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將接替樓市成為國家戰略
時間:15-04-13 來源:商界智庫
股市將接替樓市成為國家戰略
制造一個新泡沫,來填補舊泡沫,是政府順理成章的選擇。
上證指數在過去的12個月里,大漲84%;創業板在過去的28個月里,漲幅更是高達329%。受財富效應的驅使,大批民眾正加速涌入股市,2015年3月23日-27日,單周開戶數達到了166.9萬戶,超過了2007年高峰(2007年5月28-6月1日)時的162.47萬戶。
與股市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實體經濟的黯淡蕭條。一是中國經濟增速臺階式下滑,GDP增速從金融危機前的1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7%左右。二是從目前公布的2014年上市公司年報和業績預報看,有近1200家上市公司,2014年的業績是負增長!
同時,房地產和基建見頂,投資增長遇到瓶頸;內需啟動非常困難;企業亟需降杠桿,全面深化經濟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科技和互聯網已深度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經濟轉型升級形成社會共識;這一切都需要大量資金。
基于以上背景,可以說,本輪牛市不是一次業績增長的牛市,而是一次由政策主導的人造牛市,類似于1999年的519行情。
歷史上看,股市在大漲之后,政府通常是三番四次的提示風險,甚至出臺政策打壓,然而,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全國兩會上,主要金融部門的官員的表態,讓人感受到的卻是政府對股市無微不至的關懷,比如,周小川行長在全國兩會期間的記者會上表示,資金進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
股市從來沒有被中國政府提高到如此的戰略高度。國企改革、推行IPO注冊制、降低企業杠桿率、提高居民財富收入、經濟轉型等等,這些戰略任務的實施都需要一個繁榮的資本市場做基礎。換句話說,就是國家需要牛市,經濟轉型需要牛市。
在房改之前,住房是政府開支的第一大項。房改不僅解放了政府財政,而且讓政府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賣地的好處如此之多。于是,繁榮房地產市場,成為其后十余年的國家戰略。這一戰略,在2013年走到了終點。
筆者認為,股市將接替房地產市場,成為新的國家戰略。簡而言之,就是不印鈔票,印股票;不賣土地,賣股票。
房地產和股市,在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版圖中,從來都只是好用的工具而已。制造一個新泡沫,來填補舊泡沫,是政府順理成章的選擇。在當前的宏觀背景下,利用股市,利用創業板,讓民間資本心甘情愿的支持經濟轉型,引領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失為一招好棋。人造牛市并不影響其實際經濟意義。
回顧中國股市從無到有的25年,國家政策和戰略導向一直是股市行情起落的主線,從歷史上的四次“國九條”中,可窺見一些端倪。
2004年1月31日,針對股市多年低迷和股權分置的問題,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發展資本市場提升到國家戰略任務的高度,提出了九個方面的綱領性意見。隨后,上證指數從1590點,短暫下探到998點后,于2007年10月沖上6124點。這一輪牛市,歷時44個月,漲幅為285%。
2008年12月3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九個方面的政策措施。隨后,上證指數從1965點,快速上漲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點。這一輪牛市,歷時8個月,漲幅為77%。
2013年12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了九個方面的政策意見。
2014年5月9日,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拓寬企業和居民投融資渠道、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九個方面的綱領性意見。隨后,上證指數從2011點開始上漲,11個月間,漲幅達到92%,目前,這一輪牛市還在進行中。
經過前期的大幅上漲,目前以中小板和創業板為代表的大多數股票已不再便宜,甚至出現了泡沫化的特征。
截至2015年3月31日,中小板平均市盈率高達59.9倍,平均市凈率高達5.3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高達92倍,超過了2000年納斯達克崩潰前的80倍,創業板平均市凈率7.94倍;從中位數看,中國股市2600多只股票,中位數市盈率80倍,中位數市凈率4.74倍。
政府需要泡沫。股市就是一個鼓勵創新、創業的激勵機制,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泡沫,激勵民間資本投入,激勵年輕人創業,對于經濟轉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筆者推測,即使是未來的注冊制改革,也會服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大中小市值公司這條主線。所以,IPO注冊制的推出,也未必會刺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泡沫。泡沫持續的時間越長,越能夠為中小板和創業板留出充足的時間,通過并購重組等手段,降低估值和泡沫,真正服務實體經濟。
泡沫破滅為時尚早。銀行和石油等極少數權重板塊嚴重拖低了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從整體上看,A股市場估值并不貴,目前尚有20多只權重股的市盈率低于10倍。
截至2015年3月31日,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24.7倍,平均市凈率2.94倍;其中,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18.9倍,平均市凈率2.4倍;這個估值水平并不高,這就決定了市場的熱度不會驟降,市場整體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泡沫的破滅,至少要等到市場上所有的估值洼地全部被填平以后,整體市盈率達到或超過30倍,市場全面泡沫化,泡沫大到無法自我維持導致破滅。泡沫破滅的另一種可能是,中國經濟復蘇,轉型成功,政策退出,潮水褪去,投資者們重新審視估值的時候。
泡沫破滅時,沒有及時離場的的股民們,將成為最終的買單者。但是,對于國家來說,資本市場的灰燼,恰在無意中充當了新經濟的奶娘。
摘自—商界智庫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雷軍的爆品戰略為何難以持續 | 【案例】萬科痛失毛大慶:這是個打劫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