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年內漲超220%!扒一扒英偉達的 逆天財報
時間:23-08-31 來源:秦朔朋友圈
股價年內漲超220%!扒一扒英偉達的
逆天財報
作為人工智能(AI)大時代最賺錢的公司,英偉達本季度交出了一份驚為天人的成績單——
二季度營收135億美元,創季度新高且同比增長超100%。公司預期三季度該數字將達到160億美元。
事實上,5月時的英偉達業績指引就已經引爆了市場,而本季度的實際數據更是超出了預期和指引,盈利能力創歷史新高,一方面是高毛利的數據中心業務占比提升、高性能芯片在出貨量中占比提升;另一方面是收入快速增長帶來的費用率快速下降。
2022年11月,ChatGPT上線了,這就是一個所謂的“Aha Moment”(頓悟時刻)。谷歌、亞馬遜、微軟云等主要云提供商都在采用英偉達的H100 GPU(圖形處理器)來加速生成AI模型,用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的話來說,“采用生成式AI的競賽已經打響。”
更可怕的是,放眼望去,英偉達目前在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目前的關鍵問題在于,短期大漲之后,如何權衡英偉達的強盈利能力和估值?在GPU供不應求的背景下,英偉達后續供給能否加速、產品創新如何演進?面對態度強硬的美聯儲,宏觀環境又將給英偉達和廣大科技股群體帶來何種沖擊?
1
英偉達盈利創歷史新高
早在今年6月的文章中(見《黃仁勛和他的“萬億市值帝國”英偉達》),筆者就介紹了被譽為“圖形界的喬布斯”的黃仁勛。當時,英偉達的市值剛剛超過1萬億美元,而今已逼近1.2萬億美元。
由于ChatGPT走火,英偉達作為AI算力背后的基石,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明星。很多人可能會問,GPU和CPU的差別是什么?簡單來說,GPU和CPU的最大區別在于內核數量的不同,GPU由數百個較小的內核組成,通常的CPU可能也就是4~16個內核而已,CPU擅長數學運算等復雜操作,GPU擅長對大量數據進行簡單操作,即一個是復雜的勞動,一個是大量并行的工作。因為動畫的生成和視頻的處理需要大量的并行計算,所以GPU更加適合。
英偉達的顯卡是獨立于CPU的,所以也叫做獨立顯卡,而“CPU巨頭”英特爾(Intel)做的也是顯卡,但是被集成進了CPU,叫做集成顯卡。
英偉達第二季度財報的關鍵要點包括:強勁的財報超出分析師預期,預計第三季度收入高于分析師預期。
具體而言,公司營收總收入為1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01%;毛利率為70.1%,較去年同期上升26.6個百分點;營業支出為26.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0%;凈利潤為6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843%;每股營收(EPS)初步盈余為2.48,較去年同期上漲854%;運營現金流剩余量為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升399%。其自由現金流量為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28%。這可能也是為何英偉達在股價頗高之際,仍宣布將回購250億美元股票的原因。
英偉達還在財報會議上宣布了一些新產品和合作伙伴關系,其中包括推出新的Grace CPU和Hopper GPU,以及與Microsoft合作將AI引入云服務;它下一代HBM3e內存版本的AI芯片GH200預計將于2024年中期上市。
而競爭對手如AMD的AI相關產品最早要于第四季度上市,目前行業并未看到能與英偉達競爭的產品。這一切都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他們預計英偉達將繼續受益于對AI和游戲芯片不斷增長的需求。
庫存是限制英偉達營收和AI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此次公司表示,會縮短周期時間,并和合作伙伴增加產能,在未來幾個月的產能會有所增加。在上游供應中,臺積電的CoWoS產能是限制英偉達的一大因素,HBM的供應也相對緊缺。目前,臺積電正大力擴大CoWoS產能。
《金融時報》近期報道稱,三位接近英偉達的人士透露,英偉達正計劃將頂級 H100 AI處理器的產量至少提高兩倍,將2024年預計出貨量控制在150萬至200萬顆之間。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黃仁勛也表示,庫存比上一季度增加了 53%,希望能滿足并確保對數據中心芯片的長期需求。
2
數據中心吸金超百億美元
英偉達業績的亮眼表現,主要受益于市場對先進且功能強大的AI和機器學習芯片需求激增。從微軟、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頭,到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科技巨頭,全球科技行業正爭相采購英偉達芯片,以提升自己的數據中心實力,從而加速自身AI服務的發展并獲得優異業績。
就像新的一波淘金熱,英偉達就是初期唯一的供應商,正在盡可能地利用其壟斷地位牟利,因為它也知道競爭對手將在未來幾年拼命趕超。
短短幾個月內,英偉達第二季度的數據中心銷售額就達到了103億美元,是三個月前銷售額的兩倍有余!
