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月視角】當萬科淪為富士康,鏈家卻成了蘋果
時間:15-10-20 來源:朗月(中國)地產研究所
【朗月視角】當萬科淪為富士康,鏈家卻成了蘋果
01如果有一天,鏈家跟萬科說,哥們,你蓋的房子,我快速幫你賣掉,好不好啊?
萬科當然會說,好啊。高效的銷售代理商,哪個地產商不喜歡呢?
如果鏈家又跟萬科說,我手上有足夠多的客戶,我非常了解他們要什么,所以房子怎么蓋,每套房多少面積,幾房幾衛,裝修大概什么檔次,你都得聽我的,行不行?
萬科可能會猶豫一下,但只要能快速賣掉房子,而我又有利潤,也行吧。
如果下一次,鏈家再跟萬科說,哥們,你看上的那塊地不錯,我也出點錢,入點股,房子還是我來賣,產品設計你還是得聽我的,你看怎么樣?
萬科恐怕只好會說,好吧……
日子久了,萬科是不是就漸漸變成了鏈家的代工商?萬科與鏈家的關系,是不是也會像是富士康和蘋果的關系?
當然,我們只是拿萬科舉個例子,誰讓它是全宇宙第一大住宅開發商呢。
鏈家的這些話,可以跟萬科說,也可以跟恒大或碧桂園說,可以跟中國的任何一家地產商說。可能有人會說不,但多數地產商最后只能說“好啊”。
現在,鏈家巴結萬科成立家裝公司
將來,萬科可能淪為鏈家的代工商
02鏈家憑什么?
鏈家不就是干二手房中介的嗎?不就是街上的門店稍微多一點而已嗎?一家二手房中介,除了多賣一些房子,還能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呢?喊幾句“互聯網”或“O2O”的口號,就能成為蘋果?
過去一段時間,鏈家勢頭很猛,動作不斷:租房也干,二手房也賣,新房的銷售代理也做,互聯網金融也碰一下,隔一陣子就收購幾百家中介門店。
所有這一切,只為了兩件事:控制客源,給客戶畫像。
“給客戶畫像”,這句話很流行,萬達老板王健林也經常掛在嘴上。所謂“大數據”,就是能夠實現“給客戶畫像”的能力基礎。
王健林說萬達有大數據,因為每年有好幾億人次進出萬達廣場。每周去一次萬達廣場不得了,比性生活的頻率還低,無法如膠似漆。關系太淺,畫不出像。所以,萬達的客戶大數據,基本上是個偽問題。廣場上的人流匆匆而過,你很難了解他的底細。
淘寶確實有客戶大數據。我們幾乎每天都跟淘寶來一發,關系匪淺。如果你習慣在淘寶上買安全套,淘寶甚至可以掌握我們的性生活頻率。但是淘寶很難直接了解我們對房子的需求,它只能用一堆數據來臆測。所以,萬能的淘寶,還是賣不好房子。前幾天,淘寶首次公布了它的房產銷售額,只是鏈家的一個零頭。
鏈接的房產交易額短期目標是2萬億
03那么,鏈家怎么給客戶畫像?它的大數據怎么來的?像“房多多”那樣弄個網站就能有大數據?
先從最老土的辦法說起。鏈家是干中介門店起家的,但鏈家老板左暉是學計算機出身的,他很多年前就比別人多做了一件事:積累客戶數據。
多年前,鏈家的勢力范圍幾乎只在北京;但過去一年,鏈家四處收購一二線城市的品牌中介企業,一收就是當地的幾百家門店。上海的德佑、深圳的中聯、廣州的滿堂紅、杭州的盛世管家、成都的伊誠、濟南的孚瑞、重慶的大業興……它們的招牌,都已經換成了“鏈家”。
三個月前,鏈家老板左暉說,鏈家已經覆蓋全國17個城市,擁有3500多家門店,5萬余名經紀人。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過時了,因為濟南的孚瑞和廣州的滿堂紅,是過去十幾天內剛剛收購的,一下子又多了上千家門店。
前一陣子雷聲很大的“房多多”,號稱已在40多個城市落地,滲透的中介門店達5萬家,簽約經紀人逾50萬。聽起來數字要比鏈家大多了,但那些中介門店和經紀人都不是“房多多”自有的,不是一家人,很難說一家話。
鏈家的線下門店,不是花拳繡腿的意淫,而是一城一池的實干。
無數個線下觸點,每天都在給鏈家后臺輸送客戶數據。鏈家老板左暉說,目前交易效率是1.2單/天/經紀人。
三個月前,鏈家說,我們的客戶的數據量是1000T。1T大概等于1000G,一部高清日本愛情動作片大概1G,1000T大概存儲100萬部。
鏈家的1000T數據量,存儲了500萬組正在求租求購的委托客戶,5600萬套房屋的歷史信息。
6月30日鏈家公布的數字
04如果光是門店多,也沒什么了不起。鏈家需要掌控更多的“種子客戶”,才能成就“控制客源”的霸業。
所以,要從租房的人抓起。于是,鏈家就有了“自如友家”和“自如寓”。前者是廣收散落在每個人手上的房源,后者是直接拿下整幢樓。兩者共同點是,鏈家統一負責裝修,做“二房東”。無論房東還是房客,只要用鏈家的手機APP就能解決一切問題,視頻看房啊、收支房租啊等等,全部輕松搞定。甚至連租客的日常保潔服務,鏈家都能提供。
