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方洪波:400億現金怎么花?不買地不建廠,我投的項目,全都“看不見”
時間:15-03-13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志
【獨家】方洪波:400億現金怎么花?不買地不建廠,我投的項目,全都“看不見”
3月11日,美的在上海家博會上并未拿出業界期待已久的小米+美的牌空調,而是用10元的智能家居模塊攪動了市場。當天下午,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現身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他的主題演講“新常態下千億家電企業如何撬動時代”拋出了宏大問題卻沒有給出答案。隨后方洪波接受了《中國企業家》采訪,在歷時90分鐘的采訪中詳細解答,并對業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一一回應。
和小米合作的產品何時落地?“我們和小米合作的空調很快上市,同時正在準備成立合資公司,另起爐灶做一款智能硬件,就像小米凈化器一樣。但是智能模塊必須是美的造,這是核心。”
日本電飯煲真的更好?“虎牌、象印、東芝很多電飯煲都是美的生產,工廠就在順德。米飯好吃與否和米、水有很大關系,用礦泉水、自來水、純凈水煮飯味道都不一樣。中國大米的品種很多,美的電飯煲更適合北方大米。”
從急速增加的白發可以看出,48歲的方洪波是中國家電企業老總中危機感最強的。即使美的2014年銷售額超過1400億元,凈賺110到120億元,正處于“歷史最佳時期”,在他看來美的仍有三大難題亟待破解:“如何從低成本競爭轉向新的競爭驅動?如何融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走向全球化經營?回答不好這三個問題,一切目標都是空談。”
和三年前那次轉型相比,這次方洪波的把握有多大?“轉型能不能成功,就看你董事長。這是馬云對我說的。”
以下為方洪波口述實錄:
10萬人怎么做2000億?
中國家電企業是靠大規模、低成本起家的,現在生產要素的低成本優勢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美的工廠的工人每月到手工資4100元,我們每年在每個工人身上投入6萬塊,吃住行全免。現在整個東南亞只有新加坡的工資比我們高,東歐工人也比我們低。美的管理人員工資全面對接北上廣,大學畢業生到手工資4700元,中層管理人員工資已經高過日本,高級人才的收入水平跟美國接軌。所以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定要高于工資上漲幅度,從效率驅動轉變為生產要素驅動。
中國已經進入新常態,未來經濟增長很可能低于7%,但家電企業的思維還沒有進入新常態,還在搞跑馬圈地,盲目擴張。以空調為例,2015年包括美的在內五家企業的增長目標加起來有1200萬臺,我估預計2015年空調市場能增長3%到5%已經很好了,也就是300萬臺,現在幾家廠家增長目標就有1200到1500萬臺,這些增長從哪里來?
家電企業怎么辦?必須要用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來替代過去的低成本優勢。美的很幸運,在三年前我們就看到了這個問題并開始轉型,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2014美的年一年的盈利相當于過去的三年,員工總數從最高峰時的19.6萬人減少到12.7萬人。以前美的自有資金經常是負的,2014年我們自有資金400多億元,沒有一分銀行貸款。
我們內部的目標是,到2017年銷售額做到2000億元時,員工總數控制在10萬人以內。相當于每年增長200億元,人數還要再減掉兩萬多人,但這不是硬性指標。
美的以前每年投幾十個億,最多一年投了80個億建廠房,過去三年一個廠都沒建,也沒有新增一畝土地,還賣掉了好幾個工業園。未來三年美的也不會買一畝土地,不會新建一家工廠。錢往哪里投?全部投到看不見的項目上去。我們投資20多億元在順德建全球創新中心,在日本大阪和美國建了研發中心。集團建立了四級研發體系,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發人員的結構大量改變,引進高層次人才。這都是過去沒有的。
美的還在繼續推進扁平化的組織再造,我的標準就兩條,是否符合小公司形態?是否符合創業公司形態?美的集團以前副總裁就有高級副總裁、執行副總裁、副總裁,下面還有總監、副總監、高級經理、經理,層級很多,每一個層級都有信息衰減。現在整個集團就四層,總裁,副總裁兼總監,經理,普通員工。副總裁必須兼總監,以前很多人都不兼的,現在我要求每個人提高動手能力。我在美的20年,每次開會、講話都是自己準備,包括今天的演講,沒有一次是別人給我寫的。
我的辦公室現在能用玻璃的全部是玻璃,隨時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進來。有的事業部老總都沒有獨立辦公室,是自己搬出來的。肯定有人不適應,也有人走掉。但是美的要做一個新公司就不能因循守舊,過去的方法、資產今天已經成為你的包袱。包括我在內美的所有管理人員都是傳統思維,必須改變,思維換不了就換人。
