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量巨大!李強總理最新發聲,民營經濟大有可為,必須吃改革飯走開放路! 延遲退休、中美經濟、疫情…都有提及
時間:23-03-15 來源:券商中國
信息量巨大!李強總理最新發聲,民營經濟大有可為,必須吃改革飯走開放路!
延遲退休、中美經濟、疫情…都有提及
3月13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來看會議要點及關鍵詞:
關鍵詞:政府施政目標
國務院總理李強:去年十月份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對我們國家今后五年和更長時間的發展作了全面的戰略部署,大家比較關心的重大問題都能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找到清晰的答案。
新一屆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施工圖,與全國人民一道,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今后工作中,有這么幾個方面是我們要重點把握的:
第一是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說到底,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就是為民造福。習近平總書記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始終牢記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這兩個字,扎扎實實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客觀地講,絕大部分老百姓不會天天盯著看GDP增長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業、收入、教育、就醫、生態環境等身邊具體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貼近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去謀劃、推進,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為。
第二是集中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次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特別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但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任何一個總量指標,分攤到14億多的人口基數上,人均水平都比較有限。現在,我們的發展更多地只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視解決“好不好”的問題,特別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等。總的來說,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三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我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還是要“吃改革飯、走開放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深化改革開放中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關鍵詞:5%
國務院總理李強:達到增長5%的預定目標需要打好組合拳:宏觀政策組合拳;擴大需求組合拳;改革創新組合拳;防范化解風險組合拳。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現在定在5%左右,這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以后確定的。當然,現在我們經濟總量大了,總量已經過了120萬億,而且現在新的挑戰也不少。在這種高基數上,要達到5%左右的增長目標,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我們倍加努力。
關鍵詞:經濟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強:具體工作當中,要打好這么幾套組合拳:第一,打好宏觀政策的組合拳;第二,打好擴大需求的組合拳,包括內需、外需、投資;第三,打好改革創新的組合拳,包括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等等;第四,打好防范化解風險的組合拳。這些組合拳每一套都有非常豐富的具體內涵,我們會根據實踐的需要,不斷充實、調整、優化這些組合拳的具體內容。
我們的經濟發展首先有很多有利條件,比如我們的市場規模巨大,具有不可替代性,產業體系完備,人力資源豐富,發展基數很厚實,特別重要的是我們國家制度優勢顯著。講到困難,實際上大家都有困難,今年中國的困難也不少。但是靜下心想一想,我們哪一個時候,哪一年沒有碰到困難?我們從來都是在不斷克服困難當中實現新的發展,創造新的奇跡。
像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聽得最多的故事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都很勵志,講的都是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自強不息的精神。中國人從來沒有被任何困難所壓倒。從今年開年以后這兩個月的經濟運行情況看,中國經濟出現了企穩回升的態勢,我看最近一些國際機構也調高了對中國今年經濟的預期。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我想用八個字來概括:長風破浪,未來可期,對此我充滿信心。
關鍵詞:香港、澳門
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央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發揮香港、澳門的獨特優勢和特點。香港、澳門回歸以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三大中心的地位沒有變,而且得到了加強和鞏固,澳門作為國際旅游休閑中心仍然享譽全球。確實,這幾年受各種因素影響,香港、澳門在發展當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我認為這是暫時的困難,是發展中的困難。中央政府將全面準確,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全力支持香港、澳門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相信有祖國作為堅強后盾,有“一國兩制”制度保障,香港、澳門的作用和地位只會加強,不會削弱,香港、澳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關鍵詞:人才紅利
國務院總理李強:我們國家現在適合勞動年齡人口已經有近9億人,每年新增勞動力是1500萬人,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中國一個巨大優勢或者說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經超過2.4億,每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經達到14年。因此,可以說我們的人口紅利并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逐步形成,發展的動力依舊強勁。
關鍵詞:糧食生產
國務院總理李強:我們國家已經連續八年年糧食產量超過1.3萬億斤,總體上看我們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下一步,我們會抓住兩個要害:第一是耕地,第二是種子。不斷地提高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產能力。我特別想跟農民朋友說句話,國家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鼓勵大家多種糧,一定要確保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我們自己手中。
關鍵詞:中美經濟
