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過會13家企業,9家登陸科創板,這家老牌機構如何做到連續捕捉“隱形冠軍”?丨科創板一周年
時間:20-07-28 來源:創業邦
一年過會13家企業,9家登陸科創板,這家老牌機構如何做到連續捕捉“隱形冠軍”?丨科創板一周年
過去的二十年對中國風險投資機構來說,猶如阪上走丸:從資本的拓荒期,到風投成為創業市場的中堅力量,從大批新基金興起,又到大批中小基金被洗牌出局,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產業互聯網的潮頭更迭,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大開大闔的時代。
成立于千禧年間的同創偉業,恰好完整地經歷了二十一世紀至今資本市場的經濟周期,它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資本市場的歷史縮影。
二十年間的得與失很難用一言蔽之,但我們可以從幾個關鍵節點來理解同創偉業在其中扮演的角色:2004年,隨著中小板的開放,同創偉業所投資的達安基因成功實現IPO,成為本土創投首個上市案例。2009年10月,創業板在深圳推出,擁有天然地域優勢的同創偉業迎來爆發式收獲,隔年以8家IPO的成績在本土創投機構中名列前茅。2019年7月,萬眾矚目的科創板推出,在科創板上市的前一百個項目中同創偉業占了6席。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同創偉業的項目均在首批過會之列,這絕非偶然——背后是對項目數十年的儲備。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元基金在創投市場上似乎有著更多的主導權,拼多多、小米、美團這些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明星們讓背后的美元基金風頭勁出,相較之下,人民幣基金顯得更加低調。
與美元基金高舉高打的風格不同,人民幣基金更像是在買種子種田。以同創偉業為例,這家老牌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組合中,鮮少出現像拼多多這樣大眾耳熟能詳的互聯網項目,大多是在某個細分行業深耕多年的科技制造類企業。
當然,科創板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扭轉了上述的勢頭——一些在行業默默深耕的科研類企業的名字開始為人所熟知,例如瀾起科技、微芯生物、長陽科技,本土創投機構的投資策略和標的開始變得主流。
像這樣的標的,同創偉業在20年中投了480個,這些散布在全國各地的項目,由點到面連接,織成一張同創偉業的投資版圖,更折射出某種特殊的共性:它們大多是某個極其細分的行業的龍頭,成立較早,發展穩健。同創偉業過去二十年的投資理念也隨之浮現:偏愛硬科技制造行業,勢在投出某個行業的“隱形冠軍”,并長期堅守價值投資。
01 深挖細分行業龍頭
一些人對同創偉業的業務范疇了解不夠清晰,印象中同創偉業是一家PE,事實上這家老牌機構也有VC的基因。
2011年盛行全民PE,但同創偉業成立了首只VC基金,投資階段前移,進入早期、中早期投資。許多項目,同創偉業在很早的輪次就投進,如今已經成長為細分行業的龍頭。
“隱形冠軍”是同創偉業董事長鄭偉鶴時刻掛在嘴邊的一個概念,也一度是同創偉業最為推崇的投資理念。
“隱形冠軍”一詞由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Hermann Simon)率先提出,指的是那些非常專注、具有全球性或區域性市場領袖地位的中小企業,他們的產品不易被人覺察,加上自身低調,所以公眾知名度比較低,但在各自行業內往往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或無可撼動的霸主。
同創偉業的投資版圖里隨處可見“隱形冠軍”的身影:如歐菲光,國內精密電薄元器件制造絕對龍頭;韋爾股份,電子半導體設計及分銷領域領軍企業;當升科技,國內鋰電正極材料龍頭企業之一;格林美,中國對電子廢棄物、廢舊電池進行經濟化、規模循環利用的領軍企業之一。
這些企業的共性是都特別強調在細分市場的占有率。這些奉行著極簡主義,專注某一細分行業并且深耕、吃透的小企業,對中國制造產生了舉足輕重的長遠影響。
挖掘“隱形冠軍”的投資路徑,為同創偉業儲備了相當多的項目資源,這也是同創偉業為何能夠在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都趕上第一趟列車的重要原因。
02 從“隱形冠軍”到“高冷硬黑”
隨著真正的科技時代的來臨,同創偉業的投資風格開始產生一些變化,直到科創板出現,新的投資邏輯變得清晰起來,鄭偉鶴將其總結為“高冷硬黑”。
鄭偉鶴這樣解釋過,科創板強調的是納斯達克,強調的是硅谷精神,硅谷精神特別強調的就是“高冷硬黑”。
所謂“高”,指的是高科技、高估值、高認知。
例如藝妙神州。這是一家做cart技術的公司,同創偉業在天使輪投入,當時的估值是3000多萬,目前最新估值已經達到15個億。彼得·蒂爾(《從零到一》的作者)在估值2個億的時候開始跟投,估值10個億時又加投,看中的就是這個企業擁有高速增長的空間。
再例如兩個月前作為第100家企業登陸科創板的光云科技。同創偉業在2014年A輪時投進去,當時的估值16.8億左右。那時光云科技尋求了多家機構融資,但大部分機構看都不看——作為早期投資來說,估值確實過高。
但同創偉業看中的是光云科技作為電商SaaS企業,擁有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和豐富的業務場景與市場機會,電商SaaS行業產品的可替代性不高,因此,行業中的先發企業將天然擁有排他優勢,抓住先機培養用戶習慣后,將有巨大的利潤空間。
