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的本質:段永平投資體系的精髓
時間:24-06-03 來源:黃慎讀書
投資的本質:段永平投資體系的精髓
《投資的本質》,副標題是段永平講述投資的底層邏輯。段永平創辦了步步高,其門徒分別創辦OPPO、VIVO、拼多多、極兔速遞,廣為人知。
段永平移民之后,就開始了他的投資生涯,《投資的本質》基本概括了段永平的投資精髓,適合新手以及一直虧損的投資者,作為入門教程。
一、段永平的投資業績
段永平多年累計向母校浙江大學累計捐款超過1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富豪。
段永平的財富來源,除了他投資步步高及門徒企業的分紅之外,重點還是來源于投資領域。
2000年,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破裂,段永平低價買入網易的股票,創造了2年100倍的收益神話。
2011年,段永平大手筆投資蘋果公司,據估算至今賺了超過500億人民幣。而巴菲特則是到了2016年,才認識到蘋果公司的價值并投資買入。
二、段永平的投資體系
段永平師從巴菲特,其投資體系非常簡單,可以總結歸納為買入與賣出兩個方面。
1、買入的判斷
他認為買股票,就假設有足夠多的錢,把這家公司買下來。那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值得買入,具體可以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定性方面:
※ 長長的坡,厚厚的雪,即意味著行業發展空間大,企業盈利能力強。比如2011年蘋果處在消費電子行業,市場發展迅猛,發展周期很長,同時蘋果公司的盈利能力又很強。
※ 企業戰略是否以消費者為導向,強調要做到多少市值的,則以市場為導向,則不是以消費者為導向,堅決不碰。
※ 看商業模式好不好。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模式,比如茅臺公司,固定資產投資少、品牌溢價高、每年小幅增產,確保不會掉價,這就是好的商業模式。
※ 看產品是否有差異化,比如蘋果,是否有定價權,比如茅臺,對用戶時候有黏性,比如騰訊
※ 企業經營時候是否守信,是否能被消費者、合作商、客戶及投資者信任。
※ 看經營者的能力,比如段永平明確說買拼多多,就是因為信任黃崢才買的。
※ 站在十年后的跨度看一個企業。很多事情,兩三年未必發生,但如果考慮到十年,它就大概率發生了。
(2)定量方面:
※ 大致估算該企業未來現金流的折現
※ 看市盈率,一般不超過12倍
買入的倉位和時機:
因為要弄懂一個公司很難,所以段永平主張把資金集中投資在幾個目標公司上面,他主要倉位都集中在蘋果和茅臺。
買入時機并不十分嚴謹,一般大跌時買入,買入時已經漲得多或者有大事件要公布,就會等一下再買。
2、賣出的判斷
段永平主張長線投資,其賣出有四種情形:
※ 買入的理由消失了
※ 公司傳來重要的負面消息
※ 股價太貴
※ 有更好的標的出現
當買賣兩個方面把控好了,那增倉、加倉、調倉、止損,其實都可以歸納到買賣這兩個方面,所以段永平的投資體系,大道至簡,但知易行難。
三、比投資體系更重要的投資原則
段永平在投資方面最重要的原則是,要弄懂所買股票的價值,不懂就不能碰。那如何才叫做看懂,他說當你還有疑惑的時候,就是沒懂。
此外,段永平在投資方面有個"不為清單":即不做空、不借貸、不抄底、不投機、不懂的企業不投資、不分散投資。
摘自-黃慎讀書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狂飆!英偉達又創新高,市值將達10萬億美元?... | 沒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