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進攻|社區O2O背后的冰與火:輕重模式多元試驗性圈地
時間:14-11-05 來源:IT隱響力
正面進攻|社區O2O背后的冰與火:輕重模式多元試驗性圈地
O2O概念從去年至今持續升溫,而在眾多相關領域里,社區O2O在今年獲得了高關注。10月中旬,小區無憂和愛鮮蜂分別宣布獲千萬美元級別融資;同期,叮咚小區撤離北京辦公室,把業務線緊縮回上海,此前其曾因獲得1億元天使投資備受關注。概念式浪潮之下,是社區O2O行業的冰火交融。
社區001創始人、CEO邵元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社區001的上線初衷是通過電子化手段滿足社區的各類需求,平臺的初期定位是做社區電商,長遠定位是做綜合型社區服務提供商。目前的電商業務“沒有倉儲、輕物流、不深度介入供應鏈”,會以不同的合作超市為地標,輻射周邊5公里范圍內社區,形成不同的獨立運營商圈。
O2O分析師黃淵普對記者稱,分商圈獨立運作是種必要的人力投入,而一旦自營物流,模式就會相對的由輕變重。長遠而言,人力成本日漸增長的背景下,社區001應把成為技術驅動型公司作為發展方向。從行業全局看,現有的鋪面式和深扎式路徑是兩種不同的拓展邏輯。由于鋪面式的叮咚小區緊縮版圖的案例在前,社區O2O市場或更適合先選定一個區域做商業模式試點,如證明可行再向更廣范圍推廣。
社區001:用戶定位并非年輕人
10月13日,小區無憂宣布完成A輪2000萬美元融資。官網信息顯示,小區無憂目前已開通運營的城市共56個,服務類目包括外賣、生鮮、家政、維修等。另據了解,小區無憂作為平臺方,除了聚集社區周邊的各類服務商戶外,也自建物流體系負責主要覆蓋地區的配送工作。與之存在差異,社區001的做法是專注以購物為突破口,自建本地化的運營與配送團隊,直接接觸用戶。
黃淵普對本報記者表示,從大背景而言,O2O行業爆發原因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度加強,“純互聯網項目越來越沒機會”。而社區O2O可理解為多個細分O2O行業的聚合,作為離日常生活最近的領域,對資本方和創業者來說,都是“最適合的社區切入點”。但即便都以社區為消費場景,各方深耕的細分領域和路徑均有差異,還談不上行業格局,從模式上看,大致包括:解決“最后1公里”問題的零售電商,如社區001;類似移動端的分類信息聚合平臺,如小區無憂;再就是以家政、洗衣等垂直領域切入市場,如e家潔。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邵元元稱,社區001的初期定位是做大型在線超市,做法是與線下商超合作,把經營版圖以輻射周邊5公里劃分商圈,每個商圈獨立運營并配備包括訂單客服、駐場提貨員、配送員三類在內的一線員工。配送員負責在提貨點和商圈范圍內來回跑動,完成1小時送達服務。此外,不同商圈有不同的合作伙伴,結合商圈各自的社群特征和消費水平等,商品價格在不同商圈有時會存在差異。
社區020業態變遷
(圖表來自于企鵝智酷)
他稱,曾在搜房網任職的職業背景令其在10年前就萌生了做社區相關事的想法,2011年開始籌備做“房地產后服務”;2012年6月,和北京朝陽路店的卜蜂蓮花達成合作,社區001的首個商圈自此形成。
邵元元多次重復說,年紀大的人是被互聯網“遺忘”的群體,未真正享受到網絡帶來的實惠和便利,為此,社區001的用戶定位并非年輕人,正是聚焦35歲~65歲之間這一群體。目標是把購物作為解決社區需求電子化的第一步,但要同時面對傳統零售行業和電商行業的困局。以往超市的定位是輻射周圍3公里~8公里的區域,“大概3年左右就能夠連本帶利(賺)回來”,如今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采訪過程中,邵元元指著墻上的上海市地圖告訴記者,地圖上12種顏色的圖釘分別代表不同品牌的商超,圖釘的顏色已經不夠用了。不僅如此,在該城市的一些居民聚集區,已是六足甚至七足鼎立。基于此,超市所遇瓶頸主要是:一,價格、推廣形態、SKU(Stock Keeping Unit, 最小存貨單位)等同質化嚴重;二,房租、人工、供應鏈等成本增長;三,工作日基本是早晚時段客流量大,形成“啞鈴式”客流量結構;四,受電商沖擊后,多數超市的“觸網”嘗試不成功,營銷方式也并未出現突破性創新。電商層面,用戶主體偏年輕化,流量增長到一定程度會遇天花板,爭搶線下廣告資源會導致推廣成本隨之高漲,但多方競爭之下的轉換效果已不比從前。
“最后1公里”的輕重悖論
