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掌柜:馬化騰如何醞釀摧毀馬云雙11的力量?(獨家)
時間:14-11-11 來源:摘自—周掌柜
周掌柜:馬化騰如何醞釀摧毀馬云雙11的力量?(獨家)
雙十一又來了,馬云、貝克漢姆、商標搶注、劉強東泡妞升級版……
一系列火藥味十足的新聞、令人發指的營銷充斥著媒體。
今年的雙十一是阿里上市后的第一個營銷戰役,“剁手族”都期盼著馬老板能像酒后買恒大一樣,來個酒后大禮包!一個個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敗家娘們此時已經熱血沸騰,收藏大量產品信息,倒計時瘋狂掃貨,一天查幾遍支付寶看老公工資是否轉賬成功。
周掌柜不想掃大家的興,也不想湊熱鬧,但是作為一名微商的研究和實踐者,周掌柜看到了阿里衰敗的征兆。
2014年雙11狂歡的背后,是否就是阿里牌抽血機由盛轉衰的起點?
下面周掌柜慢慢道來,不去掃貨的話,就來看看這篇干貨。
時間回到2009年,當年天貓商城銷售額為0.5億元,這個時候天貓剛剛開始,商家利潤率非常高,很多可以達到50%以上。隨后的2010年,天貓銷售額9.36億元。但是到了2011年,這個數字已經躍升到33.6億。從這里一年三倍多的數據看,天貓已經成功調動了眾多廠家賣血賺吆喝,當然,那個時候賣血還是有機會賺到錢的。2012年,“雙十一”當日支付寶交易額實現飆升,達到191億,天貓和淘寶分別貢獻132億和59億,訂單數達到1.058億筆。當這個賣血賺吆喝的商業邏輯成立之后,阿里不斷用“血庫告急”的營銷宣傳大規模吸引商家,終于在2013年達到極致。這一年,淘寶“雙十一”交易額突破1億只用了55秒,凌晨5:49阿里當日交易額突破100億;13:39達200億元;17:31突破250億;11.11日總交易額350.19億。這個數字,大概是2012年美國“網購星期一”交易額的兩倍。應該說直到去年雙十一,馬云才徹底擺脫了“吹牛逼”的指責,直接變成馬王爺,一個神話的新神誕生!
馬云經常愿意把阿里系的潛力和整個中國的日用消費市場對比,來證明雙十一模式方興未艾。但業內人士調研數據發現,2012年的時候,天貓大概有50%商家虧損或持平,到了2013年,這個數據上升到70%。而淘寶商家到2013年之后只有20%保持可觀盈利。
阿里巴巴向美國SEC提交的招股書中顯示,2013年的4-12月,阿里巴巴的收入為65億美元,利潤為28億美元。而亞馬遜在其20年的歷史中,從未達到過這么高的凈收益,2013年亞馬遜從商品交易額744.5億美金中收益2.74億美金。
換句話說:亞馬遜從1美元收入中只盈利1美分,而阿里巴巴從1美元收入中盈利43美分。同樣是兩家偉大公司、兩位成功的企業家,但是馬云選擇了抽血的商業模式來討好資本市場!其兇狠程度,不亞于線下房地產。
那么,阿里賺的究竟是誰的錢?是賺了創新價值的錢,還是洗劫了傳統行業的利潤?
周掌柜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阿里的生態系統的本質是構建在平臺壟斷和不充分競爭基礎上,通過與行業巨頭合謀拉高流量門檻,通過洗劫中小商家創造的超額利潤。馬云口口聲聲地說通過創新提高運營效率,而其本質是蔑視商業服務精神、壟斷式掌控生產企業、中央流量囤積居奇的一種中國商業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壟斷,阿里限制了自由競爭的業態。淘寶網和天貓商城合計占據了中國80%的電子商務市場,這種壟斷水平超過中石油、中石化,在國外必然遭遇分拆的命運。
另一個角度看,線下商業旺鋪邏輯也是花錢買流量,而阿里模式代表的壟斷電商業態,實際上就是——在線房地產旺鋪壟斷!說你是旺鋪,你就是旺鋪。
傳統流量推動的電商,虛擬房地產,這就是阿里系的本質!
一、雙11是吸血鬼
周掌柜說了這么多,肯定很多人猜疑周掌柜是被阿里競爭對手利用,蓄意抹黑阿里,抨擊雙11。這里也不需要解釋什么,如果您有這樣的想法,可以看完了這篇文章再做判斷。
周掌柜先說說為什么一直覺得雙十一很愚蠢!?咱們可以聽聽苦逼商家的聲音!
