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斌最新對話:AI可能比互聯網更具有壟斷性,我們重倉美股 AI的幾家龍頭
時間:23-05-12 來源:六里投資報
但斌最新對話:AI可能比互聯網更具有壟斷性,我們重倉美股
AI的幾家龍頭
近日,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在一場線上交流中暢談了自己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價值投資的看法。
但斌表示,價值投資是真理,而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只不過,在不同的國家,價值投資也要結合各個國家本身的特色。
比如巴菲特投資了可口可樂,放在中國,龍頭白酒同樣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擁有超深護城河的超級品牌。
投資報梳理了但斌對話中針對近期的兩大主要熱點——AI和中特估所闡述的觀點。
在AI方面,但斌頗為認同比爾·蓋茨的觀點,即AI是繼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產業革命,只不過AI可能會更加具有壟斷性。
在中特估方面,但斌認為,還要分門別類來看,比如電信運營商的重估,背后有其邏輯根據。
但一些項目類公司,其商業模式本身值得商榷,隱含了現金流無法收回的風險,過往的低估值存在合理性,短期更多是主題性的炒作。
投資報(ID:liulishidian)整理提煉了但斌的交流要點和精彩內容:
1.最近在網上,我對這種AI熱潮也有一些提醒……
ChatGPT就類似于上帝,它的壟斷性比2000年以來的互聯網要更壟斷。勝家可能就是唯一的。
當然,具體的應用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同的公司,但真正的大模型,可能就是獨一家了,而且這個競爭會非常激烈。
很可能,大公司勝出的可能性比較大。
那其他參與炒作的公司,它很可能就是面臨毀滅性的結果了。
2.其實從護城河的角度來說,很多中特估的公司,他們本身的商業模式還是有待商榷的。
比方說工程類的公司、項目類的公司,你今年的業績很好;
但長期5年后、10年以后,你的項目在哪里?
有些海外接的項目這個錢能不能正?;乇??能不能拿回來?
碰到動蕩的情況要怎么處理?
我們從護城河這個角度來說,項目類的中字頭公司,其實它過去估值低,是有合理邏輯的。
當然,短期政策支持可能會有一個階段性炒作,這是另當別論。
3.類似于ChatGPT的AI革命,我比較認同比爾蓋茨的一種說法,它可能是類似于互聯網的一個產業革命……
但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說,它可能更是勝者為王的、比互聯網還要壟斷的這樣一個行業。
所以說,我們現在主要是重倉在美股的幾家龍頭公司上。
這個行業我們是非常看好的。
AI可能比互聯網
更為壟斷以及勝者為王
問:這次巴菲特股東大會有很多的亮點,包括日本的投資、新能源、AI等等,這一系列當中您最關注的亮點是什么?
但斌:我個人是這么看的,其實巴菲特股東大會所表達的信息幾十年來沒有太大的變化。
日本的投資,它其實是一個能源的方向,估值也是非常低的,靠分紅可能幾年就拿回來本了。
它體現了安全邊際,包括歷史悠久公司的長久未來價值這樣一個方向。
還有AI,巴菲特也舉了原子彈這個例子。
原子彈,當初大家也寄希望于發生一種大的變化,但沒想到其實它最后甚至有可能毀滅地球。
AI的發展,確確實實也不知道未來會造成什么樣的變化。
也可能就像馬斯克和AI的創始人所擔心的那樣,也可能是毀滅人類的、堪比原子彈的一個武器。
當然它對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本身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回歸到投資本質,我們也看到,其實巴菲特對所謂的這樣一種熱點,還是保持著一個比較謹慎的態度。
最近在網上,我對這種AI熱潮也有一些提醒。
在最熱點的時候,我覺得還是要注意風險。
因為我們看到,這樣一個變革的新的模式的產生,它雖然就像比爾蓋茨說的,可能是比互聯網還要改變人類的一種方式、技術。
但ChatGPT就類似于上帝,它的壟斷性比2000年以來的互聯網要更壟斷。
勝家可能就是唯一的。
當然,具體的應用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同的公司,但真正的大模型,可能就是獨一家了,而且這個競爭會非常激烈。
很可能,大公司勝出的可能性比較大。
那其他參與炒作的公司,它很可能就是面臨毀滅性的這樣一種結果了。
巴菲特對新事物,他其實是有理解的。但具體到投資上,他還是比較慎重的。
在美股當中,微軟和英偉達還算是有業績,并且有應用可以用來對未來的判斷。
真正靠夢想去投資的話,在美股當中并沒有太多的氣氛。
巴菲特的股東會,我覺得還是表達了這個東西。
在國內,我們講所謂的價值投資,我不太認為這是價值投資。
像現在的AI,它這個是熱點投資或者叫趨勢投資。
真正的價值投資,一類是看分紅。你投這一筆錢,多少年能夠回本。
第二,很多朋友說,亞馬遜不是也虧錢嘛?
