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命杠桿!16名超高IQ投資人依然輸個精光, 什么情況?活下去才是投資首要法則, 一生只需要富一次
時間:21-09-30 來源:券商中國
致命杠桿!16名超高IQ投資人依然輸個精光,
什么情況?活下去才是投資首要法則,
一生只需要富一次
近期,部分投資者在格力電器、長春高新等白馬股上加杠桿后爆倉,人生陷入至暗時刻。
其實不只是普通投資者,即使經驗豐富、人脈廣泛、資本雄厚的“投資天才”依然會敗于瞬息萬變的市場和無力掌控的杠桿。杠桿將投資者置于脆弱的境地,猶如一輛全速奔跑的汽車,在遭遇任何極小的坑洞或冰裂時,都足以帶來車毀人亡的結果。
巴菲特在談及1998年被俄羅斯金融風暴摧毀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時說,為什么聰明人凈干蠢事,一生只需要富一次,不要用對你來說重要的東西去冒險,為了得到你原本沒有和不需要的東西。
投資中最重要的法則是活下去,它需要留有足夠冗余度,杠桿就如那輛全速奔跑的汽迎面就要碰上了一堵墻,無論如何踩剎車都不能避免風險;而層層冗余正是自然生態系統集中管理風險的顯著特征,大自然并不追求效率,它追求活下去,因此它給了我們兩個腎,還有很多額外的器官和容量,它的運轉法則永遠是生存第一,而非效率第一。
投資也一樣,首先要追求活下去,而不是杠桿之下的快速暴利。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無數成功的案例表明,投資不怕慢,如果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早晚會富起來,且一生只富一次,絕不從頭再來。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毀滅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成立于1994年,掌門人是被譽為能“點石成金”的華爾街“債券套利之父”約翰·梅里韋瑟,他曾擔任所羅門兄弟公司副總裁。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擁有一支號稱“每平方英寸智商密度高于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夢之隊。他們是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住羅伯特·莫頓和邁倫·斯科爾沃斯以及前美國財政部長兼美聯儲主席戴維·馬林斯等16人。
“可能很難在任何你想象的公司中,包括像微軟這樣的公司中,找到另外16個這樣高IQ的一個團隊,那真是一個有著難以置信的高智商團隊,而且他們所有人在業界有著大量的實踐經驗。”巴菲特在1998年佛羅里達大學的商學院發表演講時曾感嘆,這可不是一幫在男裝領域賺了錢,突然轉向證券的人,這16個人加起來的金融從業經驗可能有350到400年。
“和投資天才一起賺錢”正是長期資本成立之初提出的口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1994年2月正式成立,募集規模為12.5億美元,是當時有史以來最大的新對沖基金。在成立10個月后,收益率就高達20%,1995年達到43%,1996年達到41%,而且最大的單月回撤只有2.9%。
然而長期資本僅成立五年之后就毀于高杠桿投資疊加黑天鵝的小概率事件。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投資策略主要是套利交易,1998年夏天,亞洲金融危機拉響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警報,機構紛紛拋售高風險債券,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卻背道而馳:賣掉手中最安全的債券,轉而投資那些高風險債券。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認為,隨著市場趨向更加有效的運作方式,高風險債券價格將會上揚,趨向低風險債券。
1998年的俄羅斯金融風暴摧毀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所有設想。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政府宣布盧布貶值,引發全球金融動蕩,新興市場債券價格暴跌。就在這場金融動蕩發生短短幾天的時間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資產嚴重縮水,不到一周,公司資產凈值就減少了50%。