如今,光云科技估值最高時已突破300億,同時也是電商SaaS行業中為數不多凈利潤過億的企業之一。
鄭偉鶴認為,企業是否真正符合“高”,重點在于這家企業是否擁有技術壁壘、業績彈性和高速增長的潛力。
“冷”,顧名思義,代表冷門。
同創偉業第一個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是微芯生物。這家成立于2001年的公司,坐了將近二十年的冷板凳。同創偉業在2015年投進去,此前已有很多前期投資人耐不住寂寞,選擇退出。好在付出和回報是正比,成功上市之后,微芯生物成為了2019年當之無愧的明星企業。
鄭偉鶴強調,“冷”不僅是行業、時期,也包括冷門的地方。許多人都戲謔,“投資不過山海關”,同創偉業反其道而行,大膽地投了東北長春的一家高科技企業(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的時候,這家企業收入、利潤都沒有,但是現在已經做到了上億的利潤。
在鄭偉鶴看來,投資“冷”企業需要對行業和趨勢有足夠的把握和判斷,要在冷門的行業、冷門的地方發現好的企業?!袄洹焙汀盁帷币獜拇蠓较蛏先グ盐?。
“硬”,指的是硬核。
同創偉業很少投模式創新類企業,更偏愛投有真正創新技術的企業,比如“科創板利潤之王”瀾起科技。同時企業命也要夠“硬”,在逆境中也要“活得下來”,尤其是當前中美貿易戰和疫情的雙重困難背景下,更是考驗企業能否經得起風浪。
什么是黑?是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還能夠帶來極致體驗的“黑科技”,這是同創偉業追求的“黑”企業。
03 看懂趨勢,做長期主義者
人民幣基金的屬性注定了同創偉業要在硬科技方面有所布局,更要求投資團隊有把握政策、市場、技術的能力,這也是同創偉業成功押注眾多企業,并以此躋身中國本土頭部創投機構行業的根本原因。
從上世紀90年代滬深交易所的出現,到A股的真正誕生,中國資本市場每十年就會出現一個大的變革。
鄭偉鶴曾在多個場合多次提過,2009年創業板誕生的直接原因,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而2019年科創板的開通,則是因為2018年中美貿易戰的爆發。資本市場的變化都是被倒逼出來的,先有危再有機,想要在時代的變革中淘金,就必須深刻理解國家戰略。
在鄭偉鶴看來,同創偉業之所以有高上市率,是因為投資策略和國家資本市場的路徑、產業發展的路徑都是吻合的。國家資本市場的布局建立在支持中小科技企業發展的基礎上,看懂了大趨勢,才能有更好的退出成績。
但做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投資中小科技企業,不僅對機構投資者的財力有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在科創板推出之前,這些企業的生存土壤并不太好,這對追求“快退、高退”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場耐力的考驗。
像去年在科創板上市的長陽科技,這是一家從事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學基膜及其它特種功能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
2015年,同創偉業天使輪投進去時,長陽科技甚至沒有太多收入,在當年,鮮少有財務投資者敢于投資這樣一家尚未盈利且發展節奏不夠快的B端企業。而同創偉業基于對公司所處行業、市場的深刻研究以及該公司技術、管理團隊的認可,又在2015年和2017年初對長陽科技進行了兩輪加碼,前后共投資超過1億元,至今股權占比為14.8%,成為長陽科技最大的機構投資人。
在同創偉業的長期陪伴下,長陽科技的收入迅速增長至2019年的9.1億,凈利潤從虧損2000萬到2019年的1.43億元。目前,長陽科技已經成為反射膜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龍頭企業,一舉打破了日本東麗、日本帝人、韓國SKC等海外巨頭對反射膜市場的壟斷局面。
這種從默默無聞到后期逆襲的案例,在同創偉業的投資清單中還有許多。
鄭偉鶴強調同創偉業的價值觀,其中一個就是堅持建立在價值基礎上的長期主義。長期主義并不只是字面意義上的等待,而是在有耐心的同時,做到幫助企業走向成功。這就涉及到了同創偉業為企業所帶來的產業賦能,包括幫助被投企業進行下一輪融資的資本賦能。
“我們主張長期主義,在大的趨勢、領域、行業的基礎上做正確的判斷,然后跟企業一起成長?!边@是鄭偉鶴對同創偉業二十年來的投資邏輯的一句話總結。
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第一個二十年的同創偉業,現在又站在另一個時代的路口上。
2019年的科創板是資本市場改革打響的第一響槍聲,2020年接踵而來的是新三板精選層正式開閘,以及創業板注冊制的推出,資本市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開放的腳步。
從1990年算起,深圳已經誕生了近300家上市公司,鄭偉鶴認為,未來10年,深圳新增上市公司很可能會超越這一數量。在他看來,未來十年是資本市場最大的紅利期,一、二級市場比翼齊飛,這一時期內,一定會有大量獨角獸的崛起。
“華爾街永不眠”,這代表鄭偉鶴最為推崇的一個理念——始終保持興奮,投資者必須要根據時代的變化,迅速調整自身策略,跟上時代的節奏,才能享受到資本紅利。
20歲的同創偉業已然到了青年時期,必須要一直學習,一直創新,才能一直活躍在時代的潮頭之上。
摘自—創業邦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經濟學人》:科技冷戰正在升溫 分裂即將到來... | 美國金融制裁武器“SWIFT” 有多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