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之死,時代之傷
時間:16-05-17 來源:原創江湖夜雨不熄燈
公民之死,時代之傷
近半個月,我們目睹了三位公民的死亡,他們三人,一位是人生剛要展開的大學生,一位是服務病患半生的醫者,一位是孩子剛出生半月的新晉父親。三位公民的死,折射怎樣的社會現實?
魏則西、陳仲偉、雷洋,這三人原本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假如這一切都沒有發生,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相遇,更不會被人們以這樣一種方式一起提及。
但是,悲劇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降臨到了三個人頭上。
21歲的魏則西患上了一種叫滑膜肉瘤的疑難雜癥,這種病的治愈率極低。然而,奪走他生命的不只是惡性腫瘤,同樣有給人們提供虛假信息的企業和騙人錢財的莆田系醫院。比騙取錢財更可恨的是,他們給人以虛假的希望,沒有比給絕望中的人以希望,然后再讓他眼看著落入虛空更殘忍的事了。
60歲的陳仲偉已經穿上白大褂34年,他從一個實習醫生做起,一步步成為了省人民醫院的口腔科主任。花甲之年的歲數,對于別的職業,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在經驗和手藝高于一切的醫學界,老專家則是醫院和患者最寶貴的財富。然而,他在自己的家門口被一位前病人連捅三十多刀,搶救無效死亡,理由是“你給我做壞了一顆牙”。這離做那顆牙,已經過去了23年。
29歲的雷洋半個月前剛剛當上爸爸,和大多數新爸爸一樣,他把頭像換成了自己的女兒。此前,他在中國頂級的學府里本碩讀了6年,畢業后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在北京買了房。作為一個新市民,他似乎要開始在這個大都市扎下根了。然后,在去機場接父母一小時之后,他成了醫院一具滿是傷痕的冰冷尸體。平安昌平的通報說他“因嫖娼被抓,突發心臟病而亡”,家屬則看到了被處理過得傷口和破碎的衣服,以及被清空的手機數據。
有句話說,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則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無比真實,又無比殘忍。
物傷其類,秋鳴也悲。這三位公民的死,既是個人和他們家庭的悲劇,又是這個時代的悲劇。
因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他們并非個例。在魏則西的身后,還有眾多以前被虛假宣傳和黑心醫院聯手謀財害命的病人;
在陳仲偉的背后,還有那么多被醫鬧、被辱罵、被侵害的醫生,這些常年超負荷工作的醫務工作者,有近一半工作日平均與家人相處不足2小時,僅3%的有雙休日;
在雷洋“心臟病死”之前,在看守所羈押期間的非正常死亡原因五花八門,躲貓貓死、做噩夢死、喝開水死不一而足。
這三個連番上演的悲劇,如同這個社會的一面鏡子,折射出這個社會存在的病狀和癥結。前不久,我們發過一篇文章,叫做“投胎到了hard 模式,總有一款傷害等著你”,說的就是人們內心的恐慌,就是無論你是哪個階層,無論你過著怎樣的生活,都有可能遭遇晴天霹靂般的災難。
寫出『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女作家哈里耶持·比徹·斯托說:“最痛苦的淚水從墳墓里流出,為了還沒有說出口的話和還沒有做過的事。”三位公民的死,已經成為不幸,但如果社會并沒有因此發生一丁點的改變,那他們的死才真正成為了悲劇。
魏則西的死,呼喚某些手握信息關口的企業和民營醫療機構放緩賺錢的腳步,停下來等等你們的良知。
陳仲偉的死,呼喚人們重拾對醫務工作者的尊重。醫學是科學,而非神學;醫生不是上帝,患者也不是上帝。即便醫者仁心,也只能做到“有時治愈,時常緩解,總是安慰”,愿病患和家屬別把對悲痛的無力承受轉移到曾幫助你的人頭上。
雷洋的死,呼喚的則是十三年前孫志剛案件仍未竟的期望,那就是以生命呼喚中國的法治,呼喚真相的力量。個人不應當蒙冤,執法隊伍也不應當被無端揣測,而摒除疑惑、排除流言,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永遠是給出真相。唯有真相,才是對雷洋和昌平公安的公正解答。
今天,我們不放棄對三位公民之死的追問,不過是為了呼吁一個更有良知的社會,以盡可能避免身邊悲劇的發生。
愿社會的進步不再靠公民的血淚來推動,也愿每個人都能被所在的這個社會溫柔相待。
摘自—原創江湖夜雨不熄燈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中國好商人不多,“首富”該是負責任的“負”... | “好公司”紛紛退市:香港資本市場難逃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