鏈家的租賃產品“自如寓”
由于“自如寓”是整幢樓重新改造,所以鏈家還努力用互聯網工具營造社群文化,讓租客更有歸屬感。背后的目的,當然是對客戶的住房需求,做更深度的數據收集,可以給客戶畫出更清晰的數據肖像。
如果你是房東,不愿意讓鏈家做“二房東”,那鏈家還有“丁丁租房”,房東可以直接出租,而且支付的中介費比其它品牌的線下中介門店更便宜。
鏈家公布的數字是,“自如租客”大約有30萬組。他們中的很多人,只要培育得當,都將是買房的“種子客戶”。
從租客群體中產生的,可能主要是首次置業的剛需客戶。但大量高端租客中,可能也會產生一些購買高端房產的需求。這些當然還不夠,所以鏈家又做了“麗茲行”,一家“專注于豪宅服務的不動產經紀品牌機構”,繼續收集購買力更強的客戶數據。
此外,還有“鏈家金融”。第三方支付平臺“理房通”、P2P平臺“家多寶”,不僅僅是為了方便房屋買賣過程中的房款支付與資金拆借,同時更是鏈家一個龐大的“資金池”。鏈家老板左暉說,接下來的要做的,是跟政府爭取到更多金融牌照。
鏈家的產業版圖
05鏈家的野心,當然不只是雄霸房產中介行業。它處心積慮收集龐大的客戶數據,是為了進入新房市場。
十幾天前,鏈家網開通了“新房頻道”。凡是名見經傳的房企,差不多都已把一大批樓盤的可售房源放在上面。但是,如果沒有背后那些龐大的客戶數據,這個“新房頻道”就是個普通的網站而已。
很多年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浪樂居早就這么干過了,但是線上的“新浪樂居”與線下的“易居臣信”中介門店,雖同屬一個集團,但卻是兩張皮,彼此隔離,無法實現數據互通。再加上“大數據”意識不強,所以,現在兩者都有點沒落了。還有游離在兩者之間的“易居一手房銷售代理”部門,已經變成了一家普通的銷售代理機構,跟互聯網沒什么關系。
現在,鏈家不一樣。它整合了房屋中介的幾乎所有環節。它的“新房頻道”,不過是前臺的一個通道而已,恐怖的是后臺龐大的客戶數據。
鏈家網的“新房頻道”
對了,鏈家還并購了高策地產服務機構,那是一家新房銷售代理及營銷服務公司;鏈家還跟“明源云客”達成了戰略合作——明源是做軟件的,占據了中國房地產銷售軟件的半壁江山,他們最了解新房市場的銷售動態,躺在明源后臺的那些大數據,一直變不了現。
控制客源,同時又擁有了給客戶畫像的能力。鏈家到底要干什么,已經很清楚了吧。用不了太長時間,或許鏈家就可以跟萬科說,哥們,你給我做代工好不好?
06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鏈家到底要干什么,他們紛紛把鏈家作為對手。
老牌中介“中原地產”放狠話說,誓將鏈家打回北京;一頭鉆進互聯網租房市場的“愛屋吉屋”,瞄著鏈家的“丁丁租房”廝打成一團;跟小米脫不了干系的“YOU+青年公寓”,名聲很大,但有點追不上鏈家的“自如寓”;挖去了萬科高級副總裁的“房多多”,眼睜睜看著鏈家推出了“新房頻道”……
但是,鏈家根本不把他們當作對手,覺得他們跟自己根本不是一個國度來的;鏈家的對手,其實是萬科。
電信業的大佬沒有想到,對手竟然是騰訊搞出來的微信;零售業的大佬們沒有想到,對手竟然是淘寶和京東。不知道萬科、恒大這些房地產業大佬有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們的對手竟然會是鏈家?
鏈家擁有給客戶畫像的能力,它就可以掌控前端的產品定位;擁有大量目標客源,它就可以掌控后端的銷售變現。至于中端的產品營造,鏈家根本不需要做,那是萬科或恒大們所擅長的。
這大概就是“微笑曲線”理論的又一個案例。處在中端的萬科或恒大們,將逐漸淪為代工商,賺取相對較低的生產利潤;掌控了前端和后端的鏈家,將坐享附加值的利潤。就像富士康與蘋果的關系。
如果按這樣的劇情發展下去,鏈家遲早有一天會超越萬科。可以看兩個指標,一個是鏈家上市后的估值,很可能將超越萬科;另一個指標是,鏈家介入房地產開發之后的自有權益銷售額,也有可能超越萬科。當然,介入房地產開發,不是直接沖在一線,而是項目入股,甚至可以入萬科一些項目的股;如果再強大一些,也不排除將來有一天鏈家直接去收購幾家房企的部分股權,特別是那些TOP100排行榜里的中小房企。鏈家有一個不錯的“收購基因”:不強求控股。
摘自—朗月(中國)地產研究所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閻焱:擁抱90后純扯淡,大范圍融資造假20年未... | 大變局來臨,未來10年不想被淘汰,就要把握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