但是,像這樣的一類公司,我們主要還是看它的現金流。
今天當下它不賺錢,但它這個業務模式其實已經產生了巨大的現金流。
在未來,它的開支一旦下降,很可能會產生巨額的利潤。
我們看到,國內所謂的熱點投資,企業本身的護城河其實是沒有的。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的競爭的結果,可能是毀滅價值的。
當然在熱點勢頭來的時候,參與投機一把可能沒問題,但是要說是價值投資的話,我覺得這還是有問題的。
我們很多朋友的交易,就是隔天交易、隔周交易、隔月交易,他根本就不考慮10年以后的結果。
就我本人來說,東方港灣在過去18年、19年的歷程當中,我們也在不斷犯錯誤、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包括這兩年,我們也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這個挑戰的過程種我們也在反思,該堅持什么。
在中國到底能不能堅持價值投資?當然可以。
巴菲特股東大會的亮點,或者說主題,就是這樣幾個方向。
價值投資放之四海而皆準
適用于各個國家
問:如果在一個新興市場當中,有沒有開疆拓土價值投資的土壤?
但斌:我個人是這么認為,價值投資它放之四海而皆準。
印度有印度的巴菲特,每個國家都有適合的土壤。
我認為價值投資是個真理,它是適用性的。
只是,中國有中國的特色。
比如說在美國,可能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那在中國那你不能簡單就復制過來,比如說投紅牛等等這些東西。
那我們看,其實中國有類似的龍頭白酒這樣的超級品牌,護城河很深很寬這樣的公司。
比如說在印度,巴菲特也買了一些相關的體現印度特色的公司,獲得了成功。
所以說,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產業特征,它可能會有不同的表達。
比較有幸,在中國過去40多年改革開放當中,我們有很多的商業模式是跟隨著世界一起在發展的,比方說互聯網。
但是比較遺憾的是,最好的這些公司沒有在我們A股上市,是在港股和美股上市。
我們可以看到,像網易、百度、騰訊,這些早期上市的公司都是幾千倍、幾百倍的上漲。
這個錢讓老外賺走了,這是我覺得最大的遺憾。
因為我們剛剛實行注冊制,不是一開始就是注冊制。
我記得,當年中石油想上市的時候,我們國內的A股投資者反對,說盤太大了,反對上市。
后來沒辦法到香港上市,好像是一塊二毛多上市,巴菲特一塊五買了很多,在八九塊錢賣的時候,
我們中國投資者說,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你不讓我買,強烈要求回來。
回來以后就16.7元/股發行的,47元、48元/股開盤,然后就一路春水向東流。
今年我們說中特估重估,好不容易回來點。
當年如果我們是注冊制,中石油也在一塊兩毛多,跟香港一樣價格上市。
就算現在它也是一個正貢獻。
還有退市機制,包括漲跌停板制度,其實這個漲跌停板制度讓我們的市場效率大大下降。
我們看香港和美國,比方說最近美國出現銀行崩盤的情況。
你看它一天跌50%、70%、80%,幾天1000億的公司就跌沒了,現在已經3家上千億的公司沒有了。
而且美聯儲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在加息。
這種出清它其實是非常非??斓?,因為沒有漲跌停板。
去年納斯達克跌了33%,很多公司,包括中概股,跌了百分之八九十的比比皆是。
如果你今天買入一家差的公司,報出負的業績,或者說出問題,第二天可能就跌沒了,跌90%,
我想這樣的話,這個市場會更理性地做投資。
我們看到,在周五,蘋果大漲百分之四點幾,這也是給巴菲特股東大會的禮物,也是向巴菲特的致敬。
其實你可以看,930億的利潤,900億的回購,還有分紅。
你想想這個回購,去年900億,今年900億,它回購完以后就注銷了,每年5%,相當于提高了股東的權益。
每年都這樣的話,你想它這個公司能跌嗎?
