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股市 像極了20年前的房地產!
時間:23-04-13 來源:葉檀樓市
中國股市 像極了20年前的房地產!
王五昨天和我通電話閑聊,他說近期螺紋鋼(鋼材的一種)商品的價格走勢不太好,感覺房地產投資的景氣度還沒有完全恢復。
我看了下盤面,螺紋鋼主力合約價格從前期高點約4400元/噸,下跌至目前的約3950元/噸,下跌幅度超過9%。
這樣的盤面引起了我的思考:房地產行業雖然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但是顯然已經過了高速發展的階段。
2022年底,我國住戶存款累計金額已經超過120萬億元,天量的貨幣將來該流向何處?
過去數十年,中國的資金有不少都流向了房地產行業,造就了一波又一波的房地產牛市。而美國的資金則流向了股市,也同樣造就了一波又一波的股票牛市。
如今,房地產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房價恐怕難以再次大幅上漲;當然房地產涉及到地方的土地財政收入,價格也難大幅下跌。
然而資金天性逐利避險,一定會流向上漲阻力更小的資產池子里。
所以,有沒有一種可能,今天的股市摸著美國股市的石頭過河,走出與GDP增速相匹配的慢牛?
有沒有一種概率,今天的股市就像20年前的房地產,將承接天量貨幣,改變居民的財富分配?
1
4月10日,滬深交易所主板注冊制首批企業正式上市,這標志著科創板、創業板、主板市場迎來了全面注冊制時代。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對此表示,注冊制有四個重要的變化:
1.理念的變化,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監管部門不對企業的投資價值作判斷。
2.把關方式的變化,主要通過問詢把好信息披露質量關,壓實發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
3.透明度的變化,開門搞審核,審核注冊的標準、程序、問詢內容、過程、結果全部公開,監督制衡更加嚴格,讓公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4.監管執法的變化,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露頭就打,實行行政、民事、刑事立體處罰,形成強有力的震懾。
意思是,證監會將來的工作重心將會從“嚴進寬出”,轉向“寬進嚴出”。
企業將來上市的門檻有所降低,但是財務造假、信息瞞報等不僅將會嚴懲企業,也會嚴懲中介,比如券商、審計等機構。
比如勝通集團債券違約,相關的中介機構中天運會計師事務所、粵開證券、國海證券等被證監會分別警示,并分別罰款數千萬元。
比如4月6日,證監會官網顯示,中信證券、國開證券因為未對華鈺礦業項目勤勉盡責而遭到監管點名。
又比如4月10日,一字板跌停的東方材料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華為將合資運營TD TECH,但遭到華為否認。隨后,上交所對東方材料發出監管函,就公司非公開發行事項提出監管要求。
另外證監會注冊制啟動以來,股市退市制度也在配套完善中,我國股市退市企業數量逐年增多。
比如2019年至2022年,退市公司數量分別為11家、16家、20家、42家,退市企業數量創出歷史新高。
這些說明了什么?
說明全面注冊制度下,中國股市的違規違法成本是在有序提高:先試點實驗、再擴大推廣。
無論是股東、莊家、還是券商、律所等中介機構,將來只要露頭就打、踩線就查,甚至受到刑事處罰。
股市各方參與者在“有命賺錢、沒命花”的趨勢下,也將越來越理性,股市的制度也將從根本實現“刀刃向內”的變革。
總結一下,全面注冊制下的股市制度一定是越來越完善,股市結構也越來越科技化、創新化,上市公司的整體利潤也將穩定向上,包括房市在內的資金大概率將會逐漸涌入股市,推升股市走出長牛,跑贏通脹。
2
接下來有個問題,中國股市已經在3000點上下徘徊太久,中國股市為企業發展進行了太多的融資,它能像20年前的房地產一樣帶來財富的保值、增值嗎?
我們通過一組數據來進行回答:
美國道瓊斯指數20世紀60、70年代,在500點~1000點區間內整整震蕩整理了近20年。
美國整整一代股民都已經麻木了,他們經歷了通貨膨脹、經濟衰退、越南戰爭等,完全對股市上漲提不起希望了。
但是美國股市震蕩了近20年后,在1983年左右突破了1000點之后,開啟了“不回頭”的牛市,最高漲至35000點以上。
從道瓊斯1000點來算,美國股市40年間上漲了35倍以上;而從500點來計算,美國股市則上漲了70倍以上。
所以,我們股市雖然在上證3000點震蕩太久,但是也是一種沉淀、一種準備,更是一種厚積薄發。
最后,我個人覺得全面注冊制度下,中國股市將來的整體表現一定會越來越穩,重心逐步抬升。
不過,股市內部的分化也會越來越劇烈。
舉個例子,
股市之前上市企業數量少、資金容量小。市場一有風吹草動,資金聞風而至就容易把大盤注入很多泡沫,大盤容易暴漲暴跌。
全面注冊制后,上市數量越來越多,資金容量越來越大;資金很難對整個大盤掀起太多的風浪,但是對板塊的進攻將更加集中,也就是說板塊指數暴漲暴跌的概率增大。
但是,也因為股市資金容量大了,板塊越來越多元化,反倒整個股市內部有了對沖作用,穩定了整個指數。
比如,近期成長賽道的人工智能大幅回調,但是價值賽道的石油石化板塊卻在上漲;成長賽道下跌、價值賽道上漲,股市內部一個漲、一個跌,就對沖掉了,保證了大盤整體的穩定性。
所以,我個人覺得中國股市的阿爾法行情將會越來越難、越來越極致,也就是說內部選股的勝率和賠率性價比越來越低,對職業投資人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相反,中國股市的貝塔行情將會越來越確定,越來越友好,也就說股市整體的指數上漲概率和賠率越來越好,對普通老百姓是個歷史機會。
一句話,長期來看,指數的投資機會遠遠大于個股的投資機會。中國股市的寬基指數(滬深300、創業板50等指數),可能就像40年前美國的股市,可能就像中國20年的房地產。
而我們人生發財靠周期,抓住一波,能夠成為中產,抓住兩波,則可以實現財務自由,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定投、指數投資等抓住這一波全面注冊制的長期慢牛。
中國股市將來會接棒房地產,承接居民財富嗎?大家是怎么認為的呢?
摘自-葉檀樓市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顯微鏡下的人口負增長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