“我們也是沒有辦法被卷進來的,這是雙11的規則,比拼低價,價格不夠低沒辦法擠上去,我們也知道這種價格戰是不持久的,全是為了塑造品牌的需要。”
“雖然在商品毛利上,不會有虧損,剛好打平,但我們還要支付天貓5%的費用,還有包裝物流成本8%左右,大概有15%的比例是需要其他利潤去補貼的。”
“雙11已經從尋求銷量延續到品牌之爭,如果不在這天露個臉好像也說不過去。在上面促銷商家想打品牌的、想融資的,做銷量的,有各種目的,已經不單純尋求銷售量盈利。”
“現在是搶份額,搶市場,不只是白酒,家具、建材的很多商家都是虧損賺吆喝的,這是整個雙11的游戲規則推動的,同類商品的位置只有這些,各大商家比拼低價,只有價格足夠低才能上,所以才造成這樣一個競爭格局。這個格局已經形成了體系,幾年內都難以改善。”
以上是一系列酒類老板對阿里發動的抨擊,兄弟姐妹們,你說大品牌大資本的賣酒生意都被折磨成這樣,其他中小企業可想而知。
總結起來,目前阿里系電商存在的問題包括:
第一,推動商家把品牌戰變成價格戰——這是在涸轍而魚地消滅品牌;
第二,將平臺服務職能變成利潤永動機——這是為了上市需要掠奪利潤;
第三,從阿里到商家形成了刷單利益共同體——制造競爭對手相互傾軋的假象,維護領先者壟斷;
第四,通過立體的公關和廣告的共謀擠壓品牌電商流量獲取通道——在目前品牌商家沒有流量支持的情況下尚可,一旦他們獲得了類似微信這樣的流量支持并且形成穩定商業模式,阿里的剝削必然難以為繼。
是的,雙11就是阿里剝削邏輯的海天盛筵:剝削商家的利潤、剝削買家的購買力、剝削媒體的關注度。實際上,雙11那幾天,神州大地上無非就是有一大批貨在一個時間點、一個地方銷售出去了,除此之外,對中國的商業環境并沒有實質上的改善。
周掌柜固執地認為——雙11這種業態并沒有推動行業進步、創造顧客舒適度、提高零售服務質量。
二、丫說的就是微商
馬云曾經很自信地說:“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這種自信程度和某某電器連鎖巨頭鼎盛時期指著鼻子罵國際經銷商副總裁異曲同工。在周掌柜看來,伴隨著阿里伙同國際投行集體狂歡上市,阿里的生態系統已經達到頂峰,已然埋下生態系統覆滅的種子。以微商為代表的新的商業生態將在未來5年對阿里生態發起有力挑戰!
也就是說:馬云之所以看不到競爭對手,是因為他認為競爭對手只是企業,而周掌柜認為這個能打敗馬云的對手是無數名不見經傳的微商通過微信形成的場景化銷售聯盟。
周掌柜為什么敢這么說呢?且聽我慢慢分析。
以下是“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今年5月29日發布的《2014年互聯網趨勢報告》。先來看看周掌柜挑選的女皇大人的幾張高逼格的PPT:
第一類是網絡紅人:“Viviandan和Miumiu在網絡上的帖子內容多以穿衣服搭內容、社區、商務、個性化、微信、虛擬助理……把這些高大上、華麗麗的詞整合了一下,周掌柜驚訝地發現,女皇說了半天,丫說的就是微商!!!
周掌柜不會這么高大上地吹牛逼,就說幾個看好微商的樸素理由:
1.微商創造新價值(推薦、示范、專業服務和信任背書),而傳統電商只能比拼價格。
2.微商比傳統電商更適合普通人參與,和淘寶崛起邏輯一樣——門檻更低!
3.微商是依托微信生態的,這個生態系統的社交連接能力遠遠超過阿里的生態,微商在此生態具有天生的媒體、客戶服務方面的優勢;
4.微商通過社交可以滲透到消費者更多的生活場景中,而阿里的場景非常單一,周掌柜能想到的就是自以為占到便宜的敗家女在電腦前爭分奪秒;
5.最后一點也很重要,傳統電商喜歡吹產品的牛逼獲得流量,而微商們像地下黨員一樣不厭其煩地在朋友圈和其他地方現身說法,精神感天動地。
如果再說一條專業晦澀的理由,就讓我們發現微商確實很靠譜了。
網絡流量毫不留戀地從PC端向手機端遷移,2011年Q4,PC端流量達到了頂峰,而后逐年下降。與此相反,手機端流量逐步抬升,增勢明顯。同時,微信成為手機流量的主要入口,占據手機端流量的50%以上,兄弟姐們,這是什么概念?