所以,每個國家都會有好公司,都會有好的產業,當然,好的資本結構會讓這種風格如虎添翼。
所以我個人認為,價值投資本身肯定是一個世界語言,它是個真理,只是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不一樣的地方。
只是價值投資有時候你買的東西不性感,你的持股體驗很糟糕,但時間是站在你這一邊。
項目類公司估值低
背后存在其合理
問:這一波大家現在去挖掘中特估,您覺得現在價值回歸的空間大不大?在中特估概念當中最有可能最后綻放的又會是誰?
但斌:我們看,中字頭的很多公司過去總體來說表現不太好。
對于中特估,還是希望這些公司本身,包括在政策指引之下,能有一個相對好的表現。
如果說從炒的角度,階段性的表現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中國畢竟它其實受短期政策支持的影響是特別大的,包括政策對行業的毀滅性也是一樣的。
政策的變化會在某個階段推動一些行業、一些公司做重估,這有一定道理。
但我們說價值投資本身,一個核心是護城河、安全邊際。
其實從護城河的角度來說,很多中特估的公司,他們本身的商業模式還是有待商榷的。
比方說工程類的公司、項目類的公司,你今年的業績很好,比如說經濟不行可能還是要加大投資,這兩年可以。
但長期5年后、10年以后,你的項目在哪里?
在一些海外地區,你接的項目這個錢能不能正?;乇??能不能拿回來
碰到動蕩的情況要怎么處理?
我們從護城河這個角度來說,項目類的中字頭公司,其實它過去估值低,它是有合理的邏輯的。
當然,短期政策支持可能會有一個階段性炒作,這是另當別論。
比如說像電信類這樣一些公司,那可能中美兩國關系緊張以后,外資不讓投了。
外資撤出的時候,可能這些公司被打得很低,這可能有個重估的過程。
當然現在這一波漲起來,又加了云,說云也要加上市值。
其實云的這種商業模式,在美國我們看到,亞馬遜也好,谷歌也好,包括微軟,他們的這方面業務支撐了他們估值的相當大比重,增長也比較快。
在中國,過去有像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現在電信類的幾家加進來了。
包括ChatGPT,或者說AI革命,可能對數據又賦予了新的意義,這方面可能也添加在里面。
包括數據化的處理,到底是哪一個商業模式最終會勝出,我不是特別確定,我也不是特別懂。
但是總的來說,這一類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而且它的護城河的寬度和強度,要遠遠強于項目類公司
中特估的這些公司,過去的我們有疑慮的商業壁壘,在未來又會怎么樣演化?
我們說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某種意義上是畫了個加引號的等號。
因為只有長期構建的護城河,才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巴菲特的投資最核心的是,幾筆重大的投資,它其實是經歷了滄桑歲月的考驗,最終是勝出了。
重倉美股AI龍頭
AI最后的壟斷性可能更強
問:未來這一個階段當中,最看好哪個行業,或者說哪些行業具有投資的價值?
但斌:現在我們持倉最大的還是互聯網,或者說AI這個方向,當然主要是美股的幾大公司。
類似于ChatGPT的AI革命,我比較認同比爾蓋茨的一種說法,它可能是類似于互聯網的一個產業革命。
相關的行業可能會出一些比較好的公司。
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說,它可能更是勝者為王的、比互聯網還要壟斷的這樣一個行業。
所以說,我們現在主要是重倉在美股的幾家龍頭公司上。
這個行業我們是非??春玫摹?/span>
傳統的消費行業,世事變換,消費永不眠,我個人認為消費這個行業從長期的邏輯來看,還是有一些機會。
另外我們看,其實巴菲特成功的投資中還有他投資產險。
中國相關的這樣一些行業,可能也有一個重估的過程。
摘自-六里投資報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美國人真的開始害怕AI了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