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為何減持比亞迪、買入臺積電?
時間:22-11-21 來源:財經雜志
巴菲特為何減持比亞迪、買入臺積電?
巴菲特最新的持倉與調倉數據似乎正越來越超乎投資者的預期。
2022年11月14日,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RK_A.US,BRK_B.US)公布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持倉數據——即13F文件,該公司在三季度出資41億美元(約合288.81億元人民幣)買進了不久前遭遇“砍單”事件的臺積電(TSM.US)。這是伯克希爾·哈撒韋三季度買入最多的股票。
該公司前五大買入標的還有西方石油(OXY.US)、雪佛龍(CVX.US)、路易斯安那太平洋(LPX.US)、RH(RH.US)。
同時,伯克希爾·哈撒韋三季度前五大減持股分別是:美國合眾銀行(USB.US)、動視暴雪(ATVI.US)、紐約梅隆銀行(BK.US)、克羅格(KR.US)以及地產投資信托Store Capital(STOR.US)。
11月11日香港聯合交易所公布的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再度出售578萬股比亞迪(002594.SZ,01211.HK)H股股份,套現金額約11.38億港元(約合10.23億元人民幣)。這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內的第四次有公開數據的比亞迪減持行為。根據減持均價粗略估算,今年該公司約減持了25.18億港元(約合22.64億元人民幣)的比亞迪H股。
以持股比例來算,伯克希爾·哈撒韋對比亞迪的持股已經從今年6月30日中報披露時的占H股總股本的20.49%,下降至如今的16.62%。
比亞迪10月銷售數據顯示,該公司10月產量220107輛,同比增長147.23%,環比增長7.43%;銷量217816輛,同比增長142.19%,環比增長8.23%,產銷數據依然亮眼。同時比亞迪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文件顯示,進入11月后,該公司已經密集接待了十批機構投資者進行調研,頻率較前幾個月大幅增加。
伯克希爾·哈撒韋披露的三季度持倉數據,引發市場投資者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買入臺積電的邏輯;二是減持比亞迪的邏輯。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巴菲特購入臺積電,相當于認同未來芯片在各行各業中的重要性。13F文件發布后的11月15日,疊加隔夜中美首腦會晤的利好,A股中的半導體公司開始發力,Wind(萬得)半導體指數(886063.WI)全天上漲4.86%,成交金額達到825.77億元。
至于巴菲特為何減持比亞迪,和合首創(香港)執行董事陳達對《財經》記者表示,并不需要過度的解讀,“估值高了就賣,也是多年的投資了,收益頗豐。”
買入臺積電,釋放什么信號?
臺積電是今年爭議相當大的一家上市公司。根據2021年數據,臺積電前十大客戶營收貢獻中,蘋果(APPL.US)公司占據絕對優勢地位,該公司對臺積電的營收貢獻占比約為25.93%,第二大客戶聯發科占比只有5.80%。
今年7月,外媒報道稱臺積電遭蘋果、英偉達、AMD三大核心客戶削減訂單,其中,最大客戶蘋果削減了10%,AMD傳聞削減了2萬片7nm(納米)及6nm晶圓。臺積電對該消息不予置評,但當時其股價一夜下跌5.81%。
11月初,又有消息稱,由于3nm制程大客戶臨時取消訂單,臺積電大幅減少供應鏈訂單,最多高達四五成,涵蓋再生晶圓、關鍵耗材、設備等領域。臺積電再次不回應該消息,只對外表示,3nm制程進度無改變。下游供應商方面則對外稱,臺積電的訂單在三季度末確實有轉弱。
臺積電并不是蘋果產業鏈中唯一遭遇“砍單”的上市公司,歌爾股份(002241.SZ)同期也宣布了遭遇“砍單”,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稱,歌爾股份被砍的是高端無線耳機AirPods Pro 2,停產比較可能源于生產問題,而非需求問題。
高盛早前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臺積電在今年10月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態度比此前的電話會議更為保守,“明確的說,臺積電承認它看到了來自需求疲弱的影響。”
在該電話會議上,臺積電管理層表示將進一步把2022年的資本支出下降到360億美元左右,此前外界一直認為臺積電今年資本支出將保持在400億美元。高盛認為,該資本支出削減計劃比預期提前了,“此前我們預計削減計劃在2023年”。
悲觀的情緒在產業鏈上下游彌漫,業內人士紛紛感嘆這是半導體行業的艱難時刻,臺積電股價也從今年1月的143.02美元高位一直下跌到最近的72.80美元附近,最低曾報59.43美元,截至11月14日數據,臺積電從高位下跌了44.18%。以最低點計算,下跌幅度則有53.78%。
