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冬:抄底好資產的時機臨近
時間:20-04-23 來源: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陶冬:抄底好資產的時機臨近
“抄底好資產的時機臨近”這個觀點,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副主席、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陶冬說得很肯定。
雖然無法預言短期市場是升還是跌,但陶冬認為,6個月內或者更快的時期內,風險資產必有大反彈。因此,“6個月內買入是明智的?,F在是建立硬核資產十年一遇的窗口期。”
在陶冬看來,投資者要想了解未來十年的全球經濟形勢和投資方向,必須先想清楚三個趨勢。
1.中美關系何去何從?中美關系未來怎么走將直接影響到我們未來怎么投資。
2.過去十年我們都是中國房地產的贏家,但水泥紅利已經吃到了尾聲。未來中國經濟靠什么前行?什么是新的投資機會?
3.零負利率時代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投資,改變全世界的經濟形勢和市場形勢。
那么,在這些背景之下,投資者應該如何配置資產?現在是買還是賣?股市、樓市,又該買什么?
針對這些問題,陶冬都給出了自己獨到且明確的看法
Q:接下來全球經濟和市場會怎么走?
陶冬:很多投資者把這次的經濟市場動蕩和2003年的SARS相比,還有一些把它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相比,我認為這兩個都是錯的。今天的情況和SARS沒什么好比,新冠疫情相對于SARS或MERS來說,死亡率更低,但傳染性之高卻是過去百年未遇。
上一次的這種高傳染性還是1917年的西班牙流感。但當時全球化并沒有目前這樣的進展。全球的生產鏈基本上是在各個國家自己發生的,市場消費也在本國發生。因此,這次的新冠疫情,最大問題是產業鏈和消費鏈的斷裂,可能帶來的是信用坍塌和資金方面的三角債問題。
2008年的危機,和這次同樣沒有可比性。2008年是金融危機,源于銀行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把杠桿壓得太高,又吞下了很多有毒資產。一夜之間,銀行對于其他銀行失去信心,資金市場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
而這次,銀行并沒有面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而是銀行背后的金融機構和企業面臨戲劇性的流動性短縮。
此次疫情帶來的是經濟大停頓,而不是大衰退。如果疫情拖得時間長,的確會讓經濟窒息。目前來看,疫情存在的時間會比原先預想的長,因為還有無癥狀感染者。
未來18個月,如果我們還要和疫情的反復做斗爭,將對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
只有當兩個因素出現,疫情才可能放緩。一是疫苗推出,這個時間至少還要9個月;二是產生了群體免疫。
我認為,全球經濟會出現U型的結果,而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
原因是人群厭惡情緒可能會長期存在。除了工作和必須的經濟活動,大家會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聚集與旅行。隨著疫情穩定,消費會出現反彈,但不太能回到之前的水平,消費將在相當一段時間里處在較低的新常態。
疫情對于生產的影響也是被我們低估的。比如目前所有汽車的生產都放慢了速度
因此,如果經濟是U型發展,那么市場就會是V型。而且彈起的V只是一小截,是階段性的。
Q:現在應該抄底還是逃離?
陶冬:瑞信有一個全球風險意識指數——當市場情緒躍出2.5個標準方差之外時,市場可能進入狂熱或恐慌狀態。
現在已經將近3.5個標準方差了。所以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6個月內買入是明智的。這是建立硬核資產十年一遇的窗口期。
短期內,杠桿一定要控制住。中期內杠桿要跟上,因為將會進入零負利率時代——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時代,一旦進入就出不來。
中美關系之所以復雜,是因為目前中國5G技術明顯領先全球,而未來將會是新技術之爭。
數據時代正在悄悄降臨,這個時代將在中國的8~10年里發生,其他地方則將在10~12年里發生
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5G時代的產物。如果中國真正進入數據時代,大灣區將大有可為。
Q:零負利率時代,我們應該怎么理財
陶冬:中國央行的降息比其他國家都要慢。但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個地方不行,都會出現聯動。除了生產,資金也一樣。
中國不想在房地產上放松,但如果經濟起不來,就得放松,就可能進入零負利率時代
零負利率時代將顛覆我們的常識。以前我們被教育儲蓄是一種美德,而今天儲蓄將成為一種懲罰——你把錢放在銀行里面,買銀行理財產品,會死無葬身之地,因為沒有回報。因此,我們需要用新的投資邏輯來考慮,未來我們怎么理財。
如何找到能夠產生持續穩定現金流的產品,這是我們所有人都要做的功課
零負利率時代的到來,使得經濟學的教科書都需要重新改寫。這是前所未遇的時代,想想我們的宏觀思維、投資理念,想想我們的理財工具,想想我們面臨的監管環境和風險偏好——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場疫情中已經悄然降臨了
Q:零負利率的背景下,房地產還會是好的投資標的嗎
陶冬:在我看來,房地產是一個投資組合中的標配
在可投資資產,即你住的房子和需要的現金以外的資產中,房地產起碼應該占到20%的比重,需要高配的話還可以達到30%。但房地產流動性較差,這個因素需要考慮。
另外,對中國投資者來說,起碼20%的資產應該放在海外。這20%的海外資產中,個人認為一是要配置股票,二是投資房地產。
股票目前的估值已經跌出來了,而房地產真的應該仔細考慮。債券今天已經沒有收益了,但房地產的租金回報是存在收益的。這里說的是國外房地產的租金。
中國物業的租金回報太低了。中國房地產的周期整體是往下走的,和澳大利亞一樣。
就房地產來說,中期的投資機會是在歐洲大陸。不過,涉及到稅收方面的限制,在歐洲應該買寫字樓而非住宅。最值得的房地產投資目的地應該是在英國。
總之,房地產的硬核投資,要保證租金回報減去按揭成本,起碼有2~3個盈利點。而投資的標桿是正現金流
Q:美元在短期和長期將會怎么走?
陶冬:美元的短期走勢取決于,信用坍塌會有多么慘烈。過去奇特的現象是,美國的疫情越來越嚴峻,但美元卻在升。因為大家對于持有證券和資產都沒有信心了,都想把資金放到最保險的地方,那么就是美元資產尤其是美元國債資產
疫情和信用坍塌帶來的美元的強勢,短期內未必會結束。因為歐洲和美國的情況都不會太好,避險心理會讓避險資產大熱。所以,短期內美元依然會保持強勢。
中期來說,當美元升到一定程度,隨著市場和疫情穩定,投資者焦慮減少,美元就會回落。
長期來說,美元仍然會是霸主,目前還看不到有其他貨幣能挑戰美元。因為在全球范圍內,貨真價實的超級大國和科技創新強國,仍然是美國。
最終能挑戰美元的,可能是數字貨幣。
摘自—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上市20個月,小米換掉CFO:市值比美團少3000億... | 巨虧880億!孫正義,釀成風投史上最大窟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