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最難搶到的項目
時間:22-09-30 來源:
這應該是今年投資人最難拿到入場券的項目之一。
2022年8月,欣旺達汽車電池完成80億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陣容十分豪華,行業為之矚目。來自廣東茂名的兩兄弟,一手締造了欣旺達汽車電池——今年裝機量增速最快的動力電池廠商。融資后不久,欣旺達又同宜昌市政府規劃建設3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欣旺達主打電動汽車快充功能,市場占有率排名直線上升。與此同時,作為雙碳產業鏈的關鍵一環,動力電池廠商的價值和價格,正以超出市場想象的速度在增長。但遺憾的是,國內排名靠前的動力電池廠商大都是上市公司,在一級市場,這樣的投資標的極度稀缺。
因此,欣旺達此輪融資爭奪十分激烈。“應該說是今年最難搶到的項目之一?!?/b>一位欣旺達本輪投資方感嘆,即便是最后成功擠進名單的機構,幾乎所有人的投資額度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減。
這一幕并不讓人陌生。眼下新能源投資火爆場面有目共睹,你所熟悉的VC,今年沒有一家不在雙碳「部署兵力」,項目爭奪之激烈,每天都有新故事上演。一位投資人甚至經歷過,一家公司同時邀請上百家機構參加路演的經歷,沒有一對一溝通,公司統一發材料,統一時間回收TS,“就看誰的手腳最快。”
正如欣旺達最新一輪融資,一時間也聚集了所有頭部機構的目光。而這一次,源碼資本作為領投方之一,出現在了投資方名單里。
信念大于恐懼,
源碼投資欣旺達電池始末
故事還要從年初說起。
2022年春節剛過,開工的第一周,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曹毅就親自帶隊奔赴深圳。此行的目的,是要去見欣旺達的兩位創始人——王明旺、王威兩兄弟。源碼資本成長期執行董事王菂回憶,當時“幾條業務線,甚至專業線,能出動的同事都去了。”足見源碼的重視程度。
彼時,欣旺達剛剛完成上一輪以電動車企為主要投資方的融資,新融資尚未開啟。因此,源碼資本成為了此次最早的“敲門人”之一。
3月中下旬,欣旺達正式啟動融資,市場狀況卻變得有些不容樂觀。4月底,以寧德時代為首的新能源股集體大跌,欣旺達母公司也不例外,市值一度跌到330億元左右。而當時打算獨立拆分的電池業務部分,估值報價為300億。這為正在融資的欣旺達蒙上一層陰影,一些原本明確表態要投的基金,犯起了嘀咕。
那時候,正是欣旺達進入各大機構IC決策階段的關鍵時刻。那些最終放棄的機構就一個疑問:“一家市值300多億的公司,拆出一個投后300億的業務,我該怎么算這筆賬?”
源碼內部也出現了不同聲音。尤其是在最后一次會議,空氣中明顯充滿猶疑,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出手,而且投資金額不減。
王菂回憶,這源于源碼資本對于幾個趨勢的確信:用戶的里程焦慮問題,讓更多的電池廠主要精力放在續航技術路徑上。欣旺達主推快充,差異點打得精準。理想和小鵬兩大頭部公司戰略入股,客戶需求有保證。且公司早年做過蘋果手機電池外包,有貼身服務大B的經驗。“最后還是信念大于恐懼,這也是早期VC做決策的優勢。”他說。
而此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市場反彈,不少上市公司股價漲幅超過四倍,到7月真正遞方案的時候,欣旺達的熱度達到驚人的狀態,至少有三倍的超額認購。最終,欣旺達順利完成了80億的新一輪融資。
源碼為何如此堅持投資欣旺達?實際上,由于源碼資本很早就投資了理想汽車,團隊早早就對電動車產業鏈進行了深入研究,也對欣旺達有了更準確的判斷。曹毅坦言,“最早投理想的時候,我們對新能源還沒有全面的認知。但現在理想是源碼投資電動車產業鏈的戰略伙伴,是一個很重要的支點?!?/span>
“把理想汽車作為一個支點”
投資產業鏈
從理想到欣旺達,這是源碼雙碳全產業鏈布局的一個縮影。
追溯源碼布局新能源的起始點,還要從他們捕捉智能化的趨勢說起——智能化的基礎是電動化,比如,燃油車很多時候無法做到精準控制,電機卻可以很好地控制各種參數;再如,機器人如果沒有電芯、電池模組的支持,掃地機器人、割草機等產品就無法無繩化。
曹毅在梳理源碼的新能源投資脈絡時提到,基于智能化的主線,電氣化會驅動現有物種的升級,甚至創造出全新物種,進而重塑產業鏈,延伸出新的發明創造和商業機會。
電動車產業鏈便是最好的例證。源碼資本早期階段投資人、董事總經理郝毅文解釋,如果畫一個坐標系,縱軸是電動車等“鏈主”,橫軸是產業鏈,一端通向原材料等上游,一端則是下游終端。“從鏈主入手,不論是電動車還是光伏,拆解產業鏈,搞清楚供應商的格局。下游的需求,就可以倒推上游元器件或原材料的產能缺口。如果存在國產替代的機會,可能就涉及新材料替補的創新?!?/span>