國務院總理李強:中美兩國“脫鉤”的論調有時候還比較熱,但不知到底有多少人在這種炒作中真正受益。中美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從對方的發展當中受益。中美可以合作,中美應該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為,圍堵打壓對誰都沒有好處。
關鍵詞:改革開放
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改革開放發展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據我掌握的情況資料看,絕大多數外資企業仍然是看好在華的發展前景。去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1890多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這個數據與疫情之前、就是三年之前做比較,我們還多了近500億美元,說明中國仍然是全球的投資高地。對外開放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策,不管外部形勢發生什么變化,我們一定會堅定不移向前推進。
這里,我特別想說一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共享發展機遇的重大舉措。進博會已經在上海連續辦了五屆,即使在疫情情況下也從來沒有中斷,很榮幸,五屆我都參加了。進博會的舉辦充分說明開放的中國大市場是世界各國企業發展的大機遇。今年,我們還會對接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環境會越來越好,服務會越來越優,開放的中國、發展的中國歡迎大家來投資興業。
關鍵詞: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家
國務院總理李強:第一,“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長久之策,過去沒有變,以后更不會變。確實,去年有段時間,社會上有一些不正確的議論,使一些民營企業家內心感到憂慮。其實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確的。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作了強調。對此,我們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
第二,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我們將在新起點上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從發展空間看,中國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需求,還有很多新領域新賽道有待開拓,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民營經濟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第三,時代呼喚廣大民營企業家譜寫新的創業史。這也是我特別想說的一點。經濟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也依賴客觀條件,但更需要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希望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堅定信心再出發。說到這里,我不由想起當年江浙等地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時,創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雖然現在創業的模式、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當時那樣一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是永遠需要的。我們各級領導干部要真誠關心、服務民營企業,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帶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創業者、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我相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民營企業家一定能譜寫出更加輝煌的創業史。
關鍵詞:穩就業、延遲退休
國務院總理李強:第一個問題,就業問題。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靠發展經濟。具體工作中,我們將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進一步加大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從就業看,有一定壓力,但從發展看,注入的是蓬勃的活力。我們將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幫助年輕人通過勞動和奮斗,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第二個問題,人口負增長問題。我國人口增長由正轉負,有人擔心人口紅利會不會就此消失,我看沒那么簡單。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國有近9億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都超過1500萬,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中國的突出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可以說,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當然,我們對人口增減可能帶來的問題還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積極應對。
至于延遲退休政策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充分論證,在適當時候穩妥推出。
關鍵詞:疫情防控
國務院總理李強:疫情三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同心抗疫,現在已經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三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防控,因時因勢不斷優化調整各種防控措施。在疫情初期傳播力比較強的時候,我們國家果斷采取措施,實現“乙類甲管”,有效地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我們國家的疫苗開發、藥物開發以及后來疫苗接種的普及贏得了寶貴時間。后來,隨著病毒致病力的減弱,也隨著我們國家防控能力的提高,又對一系列防控措施進行了優化調整,適時地進行了防控的轉段,實行了“乙類乙管”。
實踐證明,中國疫情防控的各項策略、措施是完全正確的,防控的成效是巨大的。人類與病毒做斗爭是一個長期、漫長的歷史過程,現在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依然存在,我們一直在跟蹤研判,及時做好預警預測,而且我們現在也制定了不同場景下怎樣應對可能出現的疫情傳播風險的各種預案。我們還會加強各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加快新的疫苗藥物的開發,同時我們一直保持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合作,共同維護人類健康福祉。
關鍵詞:兩岸交流和合作
國務院總理李強: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我們常說血濃于水,打斷骨頭連著筋。我們將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合作,要讓更多的臺胞、臺企到大陸來,不僅是讓他們愿意來,還要融得進,有更好的發展。早日實現兩岸的正常往來、恢復常態化的合作是我們的共同期盼,更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摘自-券商中國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劉潤:硅谷銀行48小時閃崩,你需要知道的10件...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