承諾,盈安合伙在未來兩天,通過二級市場增持萬科A股股份后將及時告知公司。之后,每次累計增持金額達到4億元時將及時告知公司。
可見,作為一個類似職工持股會的組織,萬科事業合伙人對萬科股權的掌控比例,未來將繼續增加。
表面上看,萬科事業合伙人制度成立的初衷是激發經營管理團隊的主人翁意識,強化經營管理團隊與股東之間共同進退的關系,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但更深層次意在比其他房企更主動地對抗“野蠻人”的入侵。用郁亮的話說,“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有知情人士稱,萬科高管和事業合伙人最終的持股總比例有望達到10%,再加上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15%,以及劉元生持有的1.21%,三者共同持有約26%。鑒于華潤、劉元生與王石的個人淵源很深,價值觀一致,在遇到外來者“入侵”之時,三者可以成為一致行動人,共同對抗。而且,華潤還表示不排除未來進一步增持萬科股份的可能性。
除集團的事業合伙人制度外,萬科也已經在項目層面開啟了另一個捆綁員工的合作模式,即項目跟投制度,也就是說,除舊改及部分特殊項目外,原則上要求項目所在一線公司管理層和該項目管理人員必須跟隨公司一起投資,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外的其他員工可自愿參與投資。員工初始跟投份額不超過項目資金峰值的5%。據悉,從4月1日實施跟投制度到5月25日,萬科已有19家公司的29個項目進行跟投。大多數項目員工踴躍認購,其中一些項目的認購率超過300%。
郁亮此前表示,這看似簡單,實際上它將改變萬科從投資買地到銷售結算這一項目操作全流程的所有行為。改善運營效率,形成背靠背的信任,進而創造最大價值。
易居中國聯席總裁丁祖昱介紹,萬科事業合伙人制度與綠地職工持股會制度類似,都是在混合所有制的大趨勢下,強化管理層以股權激勵業績的一種新的探索。
樓市調整引來“野蠻人”瘋狂舉牌
萬科事業合伙人入場增持萬科股票,是此輪“野蠻人”覬覦地產股的典型對沖案例之一。
此前,有消息稱,因為市場調整而帶來股價下跌,萬科等地產公司因股權分散,成為產業資本的舉牌目標,而且已有資本方明確透露欲舉牌萬科的信號。而有著深刻的“君萬之爭”教訓的萬科,顯然不會像其他企業一樣束手就擒。郁亮在在萬科2014春季例會上就向與會高管推薦了《門口的野蠻人》一書,暗示被舉牌風險已經臨近。
今年以來,金地、金融街等地產公司紛紛遭遇“野蠻人”入侵,生命人壽、安邦保險等險資成為舉牌的主角。另有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為代表的10余家保險公司已經成為17家地產股(不包括港股)的前十大股東。其中,壽險龍頭中國人壽分別持有萬科、華僑城、北京城建、宜華地產、海博股份、海寧皮城等6家公司股份,成為持有地產股家數最多的險資企業。
對于此輪房企集體遭遇舉牌的原因,申銀萬國報告稱,房地產行業進入階段性調整期,股價大幅下降,一些地產股股價接近甚至低于凈資產,這成為險資舉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股權比較分散的房企,比如萬科、金科股份、華發股份和金融街等。
上述地產公司高層均表示,已經開始高度關注被舉牌的可能性,并隨時準備啟動股權保衛戰。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調整,行業內將出現更多的并購和舉牌案例,因為從長期來看,房地產作為新城鎮化進程中的支柱性產業,仍處于穩定增長的周期,尤其是對于要求長期穩定回報的險資而言。
摘自—上海證券報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一周十大互聯網前沿趨勢 | 你缺的,可能不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