隨著整車品牌的壯大,產業鏈愈發成熟,集群效應產生,這也是欣旺達等動力電池廠商浮出水面,進而長成大魚的原因。
王菂介紹,電動車快充技術不僅對電芯有要求,還需超大功率的快充樁匹配——這意味著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傳導給終端消費者的價格也會相應提高。理想和小鵬已經明確要在新款車型中配備快充電芯,并且自建超充樁。正是“鏈主”的積極投入,規?;瘧茫瑒恿﹄姵爻杀鞠陆?,快充這條技術路線才能完全跑通。
除此之外,電動車品牌對國產零部件的替代需求,也是催生產業鏈創新機會的因素。“鏈主”越是處于發展早期,機會可能就越多。
圍繞理想汽車這樣的“鏈主”投資,成為源碼布局新能源產業鏈的一個重要策略。電動車則是其中不可回避的、份量很重的一個子產業鏈。
對于理想汽車,負責投資這個項目的源碼資本合伙人王星石說,“大家都很關心理想one的供應商是誰,L9的新功能會牽出新的供應商,之后還會繼續。新功能就意味著新市場。”當然,王星石也提醒,“押注供應商的前提是,找到真正有壁壘的公司,而不是只有短期效應,這學期成績不錯,下學期就被淘汰。”
理想的一些核心零部件,一供可能來自海外,二供三供通常都是國內廠商。除去供應鏈安全的考慮,還有價格因素。之前供應商逆向研發比較多,現在具備越來越強的正向研發能力。國產替代之后,下一步就是出海。
說到底,供應商的商業價值還是依賴于“鏈主”。因為這波造車新勢力表現出來對產品的極致追求,對供應鏈的耐心打磨,跟蘋果和特斯拉的底層邏輯是相似的。這一點,蘋果和特斯拉的供應商價值,在一二級市場都已經得到驗證。
實際上,源碼資本對于理想汽車的供應商都表現出極大興趣,積極入股:從一供到二供、從硬件到軟件,或是軟硬件一體的公司、以及新材料相關的公司,源碼資本甚至會和理想汽車共同進行投資——欣旺達就共同聚集了這兩個投資方。
以電為基礎的全產業鏈布局
源碼資本投資雙碳,并沒有局限在應用層,他們正在以電為核心進行關鍵環節的系統布局。
如果把產業視角拉遠,電動車屬于用電消納,及分布式存儲,是電動化產業最大的應用,但不是唯一應用。與電動車相平行的應用層,還有機器人、工廠自動化等。應用端的發展,驅動了電力基礎設施的成熟。
而所謂雙碳戰略的落地,意味著電力行業承擔著重要使命,從煤炭驅動為主轉變為新能源替代,因此,從發電、入網到儲存、用電,都需要一套新型的電力系統——雙碳背后不僅僅是一次能源革命,也是電力系統的一次數字化改造,還涉及材料、工藝等智能制造產業。
在源碼看來,這是一個融合了能源結構、產業升級、循環經濟模式和綠色資產配置等命題的綜合領域。
經過兩年時間的積累,目前,源碼資本在以電為核心的“源網荷儲”幾個關鍵環節都進行了布局,是一級市場為數不多全產業鏈布局的投資機構。所謂“源網荷儲”,即電源、電網、負荷、儲能等環節,王星石梳理了源碼在此的思考和布局:
第一,源即發電側。源碼在B輪獨家投資了分布式清潔能源公司聯盛新能源,這家以光伏分布式發電為主業的清潔能源電站運營商,踩中了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結構調整浪潮。尤其2020年,光伏發電平價上網之后,告別補貼,回歸市場化體系,說光伏產業重獲新生不算夸張。
第二,網則指輸電和新型電網。在這個領域中,源碼布局了深度智控、云谷科技、森木磊石等公司。
第三,荷主要聚焦于電動化的終端工具,從燃油車到電動車,割草機、電鉆之類的工具從有線到無繩。源碼認為,不要小看這些消費電子,每個細分賽道都可能在大幾百億的體量,頭部公司每年的收入還在成倍增長。
第四,儲能的含義更廣,既有欣旺達這樣的電動車動力電池廠商;也有面向C端市場的德蘭明海,他們研發的分布式儲能產品,主攻海外市場,拿下全球前三的座次;還有奇點能源這樣的能量塊智慧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公司;此外,源碼還投資了儲能安全公司美克生,實時監測儲能電池的內部狀況。
當然,既然是對全產業鏈的布局,“源網荷儲”也不是盡頭。一切加速產業鏈成熟的細分領域,也在源碼的捕捉范圍內。
例如,鋰電池成本下降,基礎石化新材料得到了更多應用,氫能、納米和鈣鈦礦等材料的運用也有了新的突破,包括合成生物技術方向,也有了新的可能性。源碼則在新材料方向投資了曜能科技、開步電子、東恒新能源等公司。
源碼資本的這個投資清單,不是一蹴而就。據悉,他們可以拿著供應商列表,去撬動和拆解電動車產業鏈。但要想捕捉綠電基礎設施概念的大魚,卻難有明確的地圖參考,這是一個水大魚大的不規則領域。需要一線投資經理具備深度潛水的能力,熟悉主機廠、電芯廠、光伏組件等重要環節的公司和關鍵人物,還要有一手信息來源。
對于擅長科技投資的源碼來說,第一步卻是組建一支懂得行業Know-how的團隊,明確投資策略和打法。這些看不見的地方,也是一種戰場。
為什么是源碼?
