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命運被改變,三大趨勢不得不知
時間:16-02-23 來源:投資家
投資者命運被改變,三大趨勢不得不知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輿論似乎都在關切中國6.9%的GDP增長率,即使這個數字不算低,但仍然被認為是緩慢增長。2016年開年就很奇葩,論股市單月下跌的幅度,在歷史上可排第二位,只比08年金融危機的24%少了兩個百分點。世界范圍內,國人忙著過年的那幾天,歐美、亞太等全球主要股市普現大跌,其中恒生指數猴年兩日便跌逾5%,于是乎投資圈內一片鬼哭狼嚎。
說好的金猴之年呢?說好的牛市呢?剛開年就被套牢,相信沒有比這個更讓人糾結的了!不過政商君還勸大家冷靜一下,畢竟咱們都不是剛入門的大媽,糾結有啥用?與其悲觀的殺跌,不如去主動尋找好的投資標的!你知道新的投資機會在哪里嗎,你知道中國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嗎?
作為投資者,這些都不知曉就太OUT了。
2016年在科技發展和國內改革的雙重作用下新的投資機會隨著它們改變:
信息產業的巨大變革。
中國工業的深刻變化。
文化領域的集體爆發。
趨勢一:信息產業喜上位
信息時代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的時間,不過如今看起來信息對人們現有生活的改造可能才剛剛開始。得益于中國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信息產業也迎來了飛速發展。未來的5G網絡,將會把帶寬變的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網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速度,而網絡資源也會變得足夠充裕。
互聯網時代過后是物聯網時代,萬物互聯,整個世界都將聯網。信息可以以近乎于零的成本進行傳播,這一變化使得系統內的所有事物發生快速迭代,互聯網將深刻地改造每個行業。
互聯網對汽車的改造就很典型:未來汽車將具備人工智能,可以隨喊隨到,而且它可以自己給自己加油,跑壞了,還可以自己開到維修店給自己修理。
程序員扮演者整個信息時代建設者的角色,這個時代和城鎮化建設一樣也分為基建階段、城建階段和裝修階段。華為和BAT搞完基建階段,后面就是萬物互聯,想必那個時候將會有更多優秀的公司冒出。
隨著一路一帶政策的開展,中國的角色將轉換為資本輸出,信息產業也如同基礎設施建設一樣走出國門,在他國生根發芽。
趨勢二:工業將被深刻改變
中國工業正處于3.0后期,有著完全的自動化和部分的信息化。未來當真正實現工業4.0后,工廠內系統斷層問題將會得以解決,所有的部門和環節都將連接起來。
過去的規?;a方式將面臨瓶頸,這種落后的手段可能永遠成為過去并一去不復返了。工業和互聯網結合才是未來,根據個人偏好定制產品將越來越被接受。而這種生產方式的變化帶來了成本的下降:一是獲得用戶偏好的成本迅速下降;二是將這種偏好從需求端傳導到供給端的時間成本迅速下降。這兩個成本的下降,極大地降低了定制化生產的成本。
因此,在未來幾十年里,從全球工業制造的角度來看,個性化生產會從現在的個位數的比例迅速上升,而掌握用戶數據,能夠將用戶偏好傳導到供給端的企業,就成了產業鏈上最有價值的一環。
在制造產業定制化領域最著名的案例是蘋果公司創造的,iWatch從設計到制造都是基于這個思路。一直以來蘋果都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面,這一點毋庸置疑,這一趨勢也被國內廠商競相模仿。長虹建立了一套可支持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制造系統,海爾也打造了屬于自己的智能化工廠。
趨勢三:文化領域機會巨大
如果說前幾十年發展的主要內容是“物質”的話,那么在這個物質泛濫的時代,想必后面的發展應當以“精神”為中心了。春江水暖鴨先知,互聯網公司最先察覺這一點。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幾個大公司都爭先恐后的布局了文化領域。BAT之間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手游、視頻、網絡文學以及影視和相關平臺方面尤其受追捧。
比較其他發達國家后發現,這種先物質后文化的規律似乎已被驗證。亞洲金融風暴后,韓國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救國方針, 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宣布:“21 世紀韓國的立國之本, 是高新技術和文化產業。”在1999 年至2001 年的3年間,韓國政府先后制定《文化產業發展五年計劃》、《文化產業前景》和《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等一系列戰略政策,明確了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發展計劃,并相應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隨后韓國走上了一條文化輸出的道路,而其取得的成就對周邊國家有著深刻的影響。
未來,中國轉型發展一樣需要文化產業為龍頭,進行產業升級發展。文化與任何行業都息息相關,文化其可發揮和想象空間也是巨大的,文化所創造了產能和價值是任何一個傳統產業無法比擬的,因此,在未來,文化領域是重中之重。
投資思路隨時代發展而變化
投資就是投未來,思路跟不上變化可不行。如今投資渠道和投資方式變得多種多樣了,手里有閑錢不一定非得投到股市樓市中去,比如互聯網金融就成為了是眾多人的投資選擇。
過去幾年,互聯網金融推動了金融創新,促進了民間金融發展,開辟了全新的領域,也創造了不少發展“奇跡”。目前,包括螞蟻金服、騰訊金融、京東金融等互聯網金融平臺,都有支付、信貸、基金、證券、保險、征信等業務,將這類機構被業界稱之為“新金融集團”,而一些網絡借貸平臺也在轉型為綜合類理財平臺,基金、證券產品不斷上線,新型的混業形態正在誕生。隨著監管規則陸續落地,互聯網金融規范監管時代的到來,相信互聯網金融也能為民眾提供一些新的投資方式。
政策利好帶來機遇
十三五規劃將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放寬市場準入,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推動制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強調出來,這預示著服務業將有大發展。
除了服務業,還有三個國家戰略也應引起重視:即“一帶一路”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建設戰略。
經濟上,政府預期的經濟增長目標將會保持在6%以上,保增長仍將成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核心目標。因此,利率將繼續下滑,人民幣價值持續走低。國家將將致力貫徹金融改革,并進一步推動市場化資本配置。
政策對經濟的影響不能忽視,而改革也將多管齊下:利率市場化、變審批制上市流程為注冊制、針對包括高科技企業與外國投資者的企業環境將放寬金融服務準入機制等等都值得投資者關注
摘自—投資家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馬云2016亞布力年會演講全文 | 許小年:相比牛市 我更喜歡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