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達退出A股感言打了誰的臉?
時間:14-07-08 來源:騰訊財經
萬達退出A股感言打了誰的臉?
手里攥著4年前的舊船票,萬達最終沒能登上A股的客船。一個4年中準備了無數申報資料的企業竟然是以未按規則要求報送預先披露材料的理由退出A股,與其說是失誤,但更像是故意。
萬達對此的回復如同獲獎感言:感謝監管部門、感謝股東、感謝社會各界,今后將更加努力等等,不見絲毫戾氣。看來在證監會外面“站”了4年的萬達此刻的感受應該是輕松大于難過。2009年萬達啟動上市計劃時沒有想到這隊一排就是4年,在這4年中,在國內有近百家萬達廣場開業,這個商業綜合體已經成為繁華商圈的代名詞。在這4年中,王健林成了中國首富。萬達先后登陸美國和香港證券市場。即便這樣,發審委的老爺們也沒有多看它一眼。
當然,把萬達無法上市全部歸咎于發審委也是不公平的,雖然這中間有上市門檻限制的因素,但受限于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賣榨菜的能在A股上市,賣撲克的也能登陸A股,甚至財務造假的也能蒙混過關,為什么對象萬達這樣的企業就是零容忍呢?
新華社不久前發文指出,在國內股市各種上市門檻的限制下,一些優質企業流失海外凸顯了A股的結構短板,成為A股低迷的重要原因。如果說阿里巴巴選擇赴美上市讓A股“很難堪”,那么這次萬達退出A股的“獲獎感言”又打了誰的臉?
股市補習班:A股為何難容好企業?
在京東商城成功在美募資上市后,其公司市值折合人民幣達到約1700億。與在美上市的百度、奇虎和在港上市的騰訊控股相加,這四家互聯網公司海外總市值達到1.42萬億元人民幣。這一規模不僅超過中國石油A股1.23萬億元的市值,更是達到滬深兩市總市值的6%,而未來國內另一家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的募資規模將在150億美元以上,將成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IPO。
這些優質企業遠離A股市場大多因為盈利達不到標準、股東結構等原因。而反過來想,說明A股現行的政策法規并沒有與時俱進,現在沿用的多是世紀初甚至90年代的政策法規,勢必讓新生事物無法適應。而法規多年不變固然有政策原因,但是“懶政”或者才是最根本的由頭。
摘自—騰訊財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窮游:新商業時代的社群價值 | 雷軍向金山全員派發股票,近億港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