2020年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是清潔能源行業重要的分水嶺。源碼隱約覺得新能源行業可能會有變化,并借著這個時機,將與電相關的產業做了粗略梳理,將投資主線總結為“發輸配用”,也就是后來行業普遍使用的“源網荷儲”的說法。
2021年初,源碼投資策略會第一次討論新能源主題,得出初步判斷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不到一個月,同樣的投資主題再次上會——王菂回憶,來源碼的這幾年,都很少遇到一個投資主題被安排兩次策略會。
第二次開會時,源碼將雙碳投資的宏觀布局基本理清,并且追求全產業鏈布局,根據項目投資金額和企業生命周期的維度,從種子輪、早期到成長期都有投資團隊覆蓋。
方向有了,人才及組織建設又歷來為源碼所重視,他們急需一個能打仗的團隊。吳凡和王菂負責成長期投資,郝毅文偏向早期,張星辰則是今年6月成立的種子基金源碼一粟的負責人。盡管投資階段不同,但同一賽道的行業研究、投資路徑,內部打通,資源共享。
作為在能源領域深耕17年的老兵、寧德時代的早期投資人之一,源碼資本董事總經理吳凡是2022年加入的。當曹毅向他發出邀請,吳凡最關心的就是,源碼投資雙碳,最獨特的價值是什么?
首先,投資團隊要具備很強的跨界研究能力。他認為,工業和制造業行業屬性特殊,不僅有能力識別良品率、量產能力等這些微觀指征,對前沿技術趨勢有基本判斷,甚至一些早期項目是從學術論文中尋找有價值的信息。
其次,超前的布局和碼薈生態的連接:實際上,雙碳概念盛行之前,源碼已經在綠色科技、機器人智能制造等行業有所布局,且建立的碼薈生態,幾乎連接了國內大部分頭部科技公司。就制造業屬性的公司所需資源支持,源碼內部做過一個大概梳理:首先是連接“五大四小”,他們是行業的核心玩家,重要投資人;其次是供應鏈資源,確保重要元器件稀缺時,還能保證供應;這都幫助源碼在新能源賽道快速找到自己的陣地和打法。
最后,是源碼專業的投后服務——滿足被投公司的各種需求。創業公司最需要的組織建設能力,產線的效率管理,人員規模成倍擴張帶來的問題,這些軟性命題有時候恰恰需要外腦支持,甚至是并肩作戰解決問題。
吳凡最終加入源碼,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就是,新能源投資競爭激烈,想跟產業資本形成差異化優勢越來越難?!霸创a是團隊作戰,重視投后。從PE到VC,可以從新的角度重新看這個行業。”
回顧源碼在雙碳領域的投資,有趣的是,當王菂向德蘭明海表達投資意愿的時候,創始人尹相柱難掩意外的神情。德蘭明海是一家分布式儲能公司,位于深圳,當時德蘭明海剛剛完成一輪融資,源碼是在做加輪。于是尹相柱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源碼到底是誰,挨個跟老股東打聽這家雙幣基金的投資風格。令他欣慰的是,越多了解,似乎對方給的反饋就越正面。
為了能投進去,王菂也很多次給創始人發篇幅近千字的信息,解釋源碼對儲能的理解,也抒發大家對產業所寄予的光榮與夢想的情感。王菂說,“講出來可能有些夸張,但當時那個時間和情景,作為投資人是有共鳴的?!?/span>
在2021年,源碼作為德蘭明海的投資人,又連接了新的人脈,比如“甲方”寧德時代,比如為德蘭海外王牌產品BLUETTI鉑陸帝介紹TikTok的營銷方法。
此外,源碼還將飛書推薦給被投企業儲能公司美克生,過去公司的標書內容管理,沒有線上工具承接,現在團隊可以將招投標流程用BPM系統管理起來。疫情之下,遠程協作的能力就是一種生存能力。而業務流程的線上化,更是對公司組織能力的提升。
當下,雙碳投資的熱度已經傳導至一級市場的每個角落,對源碼來說,堅持嚴謹的投資論證,做好投后增值服務,這些規定動作不會隨著外部市場的變化而改變。
雙碳產業鏈復雜,市場變幻風云莫測。過去的光伏就是最好的例證,這是首富的聚集地,更是公司破產的高發地。今天的熱度不代表明日的光景,那些成功穿越周期的公司,都是長期堅持紀律和規律的結果。投資也是如此。
摘自——《投資界》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年入百億,凈利潤19億,2萬家店,下沉奶茶之王...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