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刻意樂觀
時間:23-01-05 來源:進擊波財經
2023,刻意樂觀
00
但凡具體的,都是瑣碎的,都是有瑕疵的,甚至都是令人抓狂的。勇敢,就是一遍遍愛上具體的生活 。而這個生活就是當下的。
也許他不盡如人意。也許他需要很勉力維持才能保持。但他總是有一些讓你難以割舍的。讓你為之奮斗的。
而這些往往只與你自己有關。在別人眼里都是毫無意義的。
01
投資中有一個常用的工具叫做美林時鐘。他將經濟周期分成 復蘇 過熱 滯漲 衰退,每一格都會對應當下更優的投資標的。大體上,作為入門工具他能回答很多問題。
但如果投資可以像做題一樣,記住規律就來完成,那人人都是巴菲特,索羅斯了。顯然真實世界里的投資更難。因為它關乎人性和情緒。情緒每一秒都在千變萬化,幻化出一個新的【象】讓你捉摸不透,讓你迷失其中。
人心中,有他自己的美林時鐘。鐘擺兩頭是極度樂觀 和極度悲觀。我們一直在這兩之間擺動。偏任何一頭過多,我覺得都會有很強的副作用。大體當下,我認為我們得【刻意樂觀】,讓自己保持一個恰當的角度。
02
我有一個粉絲給我投稿,說她得了重度抑郁【醫院確診的】,然后當時她為了抓住救命稻草,和堂妹合資開了一個奶茶店,一人投了20w,她沒有錢,錢是從銀行APP上貸款的。那個奶茶店選址在廈門市一個精神衛生醫院邊上的天橋下,就是她看病的地方。最后奶茶店倒閉。但是由于全神貫注開奶茶店,病都完全好了,比醫院強。
03
這是一個非典型的案例。但他卻無意中說明了一個事情,人總得有點具體的事情做。人如果沒有具體的事情,思路就會游走,一旦過于游走,就會彌散。就像一股氣泄了一樣。人如果每天盯著手機刷無限的消息,也會產生同樣的對生活的厭倦和極度的焦慮。無論是【爽文】【社會負面】【別人暴富的消息】【各種病患消息】等等一切。
很多知識精英,學了一輩子的抽象知識。說起達爾文進化論,平臺戰略,競爭論滔滔不絕。但是對于非常具體的世界是不適應的。一旦他們構建的原本的自洽的虛擬世界觀,被真實世界摧毀了,就會瞬間崩潰,繼而進入徹底悲觀的局面。
生活應該是自己的,是具體的。是米飯香,是好聞的洗衣液洗過的衣服的味道,是陽光殺死被褥上的螨蟲而來的那種特有的味道。花點時間關心下這些具體的事情,就是【刻意樂觀】的一部分。
04
當然,又有很多人的焦慮悲觀來自于在做過于具體的事情,具體到絕望。那就好像盯著一個地方看,看久了眼神也會彌散,周圍的一切都無法關注到。人的大腦,如果完全不思考未來,思考些吃飽穿暖后的理想和抱負,也是會廢掉的。想太多,和沒空想是兩個極端。沒有人可以保持每一分每一秒都處在我們所說的最佳狀態下。
所以【刻意樂觀】不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強顏歡笑。而是在自己滑落到不可控的邊緣前,勒令自己控制住。有時候還是得讓自己“墮落”一下的。那種絕望 焦慮是充滿內耗的。
與其痛苦得消耗自己,還不如過得開心一點吧,真的,放過自己。放過自己,就是要接受大多數東西你得不到,大多數東西你努力了也得不到。你也不可能變成完美的人,過完美的生活。但是我們還得積極地,身心舒適地,面對生活,把手上的牌打打好。不要破位向下。
05
在好的大環境下,樂觀并不是很難的事情。膽子大的人往往還會極度樂觀。但他們很容易把這種慣性帶入到變壞的市場環境中,在錯誤的周期擴張和加杠桿,然后死掉的比比皆是。
在不那么好的大環境下,悲觀也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我想這多少有點不對勁,有點對不住自己,有點隨波逐流,以及可能讓多年后的自己后悔。
我想,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和深入他心中的價值觀。我想我無法改變自己一生要強的執念,也改變不了愛拼才會贏的價值觀。也許路上有坎坷,有波折,有迷惑。但最終我們這代人仍然選擇死磕。
這樣的話,發在B站上,大量的觀眾,都會罵我。但我想他們搞錯了對象。因為我只對自己有要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是求自己心安。
我相信理解這段話的讀者,自然會理解。
06
【刻意樂觀】不等于【盲目樂觀】,或者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有幾種準備的樂觀。就像古代謀士,給主公提計策都是,上中下三策。分別對應不同的成本,代價和收益。我有個好朋友,目前定居在清邁。
