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瓴資本張磊:中國互聯網創新由單極向雙極乃至多極驅動演進
時間:15-12-17 來源:高禮研究院
高瓴資本張磊:中國互聯網創新由單極向雙極乃至多極驅動演進
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之“互聯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分論壇上,高瓴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禮研究院理事長張磊發表了主旨演講
以下為現場發言:
謝謝主持人。尊敬的吳紅波副秘書長,林念修副主任,肖西·索瓦萊尼副首相,大家早上好!
今天很高興來到美麗的烏鎮,在世界互聯網大會討論互聯網的創新與發展。我想借助這個機會,分享我看到的三個現象。
第一個現象,互聯網創新在縱深發展基礎上由原來的單極驅動向雙極乃至多極驅動演進。最初,中國的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更多是把模式拷貝到中國。而今天,我們看到中國原生態的互聯網創新成為世界互聯網創新的動力之一。我分享兩個案例。2013 年的時候,高瓴和騰訊共同在印尼推廣微信,發現東南亞對微信及微信紅包也有很大的熱情。今天,微信在印尼也和很多人的生活直接連接起來。互聯網創新已經向縱深和產業化不斷發展。
剛才Robin提到了大數據和技術,現在我們進一步用大數據和技術跟產業進行融合。在一個月以前,百度、安聯保險、高瓴資本三家聯合成立互聯網保險公司,希望用大數據的方式引導大家更好地用健康、高效的方式,不管是自己的出行還是消費利用互聯網創新,使這種生活方式得到更低價格的健康保險。
第二個現象,2015 年我們見證了以前相當多的對手,都“相逢一笑泯恩仇”,變成了合作伙伴。比如,最早的京東和易迅到快的和滴滴,美團和點評以及攜程和去哪兒網。互聯網迎來了新的整合和格局調整,很多人說這是資本市場在應對資本寒冬進行準備。
我想借這個機會分享一下對所謂的“資本寒冬”的看法。我認為,互聯網的發展是波浪性前進,企業都會遇到挑戰和困難,這時候更多的是企業家要苦練內功,回到事物本質上,這樣就不會懼怕寒冬。要不斷地問自己,消費者還有哪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只有變化才可以創新融合,如果只是靠簡單的打折銷售模式,不能創造新的模式,只有創新才可以在平臺上有價值,才可以有合作共贏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我覺得這是互聯網業態在早期野蠻生長的理性回歸,也是中國互聯網的新陳代謝、融合再生。
最后一個現象,我想分享一個數據。中關村大街 2015 年一年孵化了創業團隊 600余個,其中包括 92 個海歸團隊。350個團隊獲得總融資額17.5 億,平均融資額在 500 萬左右。中關村創業大街都變成了咖啡大廳,喝咖啡來交流項目。萬眾創新,大眾創業,這種不斷的創新讓中國這片互聯網森林的土壤變得越來越廣茂、肥厚。我們相信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生活在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未來的中國將成為最燦爛的創業發展平臺。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新一代互聯網,會成為下一個黃金十年的最大推動力。
上面分享的三個現象讓我們看到了層次豐富多樣,具有新陳代謝能力,具有創新能力和可持續化的中國互聯網森林生態體系。在這里面既有百度、騰訊、阿里這樣枝繁葉茂的“巨人樹”,也有攜程、去哪兒、京東、美團、滴滴這樣不斷優化,持續增長的“大樹”,以及以價值為核心的新型創新“小樹”的崛起。
今天,大家談到了可持續發展。我認為互聯網創新可持續發展最大的動力和源泉,來自于不斷地培養更多的人才。高瓴資本在上個月宣布了人才綻放計劃,計劃每年培養200 名大學生,使這些大學生能夠有機會到百度、騰訊、阿里這樣的創新企業和更多創業企業實習實踐。
高瓴希望繼續作為企業的超長期合伙人,能夠陪伴中國優秀的互聯網企業成長,我們希望在投資成長上具備靈活性,把最好的資源投資于最具有偉大格局觀的互聯網創新創業者。在高瓴的視野里,未來將有三個“森林”在中國蓬勃生長。那就是中國優秀企業的“森林”,優秀企業家的“森林”以及優秀創業者的“森林”。我們將繼續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投資于價值創造,投資于變化,投資于創新與融合,與這三個“森林”共同成長。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相信中國,重倉人才,投資未來。謝謝大家!
摘自—高禮研究院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一定有一個是錯的!黑石集團和九鼎投資市值竟... | 寶能系380億豪賭萬科 雙重杠桿被指擾亂金融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