微信內部數字顯示其月度活躍已經接近6億(微信出于某種原因,一直在壓低宣傳數據)。一個APP已經強大到操作系統級別,直接將蓬勃發展不到5年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推倒,開創了“社群互聯網”的新時代。
在這樣的背景下,依托微信、依托朋友圈信任的微商必將迎來發展的最佳契機。
我們更具體地描述一下未來沖擊阿里系的草根明星究竟是哪些人?
配為主,其火爆程度讓人驚嘆,隨手點開姐妹倆以‘嗆口小辣椒’為名發的帖子,每條點擊量都在100萬人次以上,回復量均數以千計。”周掌柜看來,微商將培養出一批這樣具備內容創作能力的時尚小美女,支持他們的微商聯盟、或者他們的人民戰爭將最終打敗淘寶。下圖見嗆口小辣椒美女圖:
第二類是以寧波范小米化妝品微商為代表的紅人運營女性社群+化妝品銷售公司,這個公司通過朋友圈高超的營銷技巧,不僅打造了公司創始人范小米高大上的形象,也成功在一年內形成幾千萬的銷售額。
三、高大上總結
1.能擊敗阿里的并不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而是拋棄商業模式的“人”。微信的微商生態里面將出現超級平民明星直接沖擊商業屬性濃烈的中央流量電商;
2. 阿里的流量下降過程,伴隨的曲線是營銷效率的下降,從根本上來說,任何一個電商平臺都不可能和社交環境下的廣大人民群眾競爭流量和效率;
3. 基于微信的微商已經出現效率更高的流量獲取機制,比如:自媒體+社群+朋友圈的游戲化營銷傳播,這是微商最終打敗傳統電商的基礎;
4. 真正給微商機會的是那些厭惡了價格戰的中高端產品的廠家和渠道。他們將漸漸從銷售額競爭走向利潤競爭,而微商是保有經銷商利潤的有力武器。由此,微商對傳統電商的挑戰,已經是一個系統性價值觀的顛覆式挑戰,而不僅僅停留在流量性價比的較量。
……
還有無數看起來沒有任何關聯的現象,但周掌柜歸納起來這些細微邏輯的共同點在于——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社群互聯網”基礎設施(注意:移動互聯網已經out了,社群互聯網是周掌柜首次定義),微信直接讓中國從“互聯網時代”只用短短幾年時間穿越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跨越到周掌柜一直倡導的“社群互聯網”時代。
這就意味著:APP將批量死亡,技術公司將“一將功成萬骨枯”地被微信取代,基于社群的新商業生態冉冉升起。
這就開啟了一個偉大的時代:人類第一次超大規模地在社群中,以自身的人格個性為工具進行商業實踐。
由此,牛逼總結在這兒——未來的商業發展——
1.人格化超越商業化;
2.產品屬性在社群中誕生;
3.消費者定制產品,生產C2B化;
4.消費性價比轉移為感性價格比;
5.微商將在銷售產品的同時擁有兩種屬性的收益(社群認可和利潤獲取);
6.產品銷售代理將升級為信任代理;
7.商業將從精英行為變為全民行為。
馬化騰同志是比較務實和信仰群眾路線的,他曾經說:最近在手機上有一些好的應用,打車、微信賣書、網絡小說、自媒體等,微信成為從平臺連接內容制造者和終端用戶的橋梁,這些都是微信之前沒有想到過的商業模式,是由用戶自己創造出來的。因此,微信的商業模式會交給合作伙伴和個人。這是周掌柜摘錄的一段小馬哥的表態,我們可以看到微商的戰略就是騰訊的開放戰略。
以上,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也解釋周掌柜為什么用“馬化騰如何醞釀摧毀馬云雙11的力量?”這個標題——馬化騰認為自己比用戶“傻”,所以基于微信的微商會真正聰明起來,而馬云的聰明只會創造自己的神話。
摘自—周掌柜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金融大鱷羅杰斯:在中國旅游和農業中尋找投資... | 告別萬科——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些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