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觸目驚心的創業板集體做莊
時間:15-05-12 來源:蔡定創·經濟與投資研究
觸目驚心的創業板集體做莊
2015年5月8日創業板在交易376只股票,竟然119家漲停,創業板整個板塊上漲5.97%。此如果屬在低位上漲,如果有特大利好,如此上漲或許不會奇怪,但創業板此時市盈率已高達120多倍,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
公募基金集體做莊創業板早就是行業中公開的秘密。起源于創業板開板以來雖然己經過數次改革,至今仍沒有被改革觸及的通過發行謀利與熊市中“抱團取暖”,此曾被稱為中國股市中的癌癥。問題在于,隨著管理層對股市牛市的發動,股市中此癌癥也日愈暴長。以公募基金集體做莊創業板,將創業板整個板塊股票惡炒到平均超過120市盈率。它必將給中國股市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因為這是一個沒有任何國家有過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泡沫。是泡沫就必須會破滅,單個個股泡沫破滅,如歷史上的億安科技用了3-5年,而由公募基金集體做莊一個板塊幾百只股票,這種泡汧的破滅,可能需要更十幾年,基至更長的時間,但是泡沫不可能不破滅。個別股票做莊,影響有限,但該股票與莊家最后都灰飛湮滅。莊家惡炒股票世界歷史上就從來沒有過好下場。歷史上英國南海股票泡沫破滅,曾影響到英國股票100多年的發展。而本次由公募基金集體做莊創業板,所吹起來的泡沫則是觸目驚心前所未有! 這不僅僅是影響著當下的整個中國股民的股市操作心理,對宏觀經濟來說會引發財富負效應(此理論原理請參看蔡定創的《雙輪經濟》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而且,整個板塊股票泡沫的破滅,必將給中國股市信用造成整體性的、也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由此必將給中國整體經濟帶來危機。2008年中國股市暴跌73%的歷史教訓并不遠。
一般人總還是以為泡沫無害,如果是持有創業板股票的人,更會希望這個股票炒到越大越好。但是這里從整體利益衡量與個人利益是不一致的。公募基金集體做莊創業板制造泡沫為何會對整個股市以至整個中國經濟造成影響?有如下幾方面:
1、當單個股票價格超過了公司的應有價格,會引起企業家去通過真正搞開發、搞創新,股票發行人必然會轉入通過股票發行謀利,這其中有IPO發行謀利,增發謀利、股票解禁后減持謀利等手段(本文不作詳細解釋,行內人都懂)。整個股市的制度機制就會完全變形。一般來說,市盈率高到50倍以上,既使是原來真正是想做公司搞創新的人,也會改變動機,迅速地拋售解禁股票,巨大的售股收益可以再成立幾家公司再上市,或者變成美國加拿大的房地產。原來的公司也自然成為垃圾僵尸公司(這也就是為何創業板開板已經6年了,沒見到任一家公司出頭,而整個板塊總體業績年年下降的原因)。當然,已上市的垃圾公司未必馬上就倒閉,因為在高倍市盈率下還可一次又一次的增發再圈錢,直到圈到這些公募基金公司再無法拿錢增發為止。雖然公募基金通過吹泡沫可以到可憐的基民那里騙錢入市,但總有一天這個資金鏈會斷裂的。一旦這個資金鏈斷裂,集體做莊的創業板幾萬億小基民的股值必然會飛灰飛湮滅。這將會造成什么動亂與政府的再度失信于民?
