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泛生子成功美股IPO,市值100億元
時間:20-06-22 來源:投資界
剛剛,泛生子成功美股IPO,市值100億元
投資界:至此,中國癌癥基因檢測行業“雙子星”在美股集結。
今晚,又一家百億市值的腫瘤基因檢測企業誕生。
投資界(ID:pedaily2012)消息,北京時間6月19日晚,國內腫瘤基因檢測企業泛生子基因科技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號為 GTH。發行價16美元,市值14.14億美元(約100億人民幣)。
成立6年多,這家誕生于北京昌平區的公司已成為國內腫瘤基因檢測的頭部玩家之一。
一路走來,泛生子離不開背后創投力量的支持。迄今為止,泛生子累計融資超10億元,其中龔虹嘉、倪正東是這家公司的天使投資人;后續投資方包括了中金資本、維梧資本、弘暉資本、分享投資、約印醫療基金、新天域資本、源星資本、富坤創投等一眾VC/PE機構。
瞄準癌癥精準醫療
一位“門外漢”的6年創業路
作為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思振過往履歷豐富。他首次創業是在2004年,作為美國互聯網通訊公司iTalkBB 的聯合創始人,負責全球市場營銷及企業發展規劃工作。再早前,他曾在銀行業工作7年,任職公司包括美國第一資本銀行和GD資本。
王思振學金融出身,但對生命科技一直有某種情節。他曾在一次采訪中提到,“我在讀大學時就想學習相關專業,卻陰差陽錯讀了金融。26年后,我終于能跟這個領域里面最優秀的行業人員之一創辦公司,這對我來講是莫大的幸運。”
2013年,泛生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呱呱墜地,與上市公司貝瑞基因成為了鄰居;2015年10月其重組成立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泛生子一詞衍生于達爾文“泛生論”,是“基因”一詞的真正來源,是人類對于遺傳物質最原始的定義。這一解釋,決定了其主營業務的基礎是基因,而作用領域,是癌癥。
癌癥——眾病之王,已被廣泛認為是威脅全人類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問題。無奈的是,目前癌癥的防治仍然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案。王思振認為,傳統的癌癥治療方法中一直都存在“打不著”和“打不準”的問題,就像在黑夜里找鑰匙一樣,無法準確定位。
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獲得目標的具體信息和找到目標的能力。而這就是精準醫療對于疾病診斷的意義——可以判斷出到底是哪個位點的基因突變導致腫瘤的發生,而這也是泛生子的獨特價值所在。
去年營收3億
目前與全國500多家三甲醫院合作
短短6年,泛生子的版圖一路擴張:從腦腫瘤到多癌種,從基礎科研、市場轉化到覆蓋全面人群。
在基因檢測行業,企業的臨床服務模式大致有三種:向醫院提供IVD體外診斷產品;企業通過自建中心實驗室或與醫院合作建立實驗室,為醫院提供LDT服務;招募團隊、代理商打通醫院渠道,通過醫生推薦的方式向患者提供服務。而泛生子走的正是“IVD+LDT”路線。
招股書援引沙利文咨詢公司數據,在癌癥診斷與監測業務中,泛生子是多種主要癌癥類型LDT服務的市場領跑者。根據2019年基于NGS的LDT收入衡量,泛生子在消化道癌和腦癌領域的市場份額領先行業,在肺癌領域也位居前三。值得一提的是,泛生子已有七款IVD產品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從數量來看居行業之首。
目前,泛生子已與全國500多家三甲醫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相比2019年底首次招股書,半年內增加近100家合作醫院。截至2020年3月31日,泛生子與大約100個國家級KOL和130個區域KOL合作。與30多家醫院簽訂了入院合同,其中包括與17家醫院簽訂的院內IVD產品購買協議。
在癌癥早期篩查業務方面,泛生子開發了HCCscreen,這是用于肝癌早期篩查的專有檢測方法。同時,泛生子在藥物研發服務也已深入布局。從藥企合作數量來看,泛生子已與26家生物制藥公司達成合作,領先行業。而前FDA資深專家胡云富博士的加入,更讓泛生子具備了全球頂尖的伴隨診斷開發和注冊報證實力。
某種程度上,研發技術和產品水準決定了一家生物醫療服務公司的盈利能力。根據招股書,2017-2019年,泛生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1億元、2.25億元和3.23億元,實現了近80%的平均增長率。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Q1,泛生子營業收入為7680萬元,較2019年同期的6670萬元增加15.3%。毛利率則從2019年Q1的42.9%增加至55.0%。
癌癥診斷和監測服務及產品的收入占絕大部分。截至2020年前四個月,公司合并總收入1.08億元,毛利6191萬元,毛利率57.1%。其中,診斷與監測業務合并收入9457萬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33.22%。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泛生子保持整體營收的正增長,主要得益于其LDT+IVD業務布局。尤其在IVD領域,以Genetron S5和肺癌8基因檢測試劑盒為代表的七款產品獲批及其商業化,可能是其增長背后的主要動力來源。
根據招股書,LDT服務收入從2019年Q1的5078萬元減少至2020年的4758萬元,減少6.3%。但是,公司銷售IVD產品的收入從2019年Q1的118萬元大幅增長到2020年同期的1921萬元,占總體業務營收比值上升至近30%,增幅較大。此外,2020年Q1毛利為4224萬元,2019年Q1為2857萬元,同比增加47.9%。
累計融資10億背后:
龔虹嘉天使投資,超10家VC/PE加持
眾多周知,癌癥基因檢測行業技術門檻高,創業資金需求巨大。泛生子誕生于中國風險投資最活躍的城市北京,一路走來背后閃現著眾多創投機構的身影。
迄今為止,泛生子累計融資超10億元,不僅吸引龔虹嘉、倪正東等注資,還獲得中金資本、維梧資本、弘暉資本、分享投資、約印醫療基金、新天域資本、源星資本、富坤創投等一眾VC/PE機構。
龔虹嘉素有中國最優秀天使投資人之稱。20年前,龔虹嘉以245萬下注海康威視,一舉收獲超2萬倍的回報,成為中國風投史上最經典案例。不僅如此,龔虹嘉目前還擔任B輪領投方、上市公司中源協和董事長一職。他在泛生子多輪融資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中金資本旗下的中金康瑞醫療基金和CICC Healthcare Investment Fund分別于2017年和2019年,領投了泛生子的C輪和D輪融資,持續支持公司發展,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吳夏目前擔任泛生子公司董事。她向投資界表示,“泛生子今天順利上市,既是公司發展的里程碑,也是企業前進的新起點。中金資本也將繼續支持泛生子,為人類早日攻克癌癥做出一份貢獻。”
自2015年投資以來,分享投資聯合創始人、醫療健康基金主管合伙人黃反之見證了泛生子發展歷程,他表示:“此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將助力泛生子在精準醫療領域取得更大成就,為改善人類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弘暉資本發言人姜燕燁直言,“我們很看好泛生子,并祝賀其順利上市。希望今后泛生子能夠更廣泛地推進其腫瘤精準醫療服務和產品的應用,造福更多癌癥患者。”
至此,中國癌癥基因檢測行業“雙子星”在美股集結。一周前,燃石醫學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IPO首日大漲50%。可以預見,隨著國內腫瘤NGS兩大頭部企業相繼上市,行業淘汰賽也開始打響了。
摘自—投資界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達晨財智劉晝: 累計IPO企業將破百家, | 港股IPO市場大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