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美調研總結
時間:24-06-18 來源:
赴美調研總結
調完時差,第一件事是把赴美AI調研的總結(要點)給記錄下來,用作備忘
1、到了硅谷科技巨頭現場,才真切體會到人工智能實際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谷歌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特斯拉的最新版自動駕駛技術、英偉達的人形機器人研發平臺、微軟的AIPC、蘋果的AI手機等等都在大步向我們走來。
2、中美的科技生態反差巨大,對岸是不計成本搞顛覆式創新,而這邊是不計一切代價搞最低價,這直接導致了同樣的企業盈利完全不同的股票估值差異,因為投資者總是愿意為好的盈利競爭格局買單。
3、AI投資最厲害的一幫人在對岸新一代的華人精英圈。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留學后定居美國并從硅谷碼農轉型投資與來自中國臺灣的AI投資圈,他們對AI的認知深度、前瞻性以及與上市公司的密切程度都遠遠超過我們。不僅是投資,他們雖身在異國,卻時刻關念國家,而且對國家的一些方面的認知比我們國內的一些精英還清醒,希望他們這些人中的一些特別優秀者會是中國的未來。
4、在美的華人是中美對抗最大受損群體之一,目前硅谷30%以上的AI工程師是華人,但是進入AI頭部企業高層的,除了來自臺灣的英偉達這些企業外幾乎是零,無論是科技職場,還是在其它的更多場景,華人實際被擠壓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而印度裔在AI領域則是出現趨勢性崛起,包括微軟、谷歌的CEO等在內的更多的AI中高層與核心崗位都來自印度裔,因此,國家好,才能我們華人好,每個普通的華人都有責任關心國家,讓國家的內外部環境盡可能變得更好,讓全球中國人生存空間不至于變得更糟。
5、波音總部的組裝工廠規模大得令我驚訝,如果把波音從全世界分散的機身、發動機與組裝廠等近萬家供應商集中在一起,估計得需要一個特大型城市的面積,如此龐大的有形資產規模的企業,它的股票市值為1000億美元,而與波音相隔20公里的微軟,我們能看到的唯一“生產場景”是碼農們在電腦前擊打鍵盤,而微軟的一年盈利是1000億美元,股票市值是3.1萬億美元,為波音的30倍之多。這給了我們一個強烈的信息:在二級市場,只有輕資產才能有很好的股票估值,土地、廠房與更多的設備生產線,它在股票估值中其實沒多少價值,我們對企業估值時需要淡化凈資產價值,尤其是有形的資產的價值,選對賽道才是我們股票人真正天大的事!
6、到了蘋果總部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因為在本人看來,蘋果它是一家消費公司而不是高科技公司,蘋果不應該與英偉達、華為這些純屬科技公司對標,科技公司追求的是技術迭代,消費公司追求的是品牌護城河,任何科技公司都沒有長線投資價值,只有中線價值,因為科技總會有更厲害的后來者把前者超越,只有具備品牌壁壘的消費公司才有真正的長線投資價值,消費公司如同張學友唱歌,幾十年可以憑幾首歌來回演唱賺錢,而科技公司就如同陳佩斯演小品,演完一出電視直播后這個小品的生命周期就終結了,需要繼續尋找新的小品謀生。因此,做股票需要尋找唱歌這種簡單復制能享受品牌溢價的生意,而盡可能規避小品這種苦逼生意的公司股票。
7、強烈感受到當下美國經濟是適度過熱而非衰退。高物價、高工資、充分就業持續高景氣的特征明顯,機場、酒店、餐館基本都是滿員,物價最貴的是汽車保險、吃飯、打車、外賣快遞等人工領域,汽車、油價、超市日常生活品、服裝等價格與中國國內相差無幾。得益于這些年美國的高就業率(美失業率一直在3.5%左右)、持續的股票大牛市與房價的不斷上漲,美中產階層的財產性收入與財富大幅增長,雖然普通的低層生活并不如意,但總體基本看不到國內媒體報道的美經濟全面衰退的跡象。