2、中國的公募基金經濟收入不是以業績提成。而是以基金的規模提成為收入來源,這樣,只有規模做大,基金經理的收入越大。暴炒創業板,這對基金經理來說,既可因此而做大基金規模,也可獲得巨大的收入提成,而且,當公募基金集體做莊創業板的整個板塊時,不管做多大的老鼠倉,或者通過發行機制謀利時,都是無法被查的。如果一旦股票泡沫破滅,由于錢都是基民的,虧損由基民承擔,與對基金經理完全無關(由于集體做莊,各個基金都一樣),而早前來自做莊的三方面收入早就落袋為安了。因此基金經理對任何暴炒都會有強烈的動機而且有持無恐,這是由于中國基金制度造成的對股市具有毀滅性的機制。
3、基民的錢,都屬于消費貨幣,基金經理集中起來暴炒創業板,這些錢一部分流向了被暴炒的上市公司發行人口袋,不斷地造就億萬富翁,另一部分流向基金經理與他們的父公司券商經理的口袋(收入提成),成批地制造貧富兩極分化。蔡定創《雙輪經濟》中的理論原理早就告訴我們,在產能過剩(資本過剩)條件下,股市所具有的重新調配投資貨幣與消費貨幣功能,只有在投資貨幣與消費貨幣重新均衡的條件下才會產生正向的財富效應,當股市產生加大貧富兩極分化,基民手中的消費貨幣反而源源不斷地轉化為億萬富翁口袋的投資貨幣時,雖然創業板股票價格大漲,但由這個板塊給整體經濟造成的是負財富效應。隨著創業板的不斷擴大與風險積累,必將會抵消主板市場的正效益給整體經濟帶來災難。
公募基金集體做莊創業板,雖然券商、基金經理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業外人可能不信。限于文章篇幅,這里只舉個別的例子給大家:
至2015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總共2737只,資產規模已經達到5.24萬億,受控于100多家券商與信托公司。估計每家券商旗下控制的公募基金,多的會有五六十家(這是估計數,不以憑)。所以公募基金雖多,但是其控股的父公司其實不多。
當你翻開任一支當前(至2015年5月8日)市盈率已超過120倍創業板股票,幾乎都可看到公募基金的身影。而當你翻開主板市場公司,特別是任一家平均只有7倍市盈率、市凈率1.2倍左右的、20年來年年增長高達15%-30%銀行股票,則你會見不到任一家公募基金的影子。此說明,公募基金是不認股票的投資價值,不論其業績是否年年下降,而只買市盈率高達120倍的創業板。而且,市盈率越高的股票,越是由公募基金所持有。
下面以從2015年3月24日上市創業板,至5月8日32個交易日已經32個連續漲停板的暴風科技股票為例:
該股上市發行價為7.14元,上市至今天天漲停,至今天股價189.97元。
先來看該股公開信息中的十大流動股東是那些機構:
公募基金全部都是公募基金以最大的打新中標而獲得的持股。每個公募基金持有2.02萬股。由于公開信息只能顯示10個股東,那么以此類推不顯示的其他公募基金,也必然都是以最大打新獲得股票。100家公募持有200萬,1000家公募可持有2000萬,而我們現在公募基金總共2737只,由此可以判斷,該股3000萬流通股絕大部分流通股都在公募基金手中,散戶股民打新也會有一部分,但會很少(此證監會是可查閱的,筆者對此只能靠推理)。
該股是什么神仙大股?上市32個不間斷連續漲停?從發行價7.14元連續漲到189.97元,直漲26.6倍,還會繼續漲到哪里?筆者寫稿時還未看到止漲停的跡象。
如此神仙大股一定不凡?看看一下該股的基本數據:
暴風科技,該股總股本1.2億,其中流通股3000萬,目前市值已經228億,2014年利潤只有4487萬。主營業務就是互聯網上的暴風影音(視頻免費播放),收入主要來源于免費播放中的廣告收入。該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18日。歷來業績,2011年0.55元、2012年0.62元、2013年0.43元、2014年0.24元。上市后第一個季報:2015年第一季度業績虧損320.85萬元,利潤負-0.0357元,而上年同期盈利686.81萬元,凈利潤同比負增長-146.72%,凈資產收益率負-1.19%。利潤呈不斷下降的趨勢。