記者獲悉,目前社區001的合作商戶共4000余家,SKU為60余萬,購物途徑有網站、微信、電話以及新近上線的APP,合作對象除了超市,還包括部分品牌商、供貨商等。全國地區來看,目前已經開通電商服務的城市共計12個,日均訂單量過萬,客單價超過百元。其中,開發早的北京地區共有26個商圈,占社區001業務總量的90%。其他城市還處在拓展期,今年二季度開發的上海地區現有10個商圈。平均而言,每個城市正以每月拓展2個商圈的速度在發展。
不過,邵元元稱,社區001雖然做的是零售生意,卻不深度介入供應鏈環節。為解決“最后1公里”的配送問題,并為提高服務品質,會在物流配送上做必要投入,發展點對點的“輕物流”。社區001現有員工數量是2000多人,絕大部分是一線員工,其中,配送員的數量在一線員工中的占比達1/2。
對于社區001“沒有倉儲、輕物流、不深度介入供應鏈”以及各商圈獨立運作的模式,黃淵普分析稱,不積壓庫存的思路正確,可降低很大一部分成本,是優勢所在。但“輕物流”是相對于干線物流而論的。在國內,社會化物流從發展土壤和監控服務質量的角度看,建設均不成熟,自營物流對O2O意義重大,一旦選擇自營,模式就會變重。而各商圈獨立運作是有必要的人力付出,從長遠角度考慮,當規模越做越大時,在中國人力成本增長的大背景下,一線人員的開銷壓力會隨之增長,因此社區001的發展方向應是成為技術驅動型公司。
邵元元則稱,自建物流配送體系成本會加大,對策是希望通過后期推出其他服務品類分攤成本。具體來看,社區001眼下的業務核心是購物,統一工服、佩戴胸卡的配送員定位是“社區管家”,在完成配送工作之余,也可幫用戶完成倒垃圾、換燈泡等簡單事情。如此,在獲取用戶信任的基礎上,長遠定位是做綜合社區服務,讓配送員身兼多職。
難解的斷貨問題
談及社區001與用戶、商戶方面的接觸,邵元元表示,用戶層面,社區001會聯合供貨商定期進社區搞讓利活動,通過地推向用戶提供線下體驗式購物場景,但“一般是樣品展示,不會堆太多的貨”。商超方面,諸如供貨價、各種成本等信息“永久是行業秘密”,社區001無法獲知,而實際合作中最需要獲得的信息是兩個——零售價和庫存信息。
他直言,由于難以回避零售行業現有的虛庫存和假庫存問題,對社區001而言,就會造成斷貨問題。同時,正是因為該平臺不會過多地介入供應鏈,眼下想解決這一問題很難。
黃淵普表示,目前社區001干的仍是偏傳統的活兒,商圈購物網站做得相對粗糙,并沒有像真正的互聯網公司一般,把網絡展示端做到很好。當該平臺的規模還不夠大時,對超市的話語權有限、議價能力會相對偏弱,可能成為“跑腿兒”角色。此外,未來當該平臺的訂單量達到一定量時,在超市發現用戶訂單中有商品沒貨,再打電話詢問用戶能否用其他商品替換的方式會導致兩個問題,效率變低且影響用戶體驗。
先試點后擴張或為上策
據了解,項目初期,邵元元、薛蠻子、杜國強三位創始人充當了自己項目的天使投資人。2013年,社區001獲得超1億元的A輪戰略投資,所獲資金主要被用于開發城市。面對近期外界傳言的B輪融資,社區001方面僅回應,目前B輪融資“正在啟動中,會以財務投資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拓路徑上,社區001和叮咚小區兩家的差異明顯。叮咚小區此前花大力氣在全國擴張,卻因整合服務商的工作流于表面而在近期將業務線聚焦回了上海,謀求轉變。社區001此前主要扎根北京做模式試點,今年3月份以來,開始把模式向全國復制推廣。
“鋪面的思維更像互聯網思維,求量求大;垂直的重模式更像O2O的線下思維。”針對上述擴張路徑,黃淵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社區001以貨品為切入點,更偏向零售概念,將逐漸成為解決“最后1公里”的方案提供商;小區無憂、叮咚小區等類似PC端的58同城,以服務為切入點,發展方向是做服務整合商,現在還是淺度地信息提供。整體而言,先鋪面和先深扎是兩種發展邏輯,鋪面式是先快后慢,深扎式是先慢后快。
他進一步分析道,因為有叮咚小區擴張過快、不得不收縮戰線的例子在前,事后分析時會發現,判斷一個商業模式是否可行,先選一個標本城市嘗試,驗證可行,“再去擴張時才能夠不浪費成本”。以此來看,叮咚小區在上海未完全跑開的情況下就向全國擴張,廣告費、團隊招募和各地設點的成本浪費大。“先快的只是一個表面上的規模,但實際上每個城市都是很淺的布局。”往下想在單個城市深入發展,便會遭遇當地競爭對手的沖擊。
摘自—IT隱響力
上一篇 | 下一篇 |
---|---|
【CEO專欄】小米雷軍10月30日最新萬字演講全文... | 創新工場汪華:移動互聯網時代爆發式增長的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