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兩個好的基金經理要離開啊…
時間:23-10-27 來源:拾三圓
又有兩個好的基金經理要離開啊…
今天的熱搜真是熱鬧,章子怡和汪峰離婚,本以為汪峰老師這次終于能擁有自己的高位熱搜,卻不想被A股搶了風頭。
多個詞條下,是股民、基民們慷慨激昂的控訴,看到大家這么有精神,我真是欣慰啊。
畢竟上周末沒有什么特別重大的利好,唯一有點驚到我的消息是又有績優基金經理離職、離任了。
01
業績輝煌的張堃
張堃有16年的從業經驗和8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曾任職于國泰君安證券、長盛基金,是2014年加入的諾安基金,2015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
離職的時候管理規模為88.55億元,除了今年上半年剛接任的那2只基金,剩余3只的基金的任職回報均為正。
其中,諾安先鋒和諾安優選回報的任職回報都達到了50%以上。
諾安優選回報算是張堃的代表作了,2020年9月接任,任職回報為57.54%,最大回撤-25.33%。
張堃接手這只基金,稱得上是臨危受命,一是基金的規模非常可憐,一度在清盤線周圍徘徊;二是業績走勢十分平,前期甚至一度沒有跑過業績基準。
目前的規模讓張堃直接做到了41億元,截至10月20日,超額回報為87.42%。(數據來源:Choice)
這只基金業績起不來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資產配置,基金的股票倉位除了2019年中報時來到了74.49%,其余時段基本在0~11%。
因此收益主要來自于債券和銀行存款,一只靈活配置型基金,幾乎是做成一只偏債基的樣子,在張堃接手后才將股票倉位提升起來,并且一直穩定在70%以上。
因為其優秀的業績,也讓這只基金從21年下半年開始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青睞,今年年中機構持有比例已經來到了73.61%。(數據來源:Choice)
不僅如此,諾安優選回報還深受FOF喜愛,根據韭圈兒的數據統計顯示,在FOF青睞排行榜中排名第八,有65只FOF進行了配置。
張堃的投資理念總結起來很簡單,就是“三高兩不”,即高成長空間、高業績增速、高預期差,不抱團、不追漲。
他偏向左側布局,擅長挖掘一些兼具“白馬”基本面和“黑馬”爆發力的“斑馬股”,還偏愛“小而精“的小市值股,而且持股非常分散。
根據諾安優選回報2023年中報顯示,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有6只的市值在100億元之下。
排名靠前的兩只小市值股卓易信息、安科瑞,今年上半年的漲幅分別為63.15%、27.3%。
02
還有績優基金經理離任
除了張堃,博時基金“擅長可轉債”的鄧欣雨也在一天之內官宣離任了多只基金,其中博時穩健增利債券只管了4個月,目前僅剩的一只博時恒享債券,還是4人共同管理的。
鄧欣雨在我的印象中屬于低調,不太擅長表達、埋頭苦干的類型。
他管理的基金業績都很不錯,代表作博時穩健回報,除了2022年小虧-0.24%外,每年都是正收益,確實是一位“防熊專家”。
鄧欣雨本人很擅長可轉債,他的另一代表作博時轉債增強,是市場上最早成立的可轉債基金之一,也是市場上最早涉獵可轉債的基金經理之一,其管理期間大幅戰勝了中證轉債指數。
原先我們往往把近幾個月有新發基金,作為基金經理任職穩定的信號,現在看樣子也失靈了,只能說想走的人,如何也留不住吧。
03
繼任者何人
對于持有人來說,除了對基金經理離任的惋惜,更多的是應該在關心基金是否還能繼續持有。
畢竟有些朋友就是沖著基金本人去的,是認同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風格的,他這么一走,將基金本來就無無法預知的未來推向了更深層次的未知。
不過我覺得,之前持有張堃基金的朋友大概率應該可以放心,因為它們目前都交由楊谷進行管理。
楊谷2003年就加入諾安了,如今不僅是一位“雙十”基金經理,還是公司副總經理、投資經理。
此前大家不熟悉,但是其實他手下一直是有在管基金的,那就是和張堃合管的諾安先鋒。
從2006年2月管理至今,這只基金在楊谷手上已經超17年,任職回報804.36%。(數據來源:Choice,時間截至2023/10/20)
諾安先鋒也算是在楊谷手上成長起來的,除了第一任基金經理外,這只基金基本都是 “楊谷與他人合管——楊谷獨管——楊谷與他人合管”這樣循環著。
其中單獨管理的時間是2006年9月2日到2010年10月14日,以及2015年2月14日至2020年4月30日,歷經牛熊,這期間的回報率依舊很能打,分別為160.93%、32.47%。(數據來源:Choice)
諾安先鋒規模增長最迅猛的2007年,正是在楊谷獨管期間,當時基金規模來到了414億元,也是那一年,楊谷旗下兩只基金,總管理規模來到了600億元。
楊谷屬于全行業選股,特別是一些冷門的優質股,挑選個股時非常注重三點——客戶黏性、壁壘以及行業競爭格局。
他不僅會閱讀大量的報表,通過企業策略會、路演來獲取企業信息,還會和團隊去實地調研,通過田野調查去得到更直觀的感受來做出決定。
沒有專注的賽道,不抱團不追風,沒有了大眾熟知的標簽,讓本就低調的楊谷不太容易被人注意到,更何況后面的諾安出了個極具話題性的蔡經理。
這么看來其實兩人還挺像的,同樣低調偏愛中小市值股,應該產品整體的風格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而且無論是為了安撫持有人,還是出于想要穩住基金現有的業績表現,資歷深厚,且身為高管的楊谷出來接任,或許是諾安誠意的一種表現吧。
鄧欣雨卸任的這幾只基金,同樣派出了“雙十”老將過鈞來進行坐鎮,雖然不是全部的,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作為博時基金元老級的人物,“可轉債大佬”過鈞自然不用多說,目前管理時間最長的博時信用債券,也是最能代表他股債平衡投資風格的產品,任職回報215.99%。
最后,還是想惋惜一句,因為張堃離職時有一只基金管理時長才5個多月,那就意味著張堃的靜默期長達18個月,我們至少要在18個月后,才能與這位績優基金經理再見了。
摘自-拾三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王傳福卸任,“專心”做VC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