在風險爆發前夜,長期資本的杠桿比率已經高到驚人的地步。1997年底,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套利交易維持在1290億美元的水平線上,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只有47億美元的流動資產。1998年9月,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負債率達到100:1的地步,讓潛在的救援者敬而遠之。
高杠桿投資疊加黑天鵝的小概率事件,擊垮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2000年初,所有頭寸被解除后,該基金被清算解散。
不借錢投資
巴菲特在1998年的演講中表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高管們在金融界有著極大的關系網,數以億計的資金也來自這個關系網,其實就是他們的自有資金,他們有著超級智商,結果卻破產了,絕對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巴菲特接著說,“如果我要寫本書的話,書名就是《為什么聰明人凈干蠢事》,我的合伙人說那本書就是他的自傳(芒格因為經常用杠桿,他們經常拿這個開玩笑)。我和那16個人沒有任何過節,他們絕不是壞人。但是他們為了掙那些不屬于他們、他們也不需要的錢,他們竟用屬于他們、他們也需要的錢來冒險。
巴菲特認為,用對于你重要的東西去冒險贏得對你并不重要的東西,簡直無可理喻,即使你成功的概率是100:1,或者1000:1。“如果你給我一把槍,槍膛里有1000個甚至一百萬個位置,然后你告訴我,里面只有一發子彈,你問我,要花多少錢,才能讓我扣動扳機,我是絕不會做的。你可以下任何賭注,即使我贏了,那些錢對我來說也不值得一提。如果我輸了,后果是顯而易見的,我對這樣的游戲沒有一點興趣。”
巴菲特表示,有這樣一本一般般的書,卻有著一個很好的書名《一生只需要富一次》,再正確不過了,當投資中萬一有點閃失的話,特別是當你管理他人的錢時,你不僅僅損失你的錢,你朋友的錢,還有你的尊嚴和臉面。
巴菲特說,我所不能理解的是,那16個如此高智商的人怎么會玩這樣一個游戲,簡直是瘋了,他們說一個六西格瑪或者七西格瑪的事件(金融市場的波動幅度)是傷不著他們的,他們錯了,股票的歷史統計數據根本就不會告訴你股票的風險。
巴菲特經常說,無論基數多大,它與零相乘的結果依然是零。在任何一項投資中,只要存在完全虧損的可能,那么不管這種可能變為現實的概率有多小,如果無視這種可能繼續投資,資金歸零的可能性就會不斷攀升,早晚有一天,風險無限擴大,再巨大的資金也可能化為泡影,沒有人能夠逃得了這一切。
投資需要足夠冗余度
杠桿最大問題是容錯率低。分析人士認為,在投資中,錯誤不能完全避免,當錯誤發生時,一般業余投資人糾錯能力偏弱,所以沒有辦法及時糾錯,這就是一旦有杠桿,投資人可能就會陷入毀滅境地。
杠桿的殺傷率到底有多大?在A股市場,兩融的杠桿比率可以達到1:1,杠桿倍數為2倍,投資組合一旦下跌30%,就意味著本金損失幅度高達60%。在今年白馬股殺跌的行情中,格力電器、貴州茅臺、長春高新和恒瑞醫藥等大白馬從高點以來的跌幅甚至接近50%,這就意味著即使加了1倍杠桿的投資者也有爆倉的危險。
而個股的大跌一般會發生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2021年1月份和2月初,白馬股狂奔,貴州茅臺一度超過2600元,白馬股的狂熱引來投資者加杠桿買入,而此后長達半年以上的深幅殺跌,將加杠桿投資者引向了逼仄的困境。
股神段永平曾說過,蘋果歷史上大跌40%的事情發生過10次以上,只有你一直用杠桿,一定會碰到這一天。“我見過有人靠融資從200萬美金做到20億美金,然后差一點就回到解放前,過程中的痛苦就不說了,只富一次很重要。”而不杠桿、不做空、不做看不懂也是段永平的“不為清單”。
如果加杠桿投資,投資者很難淡定持股,也就難以享受到時間的復利。王富濟用約2億元的資金在2009年底持有片仔癀4.34%,盡管片仔癀今年以來從最高點回撤也超過20%,王富濟的這筆投資依然價值在100億元以上。試想如果加了杠桿的話,王富濟恐怕很難保持淡定持股狀態,從2009年底至今片仔癀大跌近50%的情況也有過兩次。
層層冗余正是自然生態系統集中管理風險的顯著特征。正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所說,我們人類有兩個腎臟,額外的器官——許多器官還有額外的容量(比如肺、神經系統、動脈機制),然而,人類天生卻不喜歡冗余——人類歷來喜歡欠債,這與冗余完全相反。冗余這個詞很不明確,因為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它似乎是一種浪費,除非發生意外情況。然而,意外通常會發生。
同樣,我們的投資要保證不死,保證活下去,就應該明智地遠離杠桿,不要成為極端罕見事件的犧牲品,投資中要有冗余,為無法預料的小概率事件做好準備。
摘自-券商中國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易到創始人周航關于錢的四點反思,創業者都可... | 未來五年數字經濟九大技術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