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億房企僅剩20家,新一輪洗牌已開始
時間:23-01-09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千億房企僅剩20家,新一輪洗牌已開始
2022年,多數規模房企深陷負增長困局,百強房企全年業績有9成下滑。
過去一年,無疑也成為房企洗牌年。
新一輪洗牌最明顯的標志是,千億房企數量銳減一半。
要知道,自2010年萬科成為第一家千億房企以來,房地產行業經歷了長達十多年的黃金時代,2022年行業進入了青銅時代,與此同時,千億房企數量也隨之從峰值逐漸回落,千億房企只剩下20家,較2021年峰值減少了23家。
從千億房企數量的角度來看,行業也一夜之間回到了5年前。
01
千億房企腰斬至20家
2022年,百強房企全年操盤金額僅6.5萬億,同比下降約42%。這一年,足以載入房地產市場發展史冊。
在整體市場延續下行,行業信心處于低位,市場需求和購買力不足的情況下,房企普遍遭遇業績增長瓶頸,2022年,只有20家規模房企全口徑銷售規模過千億。
要知道,過去千億是房企“進階”的關鍵指標。
2017年以來千億房企數量明顯增加,尤其是2018年跳漲至30家,至2020年千億房企數量首次達到歷史頂點,彼時,千億房企數量由2019年34家增加了9個至43家,2021年千億房企數量與2020年持平。
對比2021年,2022年有23家房企掉出千億陣營,其中不乏2021年時排名在前20的房企。
02
千億房企業績大幅縮水
實際上,千億房企數量銳減一半的另一面,是20家千億房企業績大幅度縮水,累計業績較去年平均減少25%左右。
20家千億房企中,除了排在第16位的越秀地產累計業績同比增長6.6%以外,其余19家千億房企業績全部縮水。
比如,排在榜首的碧桂園,全年業績較去年縮水38.81%;排在第二位的保利發展全年業績也較去年下降了15.08%;第三名萬科較去年業績也縮水32.26%。
此外,綠地控股、新城控股等4家房企全年業績縮水50%以上。
從千億房企排名變化來看,前十房企已明顯洗牌,去年排名第21位的建發房產首次躋身第10名,去年前十開外的綠城也來到了第8位,而融創和綠地也被擠出前十房企陣營。與此同時,不少掉出千億陣營的房企從TOP20掉至40位開外。
行業大變局之下,房企之間新一輪洗牌已經開始。
03
部分房企表現仍然堅挺
2022年,近9成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同比下滑,房企銷售業績迎來普降。
其中,TOP100房企中,有36家房企累計業績同比降幅大于50%,累計業績降幅在20%-50%之間的房企數量也達到了32家。此外,有11家房企累計業績為增長。
2022年仍有部分房企表現堅挺,累計降幅在20%以內,它們也恰恰表現出了中國房地產企業的韌性。
這部分房企,一類是央國企,如華潤、招商、建發、越秀、華發等。憑借自身的資金、布局和運營優勢,同時強化產品力和保交付,在本輪行業下行調整周期中表現穩健。
另一類是部分優質民企,如濱江、仁恒、瑞安等。基于自身資金面的安全、產品力在市場上的認可度也較高,在眾多規模房企中表現相對突出,行業排名穩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房企也多集中在今年的千億房企陣營中。
千億俱樂部退潮,房地產行業一個時代也隨之落幕,房地產企業也將迎來開發新模式。
行業規模步入無增長時代,未來三至五年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將保持在13億平方米左右。在行業調整期下,“千億”的規模化要求也將不斷被弱化,企業發展重點也將回歸產品,在日趨加劇的行業競爭中強化發展優勢。
接下來,企業運營改善的核心還是在于銷售端,只有市場筑底回升、銷售回款得到保障,企業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摘自-丁祖昱評樓市
上一篇 | 下一篇 |
---|---|
2023年科技界最受期待的IPO 有哪些?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