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心是投資者永遠的朋友
時間:24-04-23 來源:文思靜語
耐心是投資者永遠的朋友
斯坦福大學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在其《自控力》一書中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19只黑猩猩對抗40個人。大概的意思是,讓19只經過挑選的黑猩猩跟40名來自哈佛大學和德國萊比錫大學的學生進行對抗,對抗內容是:每個參賽者都有機會立即吃掉兩份他們愛吃的食物,或者等兩分鐘,然后有機會吃到六份他們愛吃的食物。結果,72%的黑猩猩選擇了等待,而只有19%的人愿意等待。結論是,人類的耐心甚至不如黑猩猩。
我們沒有意愿去深究為什么實驗的結果是這樣的。就單個實驗而言,牽涉到實驗方法,具體環境以及參與者本身的情況,都需要做進一步的探討,其結果未必具有普適性。但類似的現象確實引發了一個值得我們持續深入思考的問題,在投資的世界中,耐心已經變得越來越稀缺了。
“因為沒有人愿意慢慢變富”
不記得在哪里看到的,有人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么簡單,為什么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巴菲特回答:“因為沒有人愿意慢慢變富。”一句話,道盡了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幾乎所有問題。當人類社會發展到工業化社會之后,由于生產力的大幅提升,導致在過去的兩百多年歷史上創造的生產力遠遠超過過去所有時代創造的生產力的總和。而當這些生產力開始轉化為財富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又一個財富神話,各種一夜暴富。也許當所有人都覺得“再不變富我們就老了”的時候,也正是我們保持耐心的態度再回過頭來審視一下耐心本身的時候了。
耐心尋找投資標的
面對市場上紛繁復雜的幾千只股票,如何才能找到真正能幫我們自己賺到錢的標的?這幾乎是每一個投資者都繞不開的問題。答案也許很多,而且顯然很復雜,但無論如何,耐心都是繞不開的一個答案。
著名棒球運動員泰德·威廉姆斯的方法就是一個對于投資非常有啟示的做法。這個是過去70年來唯一一個單個賽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運動員,他把擊打區劃分為77個棒球大的格子。只有當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的時,他才會揮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為揮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會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
正如我們大家都熟知的,投資是認知的變現。鑒于每一位投資者對于這個世界、對于我們身處的市場,對于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認知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必須像泰德·威廉姆斯那樣,持續不斷地尋找符合我們認知的標的,也許我們很幸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找到。但通常的情況是,我們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去等待這些投資機會出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信念,擁抱極大的耐心,把資金著重的投資在真正重要的投資機會上,而不是輕易的為了交易而交易。就像巴菲特說的,給你一個只有20個格子的卡片,這代表著這輩子你可以買入的標的數量,每投資一個標的就劃掉一個格子。這個辦法也許可以極大的提高絕大部分投資者的收益。
耐心持有
耐心的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只是成功投資的萬里長征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更重要的就是需要對那些真正具有長期增長潛力標的堅定持有。大家都知道復利堪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看似不起眼的收益,可以在時間的累積之下,呈現出巨額的驚人回報。但可能很少有人關注到,復利的威力要能夠真正展現,是需要堅定的耐心持有作為基礎的。如果沒有堅定耐心地長期持有,復利就會被輕易打斷,從而讓前期的積累前功盡棄。
道理并不難理解,但要真正做到耐心持有,卻并不容易。原因就在于,在我們持有標的的過程中,絕大部分時候都屬于平淡時刻,這些平淡時刻的長期期望收益接近零,而真正貢獻漲幅或者跌幅的時刻都是少數。因為我們并不知道這些真正的漲跌會發生在什么時候,因此只能通過耐心持有來獲取確定性的收益。
但困難的部分就在于,往往在我們所投資的標的處于平淡時期的時候,市場上總會有部分標的處于精彩時刻,誘人的漲幅持續誘惑著投資者的心神,稍微缺乏耐心,就會賣掉自己持有的標的,去“追”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標的。長時間的結果下來,就是那些追入標的的精彩時刻已經接近尾聲,而投資者卻往往因為這個操作,錯過了原先持有標的的大幅上漲。這大概就是追漲殺跌帶來的,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心理層面的原因。