暴風科技是不是那種上市即虧損的股票?雖然現在還不能確定,但是,其利潤不斷下降是個基本事實。此下降是網民都會知道,暴風播放剛開始時還是有人使用的,但這兩年因為播放軟件嵌入到網頁中,以及手機中的播放基本上都不再用到暴風軟件。而且,隨著電商的不斷擴展,電商自身的廣告平臺對像暴風科技這樣的播放軟件廣告必然會產生擠出效應,暴風科技的廣告收益不斷萎縮是有必然性的。
從該公司募集資金的使用上看,主要用到播放軟件升級開發與購買影視劇內容投資,而在這方面優酷、土豆、愛奇藝、迅雷等各家影視播放公司中比暴風科技更具有競爭優勢。而更具有平臺優勢的騰訊、百度等都早已介入視頻播放這個領域,在今后的競爭中如果發生贏家通吃,這對熟悉網絡生態的人來說一點也不會奇怪的。因此說,暴風科技的前景并不是太好。也可能有人說,暴風科技已持有31%的“暴風魔鏡”,但“暴風魔鏡”屬于可穿帶設備,主要是硬件開發,其嵌入式軟件是現成的,不關暴風播放軟件什么事。而對可穿帶設備硬件開發早就有蘋果、華為、三星等國內外具有強大開發能力的巨頭介入其中。而暴風科技作為一家軟件公司,既沒有平臺優勢,又沒有硬件開發優勢,其前景確是很難預料的。當然,已經在創業板上市了,所圈來的錢足以夠吃幾年。等到沒錢了,接下來還可搞增發,所以既使是垃圾公司,在中國有公募基金集體做莊,雖然死不了,但由此可看出來市場能自動正確地配置資源是鬼話。
下面是創業板第1高股380元的全通教育,公募基金集體持倉圖像:
前十大流通股東全部為公募基金,已占流通股42.8%。請證監會調看不顯示的部分,查證是不是全由公募基金持有?
有很多數據,不是這一篇小文章都能反映的,只能通過舉例說明公募基金說明。公募基金集體做莊創業板,除了量更大,公司更多,與1999年當年的羅成坐莊做莊億安科技并無本質的不同,都是遠離公司本身的價值,通過控盤流通股,將股價炒到天價。不同的是億安科技只有一個羅成,而暴風科技等400多家創業板,則是由幾十家券商控制的2000多家公募基金,采用“抱團取暖”集中持有這400多家創業板股票,形成絕對的控盤,實現集體持有集體做莊通過控盤操縱股價。當年的億安科技只不過做到120元,小巫見大巫啊,現今的公募基金做莊,“神風科技”連續32個漲停板就是190元,更有“神通教育”則漲到380元天價,有的基金經理還在叫囂要做到1000元、10000元,號如散戶入市接盤。全通教育我篇文章寫到時,其市盈率只有800多倍,現在則漲到1055 倍。看來,如果創業板散戶不去接盤,這些股票還真要上要1000元、10000元的,只有天天漲下去,才能引誘散戶接盤。
管理層意圖通過加大發行來消此泡沫,其實是南轅北轍,根本是藥不對癥,一旦搞到因過大發行而引起主板市場資金失衡,主板市場崩盤創業板反而不會崩。既使是注冊制也未必能解決。2009年至2014年期間主板市場銀行股跌到4倍市盈率0.8市凈率,而創業板照樣80倍市盈率發行搶購就是明證。這是一種公募基金的制度機制上的癌癥,必須切除此癌才有可能回到健康的股市。
文章寫到這里,剛看到一則新聞說,證監會約談數家券商,要求旗下基金降低對創業板的配置。此證明證監會對公募基金集體做莊創業板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操縱股價是一種證券犯罪,打擊操縱股價不是證監會的重要職責么?對如此惡劣的集體做莊僅僅是約談?
摘自—蔡定創·經濟與投資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阿里凈利降48%馬云換掉陸兆禧 | 雷軍在想什么?重申堅持5年不上市,笑說“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