我們再回過頭來具體來看看英偉達的業務板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數據中心(Data Center):這正是當下最熱的業務板塊。英偉達提供用于數據中心的高性能計算解決方案,他們的GPU被廣泛應用于加速數據中心的AI、深度學習、科學計算和大規模數據處理等工作負載。
2、游戲平臺(Gaming Platform):英偉達在設計、開發和銷售高性能的GPU,用于游戲主機、個人電腦和游戲筆記本電腦等設備。
3、AI(AI):英偉達的GPU被廣泛用于加速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任務。英偉達還提供用于訓練和推理的AI軟件工具和開發平臺。
4、自動駕駛汽車(Automotive):英偉達通過提供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幫助汽車制造商實現自動駕駛技術。他們的計算平臺包括GPU、軟件和傳感器等。
5、專業可視化(Professional Visualization):英偉達的GPU技術也廣泛應用于專業可視化領域,如電影制作、設計等,其產品用于實現高質量的圖形渲染和模擬。
此次,英偉達最賺錢的數據中心部門的營收為創紀錄的10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71%。盡管AI是當前的焦點,但英偉達的業績表現也得益于其它市場的復蘇。用于游戲主機和其他設備的芯片銷量獲得了一年多以來的首次正增長,且增幅超過預期;為汽車行業提供芯片的小型部門也在穩步發展。
具體而言,游戲部門二季度營收收入為24.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2%。經歷了一整年的疲軟,英偉達宣布推出適用于游戲的NVIDIA Avatar Cloud Engine(ACE),通過AI為非玩家角色加入智能;專業可視化(即和元宇宙相關)的營收收入為3.79億美元,同比下跌24%。
英偉達與Pixar、AdoBe、Apple和Autodesk聯合組建OpenUSD聯盟,推廣場景圖像的標準化和開發;汽車行業的營收為2.53億,同比上漲15%。他們會與聯發科合作,為全球OEM廠商開發主流汽車晶片系統。
3
華爾街繼續提升目標價
英偉達仍是納斯達克表現最強勁的股票,年初至今上漲近220%,而排名第二的Meta為114%左右。
業績公布前,華爾街已經提高了對英偉達的預期,但在看到業績大幅超預期后,一波波證券公司立即提高了目標價格。
摩根大通、富國銀行、Evercore ISI和TD Cowen近日將英偉達目標價提高至600美元,而Bernstein更是從475美元大幅提高至675美元。超過50家追蹤英偉達的證券公司設定的平均目標價,如今已從業績發布前的515美元上調至580美元,幾乎是三個月前的300美元的兩倍!
這意味著,即便今日股價已創新高,但英偉達仍有超過15.5%的潛在上行空間,而最看漲的機構預計該公司業績在未來12個月漲幅可能超過一倍。
從投資行業的觀點來看,例如煜德投資的美股研究員杜宛忻宜一路以來都看好AI和英偉達的前景,她對筆者提及,短期漲幅過高可能會出現獲利了結的壓力,但英偉達的GAAP估值接近50倍,non-GAAP估值為45倍,中期而言估值并不算過貴,而且歷史上出現過更高的估值。
她對此稱,有一種比較粗暴但可提供參考的四季度指引預測思路:假設A100不再出貨,原本屬于A100的CoWos產能全部分給H100,對應50~60萬片H100,2萬美元一片,對應100~120億美元的收入,原本預期的10萬片左右A100出貨量大致切換為10~15萬片L40S,對應10~15億美元收入,總計至少110~135億美元芯片收入,加20億左右網絡設備,總計130~150億美元左右數據中心業務收入,那么2023年數據中心業務400億美元左右。
因此,2023年數據中心業務業績有持續超預期空間,主要受制于供給限制,進入2024年則需考慮需求因素,主要的兩個跟蹤點包括:
①殺手級應用的推出節奏;
②各大云廠商對2024年資本開支的指引和判斷。
2023年全球云計算資本開支1700億,400億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占比24%左右;假設2024年全球云計算資本開支較去年同比上漲20%,數據中心業務占比30%,對應600億左右收入。
基于此,機構上調23/24年凈利潤預測至250億美元/340億美元,對應400億美元/600億美元數據中心業務收入,目前市值對應同期的47倍和34倍。
杜宛忻宜認為,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2021年突破100億收入體量,此后3~4年CAGR (年化復合增長率)50%,市占率95%以上,毛利率70%以上,如此大的體量下高速增長、保持高毛利、壟斷競爭地位。
歷史上出現過這樣的增長指標的公司普遍都是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極強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因此事實上英偉達并不是一個硬件公司,其販賣的是一個系統、生態。
傳奇投資人Druckenmiller再度力挺AI,“如果我在AI上的判斷正確,我可以再持有英偉達兩到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4
英偉達股票有哪些風險?
市場顯然相信英偉達能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也應警惕未來幾個季度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
首先,它的表現最終將取決于其向市場供貨的速度。強勁的數據表明目前這還不是問題,英偉達正在解決供應鏈問題,但考慮到媒體報道稱英偉達可能計劃在2024年將其備受歡迎的AI芯片產量提高三倍甚至四倍,這仍然是一個潛在風險。
其次,可能目前最大的威脅是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英偉達和其他美國芯片制造商被禁止向中國公司出口最先進的芯片。然而,該行業已經利用了一些漏洞,例如向中國出售先進但非頂級的芯片。英偉達表示,該公司相信目前的限制措施正在產生預期效果,預計近期不會遭受重大的財務打擊。
第三,對AI芯片的旺盛需求最終會受到某種形式的現實檢驗。幾乎每家科技相關的企業似乎都在大力投資于AI領域,而英偉達幾乎攫取了所有用于重要硬件的資金。然而,如果企業無法從AI投資中獲得回報,或者如果企業發現更難將他們自己的AI應用變現,支出就會放緩,我們可能會看到一輪洗牌。
雖然這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但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成為一種威脅,因為屆時科技公司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證明他們的巨額投資是合理的,并且要證明AI可以為他們提供服務,而不僅僅是英偉達。
最后,英偉達的估值如上所述并不能算夸張,英偉達在取得了相當大的領先優勢后,已經獲得了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巨大溢價。但這一優勢何時縮小將取決于其他芯片制造商的追趕速度。
摘自-秦朔朋友圈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華為Mate60系列的芯片,哪來的?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