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豐罕見一字跌停!王衛緊急接待淡水泉、興全等 120位投資者,回答了16個關鍵問題……
時間:21-04-13 來源:金融界
順豐罕見一字跌停!王衛緊急接待淡水泉、興全等
120位投資者,回答了16個關鍵問題……
吃了一個一字跌停后,順豐董事長王衛不僅第一時間出來道歉,還立馬接待了淡水泉、興全等眾多基金和個人股東,總計約120位投資者的調研。
大周末的,順豐的老師們也連日加班,把這次投資者關系活動內容公告出來,詳細地分享了王衛直面投資人的十六大問題。

3.公司二季度肯定不會再虧,但全年利潤還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因為未來要繼續戰斗,未來三年還有很多目標要一起實現,到時候公司股價不應以物流公司估值體系來看,這是對所有投資者最好的交代。
4. 在回應“做社區團購”時,王衛稱順豐堅決不碰商流。順豐的愿景是成為獨立第三方行業解決方案的數據科技服務公司,而對社區團購來講是需要商流的,順豐堅決不碰商流,因為順豐是獨立的第三方。
120位投資者齊上陣
王衛直面十六大問題
而最新年報顯示,在去年四季度時,交銀施羅德和銀華基金的主動基金大幅加倉順豐控股至前十大流通股東。
上市公司接待人員包括董事長王衛先生、董事兼財務負責人伍瑋婷女士,集團 CSO 黃贇先 生,集團助理 CEO 周海強先生,數字供應鏈解決方案 CMO 徐前先生, 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甘玲女士。
公告不僅解讀了公司2020年度業績及2021一季報業績預告,還分析了宏觀環境及戰略方向、時效產品升級規劃、數字化供應鏈案例,詳細地回答了投資人的16個問題。
具體問答如下:
Q1: 2021年業績預虧的原因,我們對未來后三個季度的一個展望情況?
董事長
第一,一季度的時效件增速不及預期,應有的利潤沒有出現;疊加經濟件的增長,造成了成本虛高;這是造成虧損的一部分原因。
第二,春節期間的運力保障成本較高,而時效產品業務量的不足,這一差額導致了較高的成本投入。
第三,今年響應政府原地過年的政策,給員工春節加班補貼接近10個億,比原來的預期多了3-4個億,這是我們預期之外的。
第四,去年積極發展新業務,為了持續獲得市場份額,每個事業部都在建立全套的管理底盤和資源底盤,最后也換來了不錯的增長。而在快速發展中,公司開始意識到一些短板,例如本應發揮協同效應的場地、車線、人力和系統架構的共享都不夠,因此公司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籌劃融通,積極整合。而在整合短板和發揮協同效應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重疊成本。這些是預期之中的。
綜合以上,公司在數字化管理和業務規劃上存在一定提升空間,在不同的業務板塊當中怎么去更好地從產品運營模式跟資源配套的整個環節間產生規模效應。在一季度時,剛好是這些問題相互碰撞的爆發點,未來公司將形成更好的防范機制和應對措施,未來我們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Q2: 未來2-3年行業處于客戶分群,產品分層的階段,時效一季度體現出一些壓力,另一方面在豐網特惠件的布局,您怎么看?未來公司如何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
董事長
第一,繼續深耕B端,深挖工商業部分需求。公司接下來創造的時效產品,能夠提升產品時效,進而從經營的角度來看,可以給客戶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第二,運用數據把供應鏈環節中的具體場景體現出來。公司不做傳統的供應鏈,而是運用科技和快遞網絡做一個全新的供應鏈,用技術打通這些環節后,產品的復制裂變性才快,又可以把很多
二、電商件
第一,產品系列資源共享,滿足客戶不同需求。在電商件這塊,目前公司更側重于做電商標快,腰部客戶要么升級到電商標快,要么下沉到更優性價比更便宜的豐網產品,豐網對客戶有不同的交付標準,
第二,豐富產品層次,獲取完整數據,更好地服務于B端。做電商件關鍵是能夠打通數據,因為有數據后,公司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品牌商家。公司增值應該是在于整個組合的價值,而不是物流的價值,公司愿景是做數據科技服務公司,物流只是手段和服務工具。
Q3: 電商業務是否會拖累公司的其他業務?公司進入電商件市場后,在資本開支本身比較大的情況下,是否會對我們產生更大的壓力?
董事長
第一,中轉場:公司是用邊際
第二,運力:四網融通之后,班車的班次和流向更多,給到新業務使用的成本也是最佳性價比。
第三, 產品規劃:1)
第四,公司不會一味的燒錢來做新業務,但如果短期的利潤承壓能換來長期的競爭力,有機會將
第五,很多投資者問公司第一季度虧了,第二季度還會不會?我的回應是二季度肯定不會再虧,但全年利潤還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因為未來我們要繼續戰斗,未來三年還有很多目標要一起實現,到時候公司的股價不應以物流公司的估值體系來看,這是對所有投資者最好的交代。
Q4: 供應鏈市場和包裹市場最大的不同就是產品很難標準化,公司能否克服供應鏈困難?
董事長
Q5: 請問針對2B企業的供應鏈數字化投入,預計的營收目標是什么,未來預期多少年內有可能成為營收貢獻的主要來源?
董事長
第二,公司已經準備要從頭部客戶復制到腰部客戶了,目前腰部客戶還是需要打磨的階段,具體項目需等打磨階段成功之后再對外發布。公司真正要對外發布或宣講要在腰部客戶階段,目前每個行業都在不同的階段,等每個階段都成熟以后,從頭部到腰部,繼而會在腰部客戶階段實現爆發。
Q6: 公司的愿景是致力于成為獨立第三方行業解決方案的數據科技服務公司,為了實現這個愿景,請問公司如何和互聯網巨頭競爭高科技人才,是否有一些股權激勵計劃?