在此情形下,巴菲特出手了。三季度中,伯克希爾·哈撒韋買入41億美元、約6006萬股的臺積電。整個三季度,臺積電股價下跌了26.61%,均價為83.25美元左右。
這是巴菲特又一次大舉買入科技股,不少人將其對臺積電的投資與當初買入蘋果的投資相提并論。一位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公開表示,該筆投資意味著伯克希爾·哈撒韋相信世界離不開臺積電生產的產品。
一位科技行業的分析師則對《財經》記者表示,該筆投資說明巴菲特在逆勢布局蘋果產業鏈的上游企業,“蘋果是近年巴菲特最大手筆的科技投資,其豐厚的分紅與回購給股東帶來了巨大收益。在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中有一個幾乎不變的邏輯,那就是買入的股票除了股價具備增長潛力,還必須有良好的分紅能力?!?/span>
臺積電是否與蘋果一樣具備良好的持續分紅能力?Wind數據顯示,近十年間,臺積電在中國臺灣地區的上市主體每年都有現金股利的分配,有時甚至會進行季度、半年度分紅。臺積電近三年在美股中的上市主體分紅率為7.49%,蘋果公司近十年分紅率為16.94%。
2022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曾經盛贊蘋果的回購魔法,“對蘋果的增持并沒有花費伯克希爾的資金,而是蘋果的回購起了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并不像蘋果一樣熱衷于回購。今年10月,臺積電管理層在三季度業績發布后曾表示,臺積電目前沒有回購計劃。
減持比亞迪,浮盈近25倍
除了逆勢買入臺積電,巴菲特近期另外一件頗受關注的投資行動則是持續減持比亞迪H股。
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披露的數據,今年8月,巴菲特減持了133.10萬股比亞迪H股,平均出售價格為277.1港元/股,約套現3.69億港元;
9月,減持了171.60萬股,平均出售價格為262.72港元/股,約套現4.5億港元;
11月1日,減持了329.70萬股,平均出售價格為169.87港元/股,約套現5.6億港元;
11月11日,減持了578.25萬股,平均出售價格為196.99港元/股,約套現11.38億港元。
巴菲特持續減持背后是比亞迪亮眼的產銷數據。天風證券表示,比亞迪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2.01萬輛和21.78萬輛,延續9月超越20萬輛的成績,并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產銷比約101.05%,產銷數量接近,基本處于滿銷狀態。
在10月汽車市場需求減弱的背景下,比亞迪仍穩定住了優秀的產銷增速。9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8.610GWh(千兆瓦時)。10月裝機總量達10.188GWh,環比增長18%。2022年累計裝機總量約為67.681GWh。
各條戰線產銷數據一片大好,為何巴菲特依然持續減持?陳達認為,也許是估值合適,目前比亞迪的股價反映了比較樂觀的預期,“價值投資也不是持有到永遠”。
國信證券一份汽車行業的研究報告顯示,中信一級行業中的汽車行業整體PE(市盈率)為 42.74倍(截至11月11日),在所有中信一級行業中排第六,估值處于中上水平??v向來看,汽車行業市盈率自 2021 年底以來經歷大幅回調,從高位 55倍 以上的估值下修了約10%,目前已逐漸恢復至 2021 年初的水平。
但從十年的維度來看,汽車行業的估值仍在歷史高位區間震蕩。就比亞迪個股來說,比亞迪股份(H股)最高PE曾經在300倍左右,近期下降到50倍,近兩年的平均PE高達149.23倍。
分紅方面,比亞迪股份在近十年保持了11.37%的分紅率,較臺積電更高。但后者的PE在今年震蕩下行的市場中,跌到了最新的12.75倍,而蘋果公司的最新PE為23.64倍。
以估值和分紅綜合考慮下,臺積電顯然要更契合巴菲特的建倉喜好。
有市場觀點認為,美國通脹見頂后美股的吸引力提升,巴菲特減持比亞迪是為了回歸美國市場抄底。曾在華爾街任職的陳達并不認同該觀點,“伯克希爾·哈撒韋不缺現金,沒有這種必要,比亞迪中的資金并不多?!?/span>
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最新的業績報告,該公司現金和短期投資兩項一共有超過1000億美元。
按照香港聯合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伯克希爾·哈撒韋對比亞迪的持股約為1.91億股,11月15日,這部分股權的市值為373.37億港元(約合47.72億美元)。
巴菲特2008年入股比亞迪的時候,每股成本約為8港元,今年四次減持平均價格已經漲到了每股207.75港元左右,十四年間光是股票單價就已經上漲了2496%,投資收益已經相當豐厚。
摘自-財經雜志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偉大投資者的十大特征,你有幾個?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