耐心地對待變化和不變
當然,在持有的過程中,我們身處的這個市場以及上市公司本身都處在變化之中。對于投資者而言,耐心持有絕不意味著一成不變,而是要做到根據市場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變化來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對于基本面得到改善,未來展望樂觀的標的,可以進一步加大持有的力度;對于變得糟糕的標的則需要及時減倉,直至賣出清零。這是一個需要隨時跟蹤的過程。缺乏耐心,想著買入一個標的就可以聽之任之的做法,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獲得收益的。因此,在面對紛繁復雜的變化的時候,要保持極大的耐心,細致地分析每一個事件背后的蛛絲馬跡,想明白對持倉的真實影響。
同時,無論市場如何變化,總有一些東西是始終不會變的。這些不變的東西就是決定市場運行的最底層、最基本、最不可動搖的客觀規律。對于投資者而言,要始終抱持謙虛謹慎的心態,努力地學習,打磨自己的認知,從而盡可能地向真理靠近。這不會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相反,可能會是需要走很多彎路,經歷很多懷疑、掙扎和磨礪的過程。這就需要極大的耐心付出來陪伴,并且在這個過程,既要有足夠長遠的目標和眼光,也需要腳踏實地從每一件小事情做起。
耐心地面對資本市場的變化與永恒,是要求投資者去理解這個變化與永恒的原因和來源,避免默守陳規。重要的不是去跟隨變化或者因循守舊地逆歷史潮流而動,而是真正靜下心來、耐住性子,理解一切變和不變,從而升華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
耐心地尋求智慧
對于真正把投資當作一場修行的投資者而言,努力做好投資的更深一層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更進一步的接近智慧。終身投資,就是終身耐心尋求智慧的過程。
資本市場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也是整個社會運行的鏡子。各行各業最有代表性的企業都云集其中,投資者通過研究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產品情況、發展歷程等過程,其實就是在了解社會經濟過往的發展歷史,現在的發展狀況,從而做出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更讓人感到開心的是,在這個尋求智慧的過程中還會有額外的獎勵,那就是投資者往往可以從正確的判斷和預測中獲取高額的收益。
但正是因為這個過程非常有趣,并且收獲非常大,就決定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很多的理論、觀點都需要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去驗證,摒棄那些錯誤的或者是不適合自己的,尋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智慧。
如何擁有耐心?
行文至此,似乎我們必然需要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夠擁有耐心?從前文的討論中,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這個問題的具體答案因人而異,但同時肯定也會有一些共通的原則。
要擁有耐心,首先就是要明確我們自身的目標。對于投資者而言,我們的人生就是需要不斷改進,不斷接近成功,哪怕這個過程慢一點。只要能夠持續地接近我們的目標就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想清楚自己真正想達成的目標,就無需過于著急,更不需要羨慕充斥耳旁的一夜暴富。明白人生財富的積累有其自身的規律,專注于自己的目標,就是所有耐心的起點。
要擁有耐心,就是要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上市公司都是處于客觀發展規律之中的事物。因此,無論對于尋找投資標的還是在持有投資標的的過程中,我們都需要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也就是說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只有清晰的思考過了,無論面對順境或者逆境,在自己行動過程中才不會中途放棄。
再進一步,要使耐心內化成為我們自然而然的行為,直至成為我們人格品質的一部分,真正享受耐心給我們的人生方方面面帶來的好處,而不是需要我們付出額外努力去堅持。這就需要我們隨時具備思考和觀察能力,將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能夠進行提煉,使得理性思考成為我們的一種自覺。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也就自然而然會變得理性、坦然,也就能夠持續接近智慧,不斷提升自己。
摘自-文思靜語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汽車首超房地產,成中國第一經濟支柱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