董事長
第二,做科技的供應鏈需要科技人員沉下心來,互聯網公司和供應鏈公司是不同基因,各有所長,培養出的人才梯隊風格互補,所以才會有人才的競爭。我司是需要一些人才卷起袖子走到前線,進去車間,將看到的情況轉換出來。所以會有競爭,但是時間長了會慢慢分化出來兩種類型的人才,這批人才一定會用股權激勵來吸引,對所有人才來說,都是用股權激勵才會讓其工作更投入。
Q7: 關于收購
董事長
Q8: 我們有說四季度開始投入資源去夯實基礎,資源的結構是怎么去分的?
董事長
Q9: 如果豐網起網,會不會對高端品牌有一定壓制,或者損壞形象?
董事長
惠專配經常遇到這樣一個場景,電商客戶選用的是
Q10: 公司是不是近期不會進入C端了?
董事長
Q11: 社區團購最近很火,公司對這塊業務怎么看,有沒有意愿進入這一塊?
董事長
Q12: 剛剛聽說公司未來的一個增長點在國際化業務?因為現在幾個巨頭都是海外巨頭,他們國際化很強,我們在人家場地里面搶食優勢在什么地方?
董事長
Q13:
董事長
第二,社區團購對整個供應鏈的整合非常極致,但是它是短的供應鏈,圍繞就近的農地,而不是從產地到全國,未來可能做到這一點,但是目前是在做短鏈模式。公司不會做這方面,不會碰商流。如果公司沒有商流,自己做社區電商是做不了的,如果有電商平臺一起做公司可以給予供應鏈支持。
Q14: 商流物流也是融為一體的趨勢,如果這塊我們切不進去,C端的場景里會丟掉很多B端企業需要的,商流的件數會丟掉。如果純粹的B端的供應鏈,我們知道不同的垂直行業的供應鏈非常多,有一家做了很多年剛上市,也就500多億市值,做供應鏈管理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淀。
董事長
Q15: 我們之前研究過海外包括FedEx等,我們是比較關注需求這塊,機場建好之后量能不能起來,請教鄂州產業集聚的情況如何?
集團CSO黃赟答:公司在開始建造鄂州時就是全新模式打造,和中國的產業結合邏輯是相融通的。公司整體快遞件量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中國,它將是唯一一家全貨機的貨運樞紐。廣義上講,是產業和航空結合;專業角度來說是多式聯運,即所有空運、鐵路和陸運,可能將來還有水運,是長期的一個方案。所以是找不到參照性的,用這個參照會得出錯誤結論,但總體體量一定不是只做快遞的全球業務。
Q16: 過去公司做特惠是填倉形式進入,特惠件會不會是以產定銷,時效件做多少,有多少剩余產能就去用?
董事長
公司戰略方向:正在加快在國際市場的布局
會成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公告中,順豐表示,公司戰略著眼于未來3-5年,目標從未改變,出發點一直是為客戶及未來要服務的B端客戶提供更好的數字化的科技解決方案。
第一,許多投資者認為時效產品的增長是左右公司利潤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期盼新的產品來替代時效產品目前對公司的貢獻。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公司的著眼點是在更大的市場,以更多元的服務來滿足客戶需求。
第二,目前公司存在多個細分領域,都需要轉變成為數字化的科技服務企業。公司認識到不能單單服務于C端客戶,未來在服務B端客戶的過程中需要創造更多的價值。這里既有客戶需求,同時國家也在著力于推進工業從4.0向5.0推進,這是全球趨勢,也是中國制造業升級最重要的趨勢。
具體戰略部署上:
第一,公司存在很多業務,把戰略全景圖重新組合后,未來的驅動力來自于公司為客戶提供的科技服務,這離不開供應鏈這一出發點。希望能夠利用雙驅動,同時在科技和供應鏈領域中,我們引入新的領軍人才,公司希望能夠在未來的5-10年內把這兩個驅動力實實在在的做出來。
第二,在過去3年,公司側重細分市場的獨立發展。在達到一定規模后,公司真正的競爭優勢在于是否能在多元業務間進行系統整合、網絡資源整合、并產生協同價值。
此外,順豐要打造獨一無二的行業標桿,特別需要由系統和網絡資源來承載。多元業務資源底盤融合過程中,未來兩年是公司關鍵的兩年,公司在該領域會保持持續的投入。公司除在服務標準和品牌上要立足中國最好的標準外,長期目標是成為全球物流行業的標桿。短期的波動是管理層需要去改善的,但公司的戰略目標一直非常清晰。
三、 時效產品升級規劃 公司對時效產品做了新定義,首先是時效承諾,對客戶做到精準承諾,時效領先。第二是運營保障,通過收轉運派各環節專屬流程保障,實現全程可追蹤的門到門標準快遞服務。第三是基于不同場景,豐富的產品矩陣,滿足不同客戶多樣化的客戶需求。第四是持續保持高效益。
四、
周五一字跌停
市值蒸發超350億
王衛頻頻解釋,和順豐突然爆雷的業績有關。4月8日,順豐控股公告,預計第一季度凈虧損9億~11億元。消息一出,全場震驚,要知道,順豐上年同期盈利9.07億元。
受業績爆雷影響,4月9日,“快遞茅”順豐控股一字跌停,股價現報72.72元/股,總市值蒸發超350億至3313億元。
而時間拉長一些,從2月中旬至今不到2個月,順豐累計跌幅達到41%,市值蒸發超2000億。
摘自-金融界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馬云突然被罰182億, 智囊透底: ?為什么會走到... | 巨虧9億、王衛道歉,順豐為何“翻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