做一些生意,其中最搞笑的(真的是聽了我都笑噴了)他在泰國采購了一批榴蓮,準備出口到國內,結果好像有一段時間,進口農產品表面呈現陽性,所以海關暫時把很多通道都停掉了。他的榴蓮卡在那個時間節點,在集裝箱里,發酵膨脹,爆炸,就像不間斷放鞭炮一樣。
在如此風云變化的時候,有時候,你不去做一些事情,甚至會躲避很多坑。這顯然已經和早些年遍地是確定性的機遇的年代不一樣了。比如,他要是不去搞這一批榴蓮,每天在清邁別墅里自我隔離,損失的錢,能過好幾年。
但是,之所以大家還能把這個當笑話,是因為他沒有把【一切家底】變成了【榴蓮】。
07
有時候,當你觀察得足夠久,你會發現自己大多數觀點和結論都是錯誤的。他只是階段性正確罷了。比如有的年份就應該加杠桿,你正好性格相符。你就發了。有的年份,你就應該茍著,有的人天性謹慎,或者正好被什么事情教育了,他就活下去了。
比如前幾年大佬說要延遲滿足。我現在感覺延遲滿足可能是不符合當下和未來的了。因為你延遲了,可能就再也不會有了。。比如你早些年想去的很多地方,因為各種原因耽誤了。這幾年你都去不了,然后最可怕的是等別人再能去的時候,你可能去不了了。
延遲滿足本身也是在確定周期里的一個優秀品質。我看過一本抗戰紀實。里面說,大多數當兵的從來不存錢。當天發了兵餉,當天花掉。因為他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命去花。我想,如果此刻你在戰場上,邊上一顆炮彈飛過,你的一個兄弟瞬間掛掉了。你應該會認同這個觀點。但現在如果是一個繁榮周期的起點。那你這種做法,顯然不利于原始資本的積累。
08
所以當下,我想【刻意樂觀】非常適合我們。但他不是永遠都對的。因為當下,有很多讓我們悲觀的消息。如果我們全盤接受了。那我們顯然就喪失了精氣神。如果我們過度樂觀,那顯然也是不太合適。
保持【刻意樂觀】,就是讓自己更從容,更平靜一點。現在很火的蘇東坡的很多道理,其實講的就是這個事情。
09
有一次我在挪威的峽灣自駕,我們租了一輛Herz的Volvo,前三個小時,我們沉浸在峽灣,雪山,河流的無限組合中很興奮,后來我們逐漸平靜,且感到有一點無聊。
兩個小鎮之間可能需要3-5小時,中間基本理解為無人居住的地帶。小鎮上,有麥當勞,有超市,有Subway,其他的類似于理發店等等那一天正好歇業,如果我沒有記錯他們都是每周固定幾天開門(小于五天),其他日子都歇業。Subway的那個營業員,是東南亞人,來到這里十幾年了,幾乎不回去。
但她并覺得自己孤獨,覺得這就是常態,或者這個小鎮上的所有人都是如此。在人類的5000年歷史上,出現超大規模人口聚集是后20%的事,出現電燈和電燈普及,實現人類活動時間向黑夜衍生是近5%時間里的事情,出現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讓我們一直在線,是近1%的時間的事情。或者說現在,在這個世界上,大量的國家和地區,電燈和互聯網也沒有普及。
我們出現的大量的不適,包括“孤獨““恐懼”焦慮””是因為信息的負荷,已經超越了我們肉體和大腦被無形之手設計時候的負荷。也許,我們現在還在被動適應的階段。還沒有到和諧相處的階段。
10
米蘭昆德拉說:回憶是依稀的微光。
我想,微光的存在給予我們一種力量。一種讓我們穿越當下的迷霧的一種力量。
我相信你也是這樣。總有一些回憶讓你一陣垂頭喪氣。一陣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我想那是因為,我們都是第一次活著,第一次去面對愛的人,去面對討厭的人,去面對抉擇,去面對死亡。面對重大的得到與失去。我們難免不知所措。難免漏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該做沒有做,或者當時膽怯于去做。比如一次鄭重的道別。一次不在乎顏面的傾訴。
11
我想起,兒時的天橋上。賣假勞力士的販子汗流浹背。賣西瓜的老奶奶竟然也是精神抖擻。
天橋下,相向而行的電車的天線又一次糾纏在一起。司機跳下車,嘴里講著國粹。十分鐘后,他們熟練地搞定了一切,各奔東西。電臺里正展望著二十年后的中國。
我想起王鼎鈞在回憶錄中說,在抗戰時期,他從山東逃難到阜陽,路上他遇到了一個女大學生,問他來自哪里。他說山東。女大學生告訴他,終有一天,你的家鄉每一座山都是寶。。他說,他當時沒有辦法想象這種情景。因為當時的每一座山都意味著山民的一生一世的貧困。
12
我想最終引領我們的,就是那種淡淡的樂觀,和那種撲不滅的生命力。
摘自-進擊波財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年底,VC開始打折拿項目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