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三板革了PE的命,斷了并購的糧
時間:15-05-22 來源:邁企網
新三板革了PE的命,斷了并購的糧
今年以來,新三板業務持續火熱。到5月15日,掛牌企業達到2412家,在審和等候審核的新三板企業分別為400余家,一股去新三板掛牌的熱浪正襲卷全國。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新三板協議轉讓企業市盈率為69.7倍,做市轉讓企業平均市盈率為46.93倍,全市場平均市盈率為56.13倍。投資者和中小企業個個企圖染指新三板。
然而,火熱的新三板卻給PE機構和券商并購部門潑了冷水,帶來巨大的困惑,同時給想參與并購的上市公司提出了新的難題,資本市場的外部環境出現新的變化,促使PE機構和并購部門必須轉型。
新三板上市沒有盈利指標,意味著國內大量經營兩年的企業都可以登陸,在巨大財富效應下,國內傳統的并購標的突然消失。同時,新三板的價值發現功能使得傳統的并購價格完全無法滿足國內中小企業主的心理要求。新三板市場的市盈率成為這些國內并購標的心中的標桿。10—15倍市盈率的并購價格成為歷史。上市公司利用一級和二級市場的巨大價格差套利的并購模式也難以繼續,新三板越來越成為新的潛在的并購標的庫,上市公司并購的收益越來越小,成本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新三板也沖擊了PE機構,促使他們在立項標準、投資決策模式、估值、投資條款、收益預測和退出路徑等方面必須改變,傳統的PE模式越來越沒有生命力,堅持傳統PE方法的機構越來越沒有市場,終將被市場所淘汰。突出的表現體現在,首先是投資標的范圍擴大了,沒有盈利或者盈利不高的企業進入PE機構的投資標的庫,這必然導致項目競爭壓力減少;PE機構的競爭更多的體現在行業選擇和項目評估;第二,項目前移,早期和早中期項目越來越香餑餑,傳統需要2000萬以上利潤的立項標準也將成為歷史;第三,投資價格不斷提高,由于市場透明度提高和信息不對稱基本消失,中小企業越來越明白自身的價值,導致PE機構投資價格也迅速抬高;第四,由于市場流動性充分,新三板財富效應明顯,項目競爭激烈,傳統的業務流程和緩慢的決策模式已經不適應市場的變化;第五,市場一級和二級市場價格差縮小,PE機構對項目的投資收益預測越來越審慎;第六,由于新三板上市速度快,傳統的對賭回購條款越來越不受歡迎,IPO上市、收購和管理層回購也不一定成為PE機構的執著堅持??傊氯迨箓鹘y的PE市場正發生著寧靜的革命。
摘自—邁企網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未來6年,中國第一大產業將會是什么? | “互聯網+”,提升還是摧毀投資價值——東方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