家電企業要模塊化
移動互聯網已經顛覆了一大批行業,我認為未來一定是一個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中國會出現200億、300億個智能終端,會有一批新的巨頭誕生,也會有舊企業倒下。未來不再有家電企業的說法,而是智能硬件。物聯網現在還沒有標準,哪一天爆發不知道,是什么樣的方式也不知道。但大家都在準備,都在布局。
智能家居時代,家電企業要做成一個模塊,嵌入到平臺和系統中。家電企業在平臺和系統上確實處于劣勢,缺乏這方面的基因,關鍵在你怎么去應對。現在邊界已經模糊,未來的智能硬件時代大家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智能家居所有的技術手段都是成熟的,而且是開放的,你可以用,別人也可以用,關鍵就看誰能真正抓住消費者需求。現在門口的野蠻人已經沖進來了,家電企業要守絕對守不住,只能往前趕。
美的做智能家居從具體產品切入,我們和小米合作先做空調,智能空調4月即將上市,內置智能模塊,如果你用的是小米手機,遇到美的空調它會自動檢測到,可以用小米系統控制,也可以用美的的美居APP控制。未來智能家居一定是開放的,無論誰做都必須開放,否則沒有出路。
到2015年6月,美的推出的所有空調都將是智能的,有WIFI模塊,能遠程控制。至今為止美的已經有33個品類實現了智能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都有。智能家居現在每個廠商都在做,谷歌、蘋果、BAT、京東、蘇寧等等,但是單個硬件智能化是基礎,也是根本。
目前WIFI模塊是美的自己生產,藍牙版是10元,WIFI版智能模塊小米已經做到了22元,我們的是24元,美的和小米合作后雙方正在嘗試降低成本,我們有信心可以做到15塊錢左右。
你們在海爾U+看到的所有合作單位,美的都有合作。微軟小冰找過我們,我們沒同意,因為他要求必須要用微軟的模塊。美的智能家居一定要用美的的模塊,這是核心,如果用了別人的模塊,以后怎么接入其他產品?
除了硬件基礎外,未來物聯網有三個問題繞不過,首先傳感器,產品要感知環境,感知人體,就需要各種傳感器。然后是連接方式,現在WIFI、藍牙、蘋果、谷歌的各種連接方式我們都支持,最后是數據采集,你的數據要傳輸到服務器上,美的和小米、金山在數據采集上正在討論合作。
網絡時代做企業要開放,不能什么都自己做,要多合作。美的已經在深圳前海注冊成立了美的創投基金,會投一些和智能家居相關的行業和企業,本質上就是天使投資,做孵化器。此外我們也在向內部團隊投錢,智能硬件領域空間廣闊,有多種可能性。現在已經有很多團隊在做,2015年我們會發布新的產品和新的品類。
過去我們在天貓、京東賣多少數據在他們那,賣給誰,怎么用我們不知道,和以前蘇寧干的一樣,未來這肯定不行。美的現在正在做自己的電商平臺,數據平臺已經統一了,天貓、京東的銷售數據都歸結到一個平臺上。以前阿里的數據也是開放的,只不過我們沒有自己的系統,沒法和人家對接。
美的正在建統一的庫存系統和物流系統,不管你是在網上買還是門店買,由一個的庫存系統發貨,一個物流平臺發貨。美的的安得物流已經實現了小家電全國24小時配送,我希望在2015雙十一之前,日日順什么樣我們就要做到什么樣。無論你在哪里買,我24小時送到。大物流平臺不僅對電商,更重要是改造傳統渠道。經銷商的作用會大大下降,未來真的會發生,經銷商一定要轉型。
尋找跨國并購機會
現在全球家電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惠而浦、伊萊克斯、三星、LG和西門子形成的“2+3”的競爭格局三到五年內難以撼動。衡量你的國際化實力看三個硬指標,高端產品、主流市場、核心技術,中國企業的技術層次低,主流市場進不去,你的品牌就是走不出國門。
海外市場2014年我們銷售85億美金,其中單純OEM的比例也就占20%,三分之一是在國外制造、銷售,不只是美的,還包括收購品牌。僅巴西去年就做了10億美金,還有三分之一的海外銷售是在國內生產,美的的知識產權,美的的設計,很難轉單轉走。
現在美的國際化有成績,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越南市場到現在都做得不好,在印度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你成本低,印度比你低得多,你是靠品牌,技術還是新的商業模式去和人家競爭?
中國企業現在有個新的優勢就是資本能力,美的手上有400多億現金,不做投資不可能。合適的時候我們會加大并購的力度,在海外市場并購是重要手段。美的已經在美國設立了研發中心。我們的目標是2017到18年,冰洗和廚電產品要進入美國市場,全部是美國團隊運作。
摘自—中國企業家雜志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警惕,“C輪死”!——《創業家》三月刊封面網... | 黑老大劉漢執行死刑,400億家產被查封!如果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