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管理公司的九大原則
時間:14-11-13 來源:美股IPO
巴菲特管理公司的九大原則
巴菲特是傳奇投資者,但他也是極其成功的商人,這一點經常被人遺忘。
巴菲特上月向CNBC表示:“如果你持有股票作為投資,就像你擁有住房和農場一樣,將他們視為一項買賣。”
他的觀點是,你買進股票的原因不應僅僅預計價格將很快上漲,相反,你買進一家公司的股份是因為你認為它能長期創造利潤。長期視角也是巴菲特很多年來給出的商業建議的核心。
以下例證來自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年度股東信。
1、在動蕩面前保持冷靜。巴菲特稱:“我們一點都不在乎利潤波動。”
2、經營一家好公司。伯克希爾從未分拆A類股。結果是股價目前接近21.4萬美元,這讓喜歡快進快出的人望而卻步,這正是巴菲特所希望的。他希望股東認同其長期持股的觀點。他在1979年就寫道:“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公司就有什么樣的股東,如果公司看重短期業績,他們大多也會吸引同樣關注短期因素的投資者。”
3、保持專注。在同一封股東信中,巴菲特警告稱,一家偉大的公司也會出現價值停滯的情況,因為傲慢和厭倦會讓管理層注意力不集中。結果是,分心的領導層忽視了極好的基本業務,而去購買很平常甚至糟糕的業務。巴菲特稱“不積極”被我們視為聰明的做法。1982年是美國并購活躍的一年,巴菲特認為,收購的興奮情緒讓收購方無視追隨潮流的后果。
4、保持低成本。在1996年股東信中,巴菲特寫到,低成本運營是伯克希爾GEICO汽車保險業務成功的直接原因。他稱:“低成本帶來低價格,低價格吸引了好客戶,好客戶把公司推薦給他們的朋友。公司節省了收購費用,這讓我們的成本更低了。”
5、簡化員工激勵制度。巴菲特不喜歡他所謂的“彩票式”安排,例如股票期權,其最終價值的范圍可以從零到非常大,“讓我們完全無法控制人的行為”。相反,目標應據業務的經濟狀況來制定,應當簡單且可評估,“并與方案參與者的日常工作直接相關”。
6、不出問題。巴菲特尋求對伯克希爾的未來實施“逆向工程”,他稱“如果我們無法承受一種可能的后果,我們將離得遠遠的”。
7、守住你被低估的股票。在市場低估公司股價時,巴菲特對使用自身公司股票用于收購態度非常謹慎。“在此情況下,以合適價格收購不錯的業務成了糟糕的交易”。
8、保持小規模。2006年,巴菲特寫到,他對大型公司良好運行的能力持懷疑態度,在他看來,“規模龐大似乎讓很多機構動作遲緩,拒絕變革并自以為是”。這是伯克希爾總部只有少數員工的原因,幾乎所有管理工作都留給了部門管理人員。“與一些管理人員一同工作真的讓人高興,他們享受每天早早上班,一旦到公司就本能的以主人翁的態度正確的思考問題”。
9、保持聲譽。在巴菲特看來,最重要的建議是保持聲譽。所羅門1991年爆發丑聞,之后被巴菲特收購,他向國會委員會表示:“我向員工傳達了一個很簡單的信息,公司賠錢我能理解,損害公司聲譽我絕不姑息。”
摘自—美股IPO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高瓴張磊:懂延遲滿足而非醉心即時滿足的人更... | 淘寶不死,中國不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