8、美國的流浪漢多、零元購、社會治安差已經是一種普遍共識,本人30年來曾先后6次到過美國,對它的社會治安差有深刻的真實體驗,為何在當今世界第一強國與社會保障體現完善的國家出現這類現象?在本人看來,背后其實是自由世界這個制度的使然,因為在美國很多洲,吸食大麻是合法的,在加州更是規定950美元以內的盜竊不會起訴與拘留,于是就出現了坐地鐵公交車不買票、砸車玻璃窗偷盜與搶劫超市的現象,這些年基層民眾票倉的民主黨執政更是加劇了這種趨勢。管控法制與民主自由是一對矛盾,這種過度的自由勢必帶來社會更多的群體利益受損,美國的一些媒體把零元購這種社會現象看作是社會的“二次分配”與市場化的美式“共同富裕”,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9、開市客(Costco)絕對是家令人尊敬的偉大公司,無論是企業追求的價值、商業模式、專注力,還是企業文化,都是本人心目中神一樣的存在。本人有幸在6月7號參加了與公司一名華裔中層經理的交流,會上交流的內容都比較深入,有些意外的是會議結束之后,這個公司的中層經理不止一次的在微信上繼續與我深度探討電商與線下的話題,我特意留意了下我們微信交流的時間,發現都是在她下班后的晚上非工作時間,這給了我新的認知:在美國的優秀公司,員工事實上早已經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想象中以往西方企業員工下班后不再關心企業任何與工作相關的現象事實上并不完全存在,本次一起調研的新思哲董事長韓廣斌特別看重美企的這個企業文化。
10、美國之行后,我對美8大科技巨頭持倉價值大小作了如下排序:
一是蘋果,把時間拉大到5年10年,它是確定性最好的標的,可能沒有之一
二是英偉達,AI已經進入了硬件時代,減員買芯片已經是7大科技巨頭乃至更多的科技公司的普遍做法,芯片已經比人更重要,有了芯片與大模型的集成,已經不需要更多的軟件與系統集成工程師,而英偉達則是最大受益者,另外,它的芯片業務向兩端延伸與全面構建人形機器人研發平臺的戰略都是未來極大的看點。
三是微軟,如果追求收益的穩健性,微軟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微軟作為B端的AI競爭格局目前是最好的,全世界幾乎絕大部分的企業都是它的用戶,無論是主權國家還是大企業,要AI全面升級都離不開它,另外它的云業務規模很快將超過亞馬遜。
四是臺積電,作為全球最杰出的晶圓代工廠,未來二年僅來自英偉達與蘋果二家公司的訂單已經占到它產能的50%,我們“西湖共識群”的半導體專家測算,臺積電未來3年的復合增速不會低于50%,作為一家大市值公司,這個增速著實恐怖。
五是臉書,作為在每次科技大潮中處于跟隨者的臉書,這一次也是如此,雖然至今沒看到它在AI領域的顛覆性的產品,但是基于它的幾十億的C端用戶巨大價值,臉書要AI變現賺錢太容易了。
六是谷歌,谷歌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偉大公司,過去如此,這次現場看了后仍然如此,但是當下它面臨著風頭最盛的OpenAI公司的強有力正面競爭,我相信谷歌最終一定會是繼續偉大,但是作為二級市場,從追求確定性考慮,對谷歌我就暫時選擇觀望了
七,亞馬遜,這是一家值得尊重的杰出公司,它的優秀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認知,它的收入80%來自電商,而盈利則是80%來自云業務。但是基于本人中線強烈看好中國的拼多多,因此,我自然把它的排序人為壓致后面了。
八,特斯拉,特斯拉是家正在顛覆人類的科技公司,馬斯科對人類有巨大的貢獻。但是最近560億美元的“薪酬門”事件后,我對特斯拉的看法發生了大的變化。商業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企業倫理的元素,這個薪酬門事件暴露了特斯拉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的重大缺陷與潛在風險,從內心深處我不喜歡這種為了自身個人利益無底線做法的公司
以上僅一家之言,不構成任何買賣建議。
心中無股HK,于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上午寫于杭州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洪濤集團董事長劉年新的公開信 | 沒有上一篇 |